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六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丨

-6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资料免费领▲

小玲老师给大家整理了统编版五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及译文,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打印给孩子参考学习!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参加。

6、傍:靠近。

7、阴:树荫。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3、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4、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5、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陂(bēi):池塘。

2、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ī),水波。

3、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4、腔:曲调。

5、信口:随口。

译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谁言:一作“难将”。

8、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0、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3、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3、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4、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5、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6、月出:月亮升起。

7、惊:惊动,扰乱。

8、山鸟:山中的鸟。

9、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0、时:时而,偶尔。

译文

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2、长云:层层浓云。

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4、孤城:即玉门关。

5、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6、破:一作“斩”。

7、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8、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诗名意思: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2、将晓:天将要亮了。

3、篱门:篱笆的门。

4、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5、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6、河:指黄河。

7、“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8、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9、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0、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2、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3、南望:远眺南方。

4、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楚人:楚国人。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0、以:用。

、弗:不。

2、应:回答。

3、夫:句首发语词,那

4、子:你的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2、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3、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涕:眼泪。

5、却看:回头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8、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9、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0、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3、作伴:与妻儿一同。

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5、便:就的意思。

6、襄阳:今属湖北。

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去、到。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6、辞:辞别。

7、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8、下:顺流向下而行。

9、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0、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刚刚结束。

5、蚕桑:种桑养蚕。

6、插田:插秧。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3、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4、设:摆放,摆设。

5、甚:非常。

6、诣:拜见。

7、未闻:没有听说过。

8、示:给……看。

9、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0、乃:就;于是。

、曰:说。

2、未:没有。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8、弄:摆弄

9、杼(zhù):织机的梭子

0、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零:落。 

2、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3、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4、脉脉(mò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5、素:白皙。

6、涕:眼泪。

7、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8、间:相隔。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4、鸦:鸦雀。

5、冷露:秋天的露水。

6、尽:都。

7、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8、落:在,到。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2、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3、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5、布:布施,给予。

6、德泽:恩惠。

7、秋节:秋季。

8、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9、华(huā):同“花”。

0、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2、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3、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的北部。

2、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3、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6、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郑燮,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原来。

5、破岩:破裂的岩石。

6、磨:折磨,挫折,磨炼。

7、击:打击。

8、还:仍然

9、任:任凭。

0、尔:你。

译文

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ng)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而射之。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注释

、弈:下棋。

2、秋:人名。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0、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2、将至:将要到来。

3、思:想。

4、援:引,拉。

5、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6、之:天鹅。

7、之:他,指前一个人。

8、弗若:不如,比不上。

9、矣:了。

20、为:因为。

2、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22、与:文言助词。

23、曰:说。

24、非:不是。

25、然:代词,这样。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有人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启示

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东:东方。

2、游:游历、游学。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

5、辩:争。

6、其:代词,他们。

7、故:缘故,原因。

8、以:认为。

9、始:刚刚,才。

0、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2、初:刚刚。

3、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4、及:到。

5、则:就。

6、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7、为:是。

8、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9、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20、决:决断,判定,判断。

2、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2、孰:谁。

23、为:同“谓”,说,认为。

24、汝:你。

25、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6、雨(yù)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8、迟迟:迟缓的样子。

译文

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2、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2、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年)唐代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3、天街:京城街道。

4、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5、最是:正是。

6、处:时。

7、绝胜:远远胜过。

8、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2、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3、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4、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5、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6、欲:想,想要。

7、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8、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9、才始:方才。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萧萧:形容雨声。

4、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6、白发:老年。

7、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7、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0、蔷薇(qiáng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资料免费领取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gr/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