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上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孙彩珍接诊了一个病人。病人说他今年肠胃特别不好,想用中药调理一下。怎么个不好呢?病人说他最近经常拉肚子,有时一天拉十多次,总感觉拉不干净,肚子虽然不痛,但有时拉出来的大便黏着黏液。孙彩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又搭了搭病人的脉,医院肛肠科做个检查。后来,忐忑不安的孙彩珍,还是接到了这个病人家属的电话,说确诊是肠癌。
有种腹泻要特别当心肠镜+指检查得更彻底
受凉或吃不洁食物容易出现腹泻,肚子隐隐作痛,甚至绞痛,肛门火辣辣的。
但有一种腹泻,肚子不痛,大便不规则,便中夹杂黏液或血液,有时腹部还可摸到肿块。孙彩珍提醒这种情况就要当心了,医院检查一下,因为很有可能就是肠癌。
大肠癌分直肠癌和结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腹泻往往没有痛感,如果病灶在直肠部位压到肿瘤时,就会有疼痛感,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大便次数增多。
“很多人会把这种出血当肠炎或痔疮出血,其实只要仔细辨别,是不一样的。”孙彩珍说,痔疮出血往往颜色鲜红,会一滴滴地滴下来,但是肠癌的出血与大便黏在一起,颜色是暗红色。
大肠癌容易被忽视。
孙彩珍讲了一个例子:这个病人的妻子自己就是肛肠科医生,每年给很多病人指检,但从来没给丈夫检查过。丈夫每年体检都是做肠镜,一直很正常。但有一阵拉大便开始带血,妻子给丈夫指检了一下,发现情况不对,查出来是直肠癌。
孙彩珍说,肠镜对结肠这一段可以查得很清楚,但探头对靠近肛门的直肠部位可能会有盲点,造成没能准确查出来。
九成的直肠癌都可通过指检查出来。如果指检时发现菜花状肿块,指套染血、有黏液就要怀疑是直肠癌。而结肠癌要靠肠镜等检查和病理切片来确诊。结肠癌因为早期无癌状,肿瘤在肠里面不容易摸到,往往等发现便血、贫血、人消瘦厉害甚至出现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才发现,还有一些体检发现肝里或肺里有转移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升高,再进一步做肠镜检查才能确诊。
因此大肠癌的诊断肠镜结合肛门指检就不容易漏诊。肠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第三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加上环境因素,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前几年还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5位,现在已排到了第3位。
孙彩珍还做了总结,大肠癌与饮食习惯有关。美国癌症协会发现,吃红肉多的,患直肠癌的几率比吃红肉少的高2倍,患结肠癌的几率也高出40%。
还有些是遗传因素。孙彩珍说,在临床中发现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的病人不在少数。这些病人往往家族里有生癌的。全家人(兄弟姐妹子女)去检查发现有息肉,他们经常肠胃不好,一天大便多次,把息肉切除后大便会好转,但息肉切了还会复发,有时息肉太多,只能把部分结肠切除,这些人癌变率达%,所以要及早中药治疗,腺瘤性息肉超过2cm时也容易癌变(占30%左右)。
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更高,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超过25年时,癌变率可达25%,“所以建议大家,出现不明原因腹泻、黏液血便时,及时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孙彩珍说。祝您健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s/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