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
花蕊夫人画像
01
亡国之君
宋太祖乾德二年(年)十一月初三日,赵匡胤发动了统一四川,吞并后蜀之战。
乾德三年(年)正月初七日,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宰相李昊的建议下,决定向宋朝平蜀主帅王全斌投降,短短六十六天,后蜀宣告灭亡。
当年三月,后蜀亡国之君孟昶带着一众降官、以及全家老小,举族奔赴开封。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孟昶这一年四十七岁,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四川,远离自己的家国。
四十年如一梦,孟昶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四川了,最好的待遇也就是成为那个乐不思蜀的安乐公刘禅刘阿斗。
或许,此时他也在想着自己该怎么像前辈学习,装疯卖傻。
孟昶画像
五月十五日,孟昶一行抵达开封郊外,正式成为赵匡胤的阶下之囚,有生之年都别想离开开封。
呃,其实孟昶的有生之年也没多长。
六月初四日,孟昶住进了赵匡胤早就为他准备的豪华江景房。
六月十一日,只在里面住了七天的孟昶离奇暴毙,享年四十七岁。
而后赵匡胤将孟昶风光大葬于北邙山,在孟昶墓的旁边是另一个人的墓。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前辈刘阿斗!
与孟昶相比,阿斗投降后活了八年,过了八年乐不思蜀的日子,而孟昶只活了半年。
尘归尘,土归土,两位蜀国的后主竟然以这种方式重聚了,不知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现实的讽刺。
不过,孟昶的故事可比阿斗精彩多了,他死后留下了一桩悬案,一段狗血离奇的风月故事,顺带戴了一顶比呼伦贝尔大草原还要绿的帽子。
一切的一切,都得从孟昶的宠妃,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说起。
准备好了吗?文人狂欢要开始了!
02
三个花蕊夫人
在各种野史记载中,花蕊夫人是个大名人,她和赵匡胤还有赵光义这对最有名的兄弟皇帝组合都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八卦秘闻。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上,总共有三个花蕊夫人。
第一个,前蜀开国之君王建的宠妃淑妃徐氏,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可以叫她徐花蕊。
因为她姐姐也是王建的宠妃,亦称小徐妃,她姐姐的儿子就是前蜀末代国君王衍。
这个徐花蕊可不是一个花瓶,手段非常厉害,她居然把白手起家打天下的王建玩弄于股掌之间,硬生生的把排名最小的儿子王衍推上了皇帝宝座。
王衍登基后,马上封徐花蕊为翊圣皇太妃。
而后徐花蕊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王衍荒戏失政,徐花蕊成为前蜀实权人物。
不过这位徐花蕊结局非常惨,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掉前蜀后,对这位徐娘半老的徐花蕊没有任何兴趣,直接把她和王衍剁死在了秦川驿,徐花蕊成了花肥。
第二个,据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所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有个宫人,也叫花蕊夫人,人称小花蕊。
这个小花蕊没什么好说的,写了点诗词,算个女才子,其他的事都不值一提。
花蕊夫人
第三个,就是孟昶的宠妃慧妃费氏。
在孟昶宠幸费慧妃之前,孟昶最爱的是张太华。
传说,孟昶和张太华一起至青城山进香,夜宿于九天丈人观。
两人当着观里神仙的面,直接剑履及地,一阵云雨。
两人直接让观里的神仙免费观看了一个多月动作大片。
终于,这两个亵渎神灵的家伙惹怒了神仙,有一天张太华夜起裸露,直接被雷给劈死了。
张太华死后,费慧妃专宠后宫,孟昶曾称赞费慧妃道:“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于是赐她封号为花蕊夫人,从此花蕊夫人成为费慧妃的代称。
花蕊夫人不仅长得是花容月貌,而且心灵手巧,文采飞扬。
她是个美食家,她曾为孟昶做过一道羊汤,这羊汤是花蕊夫人亲自洗了白羊头,再用红姜将其煮熟,然后花很长时间用刀切成纸一样的薄片,孟昶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取名“绯羊首”。
每月初一,孟昶会吃素食,还伴着薯药吃。
花蕊夫人见其难以下咽,就把薯药切成片,用藕粉搅拌均匀,加入各种香料。
这菜被她这么一弄,看起来洁白如玉,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起来更是又香又脆。孟昶将这菜取名“月一盘”。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要相貌有相貌,要才情有才情,这样的人间绝色,怎不令孟昶如痴如醉?
