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猪,原名蔡朝晖。年生于湖南一个小县城,曾做过时尚杂志编辑、时事脱口秀《东方夜谭》策划兼副主持,现从事影视剧编剧。儿子两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后,蔡春猪开设微博“爸爸爱喜禾”,被誉为“自闭症之父”,年7月出版图书《爸爸爱喜禾》。年5月28日,蔡春猪在其新浪博客“犬子在,不远游”发表博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谁料反响剧烈,几乎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评论数万条,之后更被推荐到新浪首页。文中感情真挚,满是一位父亲对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的无限爱怜,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自闭症之父”蔡春猪说,“我是很宿命的。事情它该哪样了就会哪样。”但他又有很强的戏剧性,喜欢给宿命的外表装点各色光芒,如他特别喜欢的电影台词“没有装饰过的生活没有价值”。
点这里???点击「箭头所指处」快速
父爱应该是博大的,“仁者爱人”。当一个父亲万事刻薄,不肯把爱施与无关的人,这样的父爱是受局限甚至可疑的。父爱既是亲子之爱,也应该在仁爱的天空下与爱人共存。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个时代的父亲和父爱及格吗?
至少看上去今天父爱燎原。父爱已经成为公共话题,我们在公共传播上看别人怎样做父亲,看明星表现父爱。大众也就从这样的文化传播中传习做父亲的本事。不过,我们相信这只是一种文化设置。用国外的某一种观点来评价,中国的亲子之爱更容易流于自私,或者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人们往往忘记了,孩子还没有独立意志,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孩子,更是独立的人,而公共传播很容易出现把孩子当私有财产来秀,把孩子的乖巧伶俐当成一种取悦成年人的工具。
孩子是透过成年世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不正确的评价很容易让孩子迷失。鼓励孩子向成年人展示,应该考虑是否有利孩子的心智。如果爱不以自私为目的,那么,父母之爱尤其应该是利他的,即有利于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成长的、启发孩子心智的关爱。也许有一天,国家会立法规定公共娱乐中如何保护孩子。
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父亲,应该有怎样的父爱?
如前所述,在今天的社会,父亲和母亲、父爱和母爱对孩子的影响不应有绝对的分工,分工的原则应该是家庭的具体情况。严父慈母一词在今天写作严母慈父也无妨。如果父亲不能做孩子的钢材,那就做润滑剂也行,如果“父不父”,就应该绝对放权给孩子的母亲。
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每一个父母每天都在犯错误。孩子原本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我们竭尽全力也不可能找到,并且每天都找到最好的那一种。任何一种教育都潜藏着风险,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智慧的人,把智慧全部投入到对孩子的关爱中,都是不够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爱,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而做好爱孩子这个角色,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成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自闭症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