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周年纪念日。
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毛主席诗词鉴赏”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人,非常有意义。
我不是诗词鉴赏专家,不敢班门弄斧。只想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也就是文化的角度来领悟一下毛泽东主席诗词的精髓。
我党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之一是“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毛泽东同志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鲁迅,而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旗手则是毛泽东。他所撰写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和他的文化实践奠定了他的旗手地位。
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他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始终贯穿的思想就是“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主线,他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这个以人民为根本的文化价值取向,相比历史上的各种文艺价值观,最有社会影响力,最具文化创造力,最能体现艺术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
他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至今仍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为伟人讳,毛泽东主席晚年在一种特殊背景下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被“四人帮”所利用,在他们的干扰破坏下变成了一场“文化大破坏”,这中央已经有定论,我在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毛泽东主席关于文化的正确理论,就其究其深度、高度与广度而言,至今尚未有能出其右者。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他文化理论的生动体现。
特别是他的诗词、书法,集百家之长,自成一家之体。这也是他能够在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原因之一。
诗若其人,字若其人。正如清代诗人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称:“诗言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写字者,写志也。”异曲同工。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的字,所咏所写,其实都是在抒发他的胸怀和志向。看似潇洒飘逸、赏心悦目,实则运笔峻拔,力透纸背。方寸之间展现出纵横万里的意境,发出气吞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这就是毛泽东气派,这就是毛泽东风格。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是革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毛泽东的文化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1、时代性。
读懂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就读懂了中国历史,读懂了中国革命。他的诗词就是一部英雄史诗。
如第一次大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对即将出现的革命危机作出了预言。
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一年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蓬勃发展,共产党利用军阀战争的机会,不断壮大革命势力,中国革命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在这期间,毛泽东相继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作品,全面反映了这一期间的革命形势和斗争历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写出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表现了人民武装力量反击反革命围剿并不断胜利的战斗场景。
长征期间,毛泽东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反映了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红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抗战前夕的《沁园春·雪》在抗日高潮即将到来之际,以其最先进的历史观点评古论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历史的主人,这首词又以其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被评论家称为"千古绝唱"。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更是直接向全国人民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
年建国后,五十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时期,六十年代反对国际反华势力时期,毛主席都有不少作为时代强音的诗词作品问世。
2、人民性。
毛主席的作品就是为人民而作,为士兵而作。
如《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风卷红旗过大关,十万工农下吉安"。《从汀洲向长江》"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再如,"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当他听说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对人民的关爱溢于言表。
当他在北戴河疗养,突遇疾风骤雨,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渔民的安危。写下“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人民,这两个字就是毛泽东的诗骨和诗魂。
3、震撼性。
读毛主席的诗词,你不仅会感到视觉的冲击,而且会感到心灵的震撼。
让你不禁拍案叫绝。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些写景的诗句显示了惊天地泣鬼神,气吐风云的气势,形象地概括了时代激变的特征。
再如,《念奴娇·昆仑》中"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更是用奇特的想象力,表现他人定胜天的气概。
再比如,《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写道:"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宏大,无人企及。
特别是《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把地球写成"小小寰球",把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写成"有几只苍蝇碰壁"。
《七律·长征》把红军长征中艰难的跋涉写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简直是神来之笔。
在毛泽东的笔下,世界只在股掌之中,强暴势力变得不堪一击。此种气魄比苏轼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留下的名句“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用以隐喻当下国际风云,再恰当不过。
4、浪漫性。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有一种灵性,会让人浮想联翩。
如:《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词人用纵横交错的河流,贯穿南北的交通来比喻当时中国的形势。用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形象喻示着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的政治氛围。
用神话传说中的鹤去楼空表现出词人对国民党政府已由过去的革命政府变为反动政府的慨叹。词中没有一处是直接描写当时的政治形势的,而全篇其实都是把强烈的政治情感寄托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通过联想,借景抒情,表现出词人对大革命前途的忧虑。
再如《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竹齐努力"。这几句词想象奇特,在作者笔下,白云也怒不可遏要冲下高山,草木也在奋勇杀敌。
《十六字令三首》中,用"离天三尺三"夸饰山之高,给人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感。"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更是集比喻、夸张、拟人之功于一身。用神奇的想象力,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伟大形象作了准确的艺术概括。
总之,毛泽东主席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得以“文化自信”的依据和支撑。
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文武双全的领袖而骄傲,而自豪。
延伸阅读:
毛主席诗词(部分)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五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全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时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水调歌头·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七律·送瘟神(二首)|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