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普外科为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患者徐某,粘液脓血便1年余,医院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尝试多种治疗措施,病情无好转,且每况愈下,每日粘液血便20余次,体重下降30公斤,骨瘦如柴,痛不欲生。在中国医大住院治疗多次,均因身体状况差而无法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加之疫情影响,在外就医难上加难,治疗陷入困境。
年12月末患者慕名前来就诊,普外科医疗团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相关检查,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明确,经内科规范系统治疗,疗效欠佳病情逐渐加重,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因长期反复便血,腹泻,患者身体状况极差,存在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离子紊乱等并发症,施行手术风险极大。
普外科医疗团队进行多次病例讨论,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术前纠正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1g/L),低蛋白(白蛋白22.4g/L),重度营养不良(体重指数18.2)。考虑到患者结肠病变不断出血不利因素,按照临床营养学原则,制定了序贯纠正的治疗方案,经十余天的积极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得以极大改善,具备手术条件,在手术方式上,普外科团队决定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以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通天大口”。
经与麻醉科多次会诊讨论,于年1月初在全麻下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小肠造瘘术,手术仅历时3个小时,腹部只有3个1厘米的戳孔和脐部3厘米小切口,腹壁创伤做到最小。
切除的全结肠术中剖开可见溃疡炎性病变已经遍布全结肠,部分溃疡破溃出血,已无痊愈的可能。
普外科护理团队针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难点与医生反复沟通,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从术后的病情观察到有效咳痰训练;
从床上的被动肢体运动到离床活动;
从饮食指导到用药指导;
叙事护理技巧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腹部肠道造瘘口的居家护理尤为重要,我们与患者家属建立了多种沟通渠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增加患者的适应性,提高了患者居家自我护理的质量。
患者术后身体状况迅速恢复,体重上升,精神状态得到改善,困扰患者一年多的顽疾彻底摆脱。医学科普
↓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多发生于结直肠粘膜,严重者可累及直肠及整个结肠(该病例即是),表现为腹痛,血性或脓血性便,并可癌变。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病变肠管,系膜,及其远近端部分肠管,相当于腹腔镜下完成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小肠切除术之总和,也是溃疡性结肠炎治愈性治疗手段。
我院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具备丰富的手术技术经验,手术团队技术娴熟,能独立完成所有普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医疗护理团队配合默契,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精益求精,守护辽阳地区百姓健康。
为普外科团队点赞
图文:鲍鸿任
编辑:王庆华、赵阳羊
医院
急救
投诉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