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川射干与射干的区别走进四川道地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小阔爱

射干?川射干?

你能分清这两种中药吗?

他们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溯源君带你一文读懂。

ps:请用小本本记住要点哦

NO.1

从基源植物看区别

川射干

基源植物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

射干

基源植物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Redouté

从基源植物来看二者同属于鸢尾科植物,有鸢尾科植物的共有特征:

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叶多基生,少为互生,条形、剑形或为丝状,基部成鞘状,互相套迭,具平行脉。花两性,色泽鲜艳美丽,辐射对称,花被裂片6,两轮排列;雄蕊3,花药多外向开裂;花柱1,上部多有三个分枝,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成熟时室背开裂。

鸢尾(入药为川射干)和射干(入药为射干)虽然同为鸢尾科植物,但从植物形态来说仍然有很多差异。

从花的区别来看:

鸢尾

花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花梗甚短;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椭圆形,长4.5-5厘米,宽约3厘米;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厘米,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

射干

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雄蕊3,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丝近圆柱形,基部稍扁而宽;花柱上部稍扁,顶端3裂,子房下位,倒卵形,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从果实的区别来看:

鸢尾

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厘米,直径2-2.5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

射干

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3厘米,直径1.5-2.5厘米,顶端无喙,常残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外翻,中央有直立的果轴。

从植株来看:

鸢尾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叶基生,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宽剑形,长15-50厘米,宽1.5-3.5厘米,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

射干

多年生草本。茎高1-1.5米,实心。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长20-60厘米,宽2-4厘米,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无中脉。

No.2

产地分布看区别

川射干

川射干基源植物鸢尾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甘肃、西藏。生于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

中药川射干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

射干

射干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药材产地主要是河南、湖北、贵州、四川。

总的来看,射干主产于我国中部地区,川射干主产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地区。

No.3

中药材看区别

川射干

苦,寒;有小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薄片。外表皮灰黄褐色或棕色,有时可见环纹,或凹陷或圆点状突起的须根痕。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甘、苦。

(川射干饮片)

川射干射干功效类似,中医临床应用中认为:川射干毒副作用大于射干,有破瘀消痰的效果强于射干,而射干利咽的功效较川射干更强。临床上川射干一般尽量不用于老人、儿童。

(射干饮片)

从饮片性状上来看:

川射干为不规则薄片;射干呈不规则结节状。川射干外表皮灰黄褐色或棕色,有时可见环纹;射干有较密的环纹;川射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味甘、苦;射干味苦,微辛。

川射干基源植物鸢尾除了应用于药材外,还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性植物,以及用于香水的调制和作为利口酒的香料植物。

鸢尾及综合制品

怎么样?

大家有没有充分了解川射干呢?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后台留言哦~~

特别提示:

溯源君所分享内容仅作为参考知识。

不代表临床治疗方案及意见。

如有患病,医院及时就医,勿耽误病情。

如有自行使用导致医疗事故,溯源君不承担连带责任。

编辑:趣多多

校对:椰子糕

图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迁地志项目,如需使用请联系后台。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s/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