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吃野菜的传统习俗,在古代饥荒的时候田间地头的野菜还能成为穷苦人家的救命稻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绝大部分的野菜其实都是寒性的,不能多吃。就像雪莲果一样,虽然清脆爽口,但是却不能多吃,因为它属于大寒水果,吃多了容易导致肠胃不舒服,导拉肚子。而在农村众多的野菜当中,有一种小野菜,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却比较温和,可以经常吃,这种植物就是附地菜。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附地菜微辛、苦、平,无毒”。
附地菜,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茎铺散在地上生长而得名,所以附地菜也人们称之为伏地菜、伏地草。还有的地方叫它鸡肠草、地胡椒、地瓜香、黄瓜菜,是紫草科、附地菜属一年生草本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基部分枝,纤细,直立或斜升,细看有小绒毛。叶则为对生,呈椭圆形或匙形,叶两面均有细毛。
附地菜的花期在夏季,5月份到6月份左右,开淡蓝色的花,就感觉像纯白的布料染上了蓝色的墨汁的那种感觉。它的果期在6月份到7月份,结三角状四边形的小坚果。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鸡肠(附地菜),生下湿地,三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描述的就是附地菜这种植物,目前这种植物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常见于田间地头或路旁,是农村一种比较常见的杂草。
附地菜虽然在农村是杂草,也很常见,但是它的价值可不低。农村有句老话讲得好,农村无杂草,会用的皆是宝。附地菜亦是如此,它有3大作用,价值极高,农民朋友要了解。如果在田间地头发现它,一定要将它带回家,吃上一吃。
第一、附地菜是优质的野菜,可以食用
附地菜它的嫩茎叶是可以食用的,冬季会在春季的时候可以采摘它的嫩叶来吃。或凉拌或打汤或炒鸡蛋均可,吃起来有淡淡的黄瓜味,这也是为什么附地菜又名黄瓜菜的原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附地菜其苗作蔬,不如鹅肠”,这里的鹅肠值得就是鹅肠草,至于附地菜的味道是否不如鹅肠草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总而言之,附地菜在农村算得上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鲜嫩多汁。
第二、附地菜全草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实在农村基本上所有的野菜都是药食兼用,即可作为野菜食用,也可以用来入药,附地菜亦是如此,它全草入药,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之功。在《名医别录》中就就有记载:“附地菜主毒肿,止小便利”。除此之外在《药性论》中亦有记载:“附地菜洗手足水烂,主遗尿”。而在农村如果有老人家手脚麻木,了解这种植物价值的老人,就会采摘附地菜泡酒用。《贵州草药》中就有诸如此类的记载,农民朋友了解了吗?
第三、附地菜花色淡蓝,有不错的观赏价值
附地菜属于小草本,一般高度不超过30厘米。别看植株小,但是它花色漂亮,白中带紫,非常的淡雅。是初春时候常见的小花,有很不错的观赏价值。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附地菜了解了吗?大家见个附地菜吗?如果想了解更多附地菜的习性,笔者给大家推荐上面这本《种中草药彩色全图鉴精选版》。里收录了农村常见的余中植物,不认识的植物直接翻开书本,对照即可。是初学者的不二选择,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新春年货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