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微课堂丨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内容来源:《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
作者:SunandaV.Kane
主译:曹倩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肠道解剖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个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制剂开始用于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的治疗,克罗恩病的治疗已进入全新的生物制剂时代。
为了更好地自我管理炎症性肠病,很有必要先理解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GI)的解剖学(见下图)。
胃肠道从口腔开始,由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其中,小肠分为三个部分,即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末端回肠是指回肠的最后几英寸(1英寸=2.54厘米)。
通常,把大肠分成三个部分:直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见下图)。
虽然直肠在身体部位上紧挨着结肠,但直肠不是由结肠的剩余部分构成的,而是由神经和血管组成的另一个网络系统来支持的,所以直肠被认为是自成一体的独立部分。
左半结肠由乙状结肠、降结肠和一部分的横结肠组成。右半结肠由横结肠的上半部分、升结肠和盲肠组成。阑尾挂在盲肠上。
结肠由多层组织构成。
最里面的一层称为黏膜层,作用是从粪便中吸收水分,这是结肠的主要功能:吸收来自小肠的粪便中的水分并将粪便打包排出体外。
通过内镜,可以看到黏膜,也可以对黏膜取样进行活检。结肠的其他层从内向外分别为结缔组织层、肌层和一个包含神经细胞的外膜层。
除了这些层次外,直肠和肛管还有可以产生黏液的腺体。黏液有助于润滑粪便,使排便更加顺畅。
通常,黏液滞留在直肠,所以不被发现。黏液被重吸收并再产生新的黏液。
当有炎症或刺激时,这些腺体变得更加活跃并产生更多的黏液。腹泻次数增多时,黏液可以随大便一起排出而不是滞留在直肠内。
大便中有黏液,这通常是炎症的表现,但在其他病情中也会有这种现象.如肠易激综合征。
二、炎症是什么?
炎症是身体对任何“外来物”的抵抗反应。这是一个有益于健康的自然过程。
“外来物”可以是任何东西,如手指上的碎片、蜜蜂蜇伤产生的毒物或变质的金枪鱼沙拉中的细菌等。
身体对于这些“外来物”的自然反应是攻击它,摆脱它,吞噬并消化它,或者摧毁它。
炎症所引起的红肿、发热和疼痛是由这种“攻击-摧毁”过程所产生的蛋白质造成的。
有时,身体错误地把自身的一部分或分泌物当作“外来物”,然后攻击自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很多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
三、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典型的终身(慢性)疾病,起因于胃肠道黏膜无缘无故地发生炎症。
炎症可能只位于消化道的一部分,例如在大肠(结肠);也可能出现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从口腔到肛门。
炎症性肠病有两种常见类型和两种罕见类型。大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得的是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因此,它们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另外,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炎症性肠病类型。
目前,超过万的美国人患有炎症性肠病,且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患病人数各占一半。
然而,这种平衡可能会改变,因为克罗恩病的新病例数量在上升,该趋势背后的原因尚不清楚。
每年,每10万个人中,约有10人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约有16人被诊断为克罗恩病。
通常,15-35岁是炎症性肠病的高发年龄段。然而,也有年仅3岁的孩子患病。第二个高峰年龄段在50-55岁。炎症性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
在美国,高加索血统的人患上炎症性肠病的比例较高,尤其是犹太裔族群。然而,每年有越来越多的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裔美国人患炎症性肠病。
事实上,已经不再有“典型”的发病种族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人都有可能患炎症性肠病,没有地域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炎症性肠病更多地发生在工业化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似乎与更好的卫生条件有关,其原因尚不清楚。
声明:本文已获得浙江大学出版社授权转载,原文版权归浙江大学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在线了解或购买《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