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切除术后突发肺栓塞危殆,多学科抢救溶

突发眩晕、恶心、干呕,短短几分钟内就脸色发白、呼吸困难并晕倒在地……日前,腹腔镜结肠术后的62岁陈阿姨经历了十万火急的“生死一线”。所幸这一幕就发生在住院病区,医院ICU、结直肠外科、介入科、超声科、肾内科等多学科联合抢救,最终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晕厥心跳骤停

据了解,陈阿姨年因肠癌做了腹腔镜手术,近一年来又出现长时间便秘的症状,遂来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经检查发现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左半结肠慢传输改变,右肺下叶病灶,接受了腹腔镜下部分结肠切除术、横结肠造口术、乙状结肠造口关闭术、肠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安返病房。

术后次日,陈阿姨已能下床活动。然而,就在一瞬间,家属看到她脸色忽然变得苍白,呼吸急促,很快就晕倒了。

听到家属急促的呼救声,当值主管医生谭淑云及护士立刻赶到陈阿姨床边紧急处理。心电监护提示心率次/分,血压/mmHg,呼吸36次/分,指尖脉搏氧低至80%。在转送ICU过程中,陈阿姨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血氧下降至40%,医生立刻开展持续床边心肺复苏并于五分钟内转入ICU进一步抢救。

当时,陈阿姨已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对光反射消失,SPO2、血压、心率通通测不出!ICU医护迅速给予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扩容、肾上腺素间断推注、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维持血压……自当天上午07:48至10:00,胸外按压和紧急抢救从未停过,但患者依然很难维持稳定的心率。

溶栓疏通“肺梗”

是什么原因导致陈阿姨病情突然恶化?医院ICU杨春华分析,患者既往有肿瘤病史;刚经历了一场较为复杂的手术,术中制动时间长,术后留置了中央静脉通路;床边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左室变小,考虑急性肺栓塞可能性大,右侧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留置管周围血栓形成很大可能是肺血栓来源。

一般情况下,急性肺栓塞需要进行介入手术取出血栓,但由于陈阿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超声提示右室超负荷,不具备行介入取栓的条件。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决定采用溶栓治疗方案。

在获得家属同意完成溶栓治疗后,陈阿姨血压心率逐步趋于稳定。然而,次日下午她再次出现严重休克。多学科专家会诊分析认为,患者再次休克为溶栓治疗后腹腔内手术创面大量渗血所致。肺栓塞需要溶栓治疗,但是患者腹腔大出血,又需要凝血治疗,关键是调整不同功用的用药剂量和方案,达到一个平衡。

ICU团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一致决定保守治疗:输血纠正凝血功能,抗休克治疗。陈阿姨血压逐步稳定,逐渐停用血管活性药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康复良好。

抢救关键要快

据介绍,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发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休克等,起病急骤,病死率高。特别是高危肺栓塞病死率极高,达88%以上,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不少患者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

长期卧床、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外科手术(尤其腹部手术)后的病人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肥胖、妊娠及口服避孕药者,或有基础心、肺疾病的人群,肺栓塞的发生风险也较高。

“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气促、呼吸困难和紫绀,突发胸痛、咯血,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时,要立即就医。”杨春华主任指出,肺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及时并第一时间投入抢救,包括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呼吸循环支持、溶栓治疗,以及多学科合作,缺一不可。

江玲

简文杨于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tz/5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