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特有的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秋冬季节多见。是指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可发生在大肠或小肠的任何部分。其原因可能由于腹泻、肠炎、饮食改变或高热等致使肠蠕动的正常节律发生紊乱所致。临床上多发于2岁以内婴儿,年龄4-10个月的健康肥胖儿发病为最常见。95%为原发性,多为婴幼儿,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婴幼儿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动度大有关;5%为继发性,多为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可见明显的机械原因,如与肠息肉、肠肿瘤等牵拉有关。此病来势汹汹,发展快,若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套叠部分肠管的血液循环就会受阻,肠壁发生坏死和穿孔,甚至致死,故应引起重视。
早期表现四大信号:
(1)阵发性哭闹:由于婴儿不会诉腹痛,故表现为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异常痛苦状。此为肠绞痛的表现,不久痛止,宝宝安静如常,间歇数分钟或半小时后突然哭闹,呈反复阵发性发作。
(2)呕吐:婴幼儿阵发性哭闹开始后不久就会出现呕吐,最初呕吐物为奶块或食物,以后可带有草绿色的胆汁,甚至吐出有粪臭味的液体。
(3)便血:起病数小时后可排出暗红色血便或粘液的混合物,称为果酱样大便,有时可排出深红色血水或鲜血便。
(4)腹部肿块:肠套叠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以右下腹或右上腹为多。在疾病初期,腹痛暂停、腹肌放松时,在患儿的腹部摸到形状多如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度、略带弹性、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并有压痛的肿块,这是诊断小儿肠套叠最有价值的体征。
专家提醒:
急性肠套叠治疗上首选空气灌肠复位,此治疗方法对患儿损伤小,住院疗程短,观察2-3天便可出院。如果病情发现不及时将增加空气灌肠的难度,如空灌不成功则需手术治疗。这样既增添了小儿的痛苦与危险,住院时间也在7天以上甚至更长。如果小儿出现阵发性哭吵、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