半个月大的小宝贝肠坏死,竟然就是因为一个冲奶粉的错误举动。有时候父母的无知,真的会害死人的!
”1
宝宝出生,母乳无疑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有些情况下喂奶粉也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你真的知道怎么冲奶粉吗?
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每天的口粮都是奶粉,如果家长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冲奶粉的话,那相当于是给宝宝在喂毒药啊!
在江苏的一位宝宝就因为父母不正确的喂养方式,差点丢去了性命。
朵朵因为早产身体十分瘦弱,妈妈的母乳也一直跟不上,所以选择另外给宝宝冲奶粉喂养。每次冲奶粉的时候都会多放一两勺,希望宝宝可以营养多一点,健康的成长。
没想到,只有半个月大的朵朵竟然患了肠坏死!
本以为给宝宝多放的一勺奶粉,就能给宝宝多点营养。殊不知就这样把宝宝“送”医院,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后来新生儿科护士长马月兰解释说:
“冲泡的奶粉浓度过高,是不对的。
奶粉冲的过浓,会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让宝宝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可能出现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而类似担心孩子挨饿冲奶粉加量导致肠胃坏死的病例,并不少见。据统计每个早产儿就会有5~10个的家长会中招。
还有数据表明,在20对新生儿父母中,只有2成完全清楚该怎么正确的调配奶粉,3成糊里糊涂,还有5成呢,完全是依赖于家里的月嫂和爸妈。
但是老人的观念真的靠谱吗?之前也有位宝妈向小雅妈吐槽过老人的喂养习惯:
所以泡奶粉不仅仅是个技巧活,还跟我们的观念有关,以前粗放养孩子,现在是精耕细作,两代人一起养孩子难免有冲突。
宝宝奶粉的冲调方法直接关系到她的健康,多学习育儿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下面小雅妈就来说说冲泡奶粉的那些误区和正确的冲奶步骤,妈妈们不仅自己需要认真学习,还可以转给身边正在跟你一起喂养宝宝的家人看看哦。
冲泡奶粉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奶粉乱加无定量。
许多家长,尤其是老一辈人的眼里,总认为奶粉越浓越好,看着宝宝喝得多就是营养高然后心里美滋滋的。
其实这是在害孩子呀!
食用过浓的奶,宝宝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别以为奶浓些孩子有营养,这样反而会使宝宝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泻;而过淡也容易让宝宝营养不良。
正确做法:奶罐上都会有一个配方比例的表示,爸爸妈妈一定要严格按照配比来冲调。
误区二
用矿泉水冲奶,宝宝喝了更安全。
好多宝爸宝妈会认为,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比较好,因为富含矿物质。
是的,矿泉水富含矿物质没错,但不一定宝宝适合呀。
婴儿本身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而矿泉水中的磷酸盐、磷酸钙过多,宝宝长期饮用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
正确做法:冲配方奶粉提倡用温开水。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温度最好是在40~60℃。
误区三
先加奶,后放水。
看起来先后顺序真的没区别,其实这是有大学问的。
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正确做法:先倒水再加奶粉,防止奶粉过浓。
图片来源全景网
误区四
冲好奶粉后使劲摇晃。
有些爸爸泡完奶粉会大力摇晃奶瓶,让奶粉尽快与水混合得到溶解,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力的摇晃奶瓶会使奶液产生一些小气泡,宝宝在喝下奶液时会连同气泡一起喝下,这些气泡就会成为宝宝吐奶和腹胀的元凶。
正确做法:在冲调奶粉后,用双掌夹住奶瓶来回的搓动或者用一只手握着奶瓶用手腕的力量轻柔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圈,这样同样能使奶粉溶解均匀,又不会产生气泡哦,爸爸们下次冲奶时可以尝试一下。
误区五
冲好的奶粉放温奶瓶,随取随喂。
这点小雅妈朋友亲自躺枪,她睡前会把冲调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中,等到宝宝晚上要吃奶时,再拿出来,方便又省事。可是有一天,朋友心血来潮地尝了尝奶瓶,居然是酸的,酸的!
其实现冲也是很快的,小雅妈教你一个小窍门:若想以最快的速度冲好奶,可以把热水先倒在奶瓶里,放进保温器,把规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时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晃一下就行了,同样方便省事。
图片来源全景网
正确做法:因为蛋白质非常适合细菌生长,所以泡好的奶粉在常温下不能放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所以尽量现充。若吃过了,有剩的,则应丢弃,不能再吃的。
正确的冲奶步骤:
step1:冲调奶粉前要洗干净双手。
step2:参照配方奶粉的说明书,用消毒奶瓶装适量温开水40℃,不同牌子的奶粉匙大小不同,配水量也不同。
step3:加入宝宝所需奶量的匙数。在盛奶粉时,奶粉需松散、稍多一点,再用配送的小刀沿勺缘轻轻扫平,但不要将奶粉压紧。
图片来源全景网
step4:盖好奶瓶盖,双手捧着奶瓶,用手心反复搓瓶身,这样摇出的泡沫较少,能有效的防止宝宝打嗝;
step5:滴几滴奶水在手腕上试试水温,温度不凉不烫再给宝宝喝。
图片来源全景网
科学的喂养方式也至关重要,千万别让你的愚昧害了孩子!
小雅妈其实也多次提到过,养孩子追求体重和喂养量没有太大意义,同时在这里也提醒母乳喂养的妈妈们,不要过度喂养,宁愿每顿欠一点,都比吃撑好。
小雅妈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够被正确喂养,健康成长!
—End—
免费定制宝宝头像
想要免费获得宝宝定制头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