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医院胸心外科承担着胸外伤患者的急诊抢救及胸部疾患的诊疗工作,率先在省内开展微创“单孔”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纵隔肿瘤、肺隔离症、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以及肋骨骨折、肺减容、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外科手术治疗。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室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多途径治疗,不断创新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开展中医特色治疗技术7项,物理疗法4项,中医技术参与率达到80%、住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近3个月保持在14%~21%,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这些具体措施得以顺利运用于临床,得益于全科医务人员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
任小朋主任、张泳副主任、李金花护士长在贺丰杰院长提出的“突出中医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建设指导方针带动下,率领全科人员学经方、读经典,围绕胸心外科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论治项目展开了激烈的科内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邀请肿瘤内科、呼吸科专家组成专家组为住院患者定期查房、病案讨论,制定个性化中医诊疗方案;坚持中医参与交班、查房,不断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邀请针灸科专家维权科人院进行中医知识讲座,培养提升全科人员中医理论水平,充分调动起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胸心外科手术的患者皆采用全麻,因术前禁食、术中出血、麻醉药物的使用及术后疼痛、卧床等因素,造成患者痰液淤积于肺内,咳痰不爽,胃肠蠕动弱,甚至肠麻痹,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切口愈合慢等,解决这些难题,中医药的早期与全程干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耐受程度选择最适合的中医特色疗法,在围手术期的中医辩证施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术前,以中药调理增强体质为主,辅以中药恒温足浴、中药灌肠、拔火罐疗法,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手术的进行;针对患者肺部疾病特征,科室通过“内外联动、辨证组方”,邀请呼吸内科专家商讨,辨证组方,精选药材,自行熬制,将中药精炼、凝练,通过雾化吸入起到平喘化痰、清咽利肺的功效,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咳嗽,气管和支气管内积血、积痰,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炎的可能。
术后,中药涂搽搭配局部按摩,对于外伤后肋骨骨折的患者能起到温筋活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效果;采用隔物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物理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围手术期的安全性,预防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胸心外科开展围手术期中医药诊疗工作在全院起到了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疗效为抓手”,顺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主体地位,医院予以表彰鼓励并号召全院临床科室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医疗工作,不断提高中医药社会服务能力,使我医院标杆单位。
中药雾化
穴位贴敷
艾灸疗法火罐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