两人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巫山云雨,不道流年,挟弹骑射,好不快活。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等到赵匡胤发兵后蜀之后,孟昶很快投降,带着全家老小,从成都来到了开封,其中就包括花蕊夫人。
此后,花蕊夫人的事迹不见正史记载。
据《永乐大典·卷二百四十三·经籍考七十》记载,
晁氏曰:伪蜀孟昶爱姬,青城费氏女,幼能属文,长于诗,宫词尤有思致。蜀平,以俘输织室,后有罪赐死。
根据这个记载,花蕊夫人来到开封后,赵匡胤直接找了个罪名,将花蕊夫人给赐死了,简单干脆明了,也没什么事。
说白了,花蕊夫人只不过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妃子,史官们是没有心思在她的身上,浪费纸墨的。
但是花蕊夫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居然成为一个比孟昶更有名的大名人,一个让文人们津津乐道的大美人。
因为在各种野史秘闻中,花蕊夫人和赵匡胤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八卦故事。
03
太祖折花
孟昶来到开封后,久闻花蕊夫人艳名的赵匡胤马上命孟昶带着妻妾入宫拜谢。
当然赵匡胤要看的就是花蕊夫人,关于赵匡胤初见花蕊夫人,蔡东藩先生在《宋史演义》是这么写的:
太祖一一传见,挨到花蕊夫人拜谒,才至座前,便觉有一种香泽,扑入鼻中,仔细端详,果然是国色天姿,不同凡艳。
及折腰下拜,几似迎风杨柳,嬝娜轻盈,嗣复听娇语道:“臣妾徐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
这两句虽是普通说话,但出自花蕊夫人徐氏口中,偏觉得珠喉宛转,呖呖可听……
太祖转着双眸,钉住花蕊夫人面上,夫人亦似觉着,瞧了太祖一眼,乃回首出去。为这秋波一转,累得这位英明仁武的宋天子,心猿意马,几乎忘寝废餐。
正好赵匡胤第二位夫人王皇后(谥号孝明皇后)已经在乾德元年(年)十二月病逝。
王皇后死后,赵匡胤一直没有立皇后,一直到开宝元年(年)二月,赵匡胤才立了宋偓的女儿为皇后(谥号孝章皇后)。
也就是说在此期间,赵匡胤是没有皇后的,虽然赵匡胤身边并不缺女人,但也是后宫无主。
宋太祖画像
自古英雄爱美人,赵匡胤一见花蕊夫人,就被花蕊夫人给迷住了。
于是,见色起意的赵匡胤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毒杀了孟昶。顺理成章地来了个杀其夫而夺其妻,摘其花而近其蕊……
而关于赵匡胤的风流韵事,蔡东藩的描写更是绘声绘色——
太祖见了花蕊夫人,满身缟素,愈显得丰神楚楚,玉骨姗姗,是夕竟留住宫中,迫她侍宴。
花蕊夫人也身不由主,只好惟命是从。饮至数杯,红云上脸,太祖越瞧越爱,越爱越贪,索性拥她入帏,同上阳台,永夕欢娱,不消细述。次日即册立为妃。
一个绝世大美人,满身缟素,我见犹怜,这谁把持得住,赵匡胤不再客气,直接强占了花蕊夫人,“永夕欢娱”四个字,将赵匡胤强悍的体质和急不可耐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可惜蔡东藩来了个不消细述,让读者错过了一段段香艳绝伦的文字,不过,大家完全可以自己想象,填补这遗憾。
在蔡东藩描写的这个故事里,孟昶之所以会死,是怀璧其罪,谁让他是花蕊夫人正牌老公呢。
可赵匡胤应该还分得清一个美女和蜀地谁轻谁重的,怎么可能会为一女子去毒死孟昶,让自己留下骂名呢?
04
花蕊赋诗
孟昶死后,赵匡胤叫来花蕊夫人,指责她红颜祸水、蛊惑君上,导致蜀国灭亡。
花蕊夫人不慌不忙,吟诗一首: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就是著名的《述亡国诗》!
要说花蕊夫人与孟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来了个夫唱妇随,孟昶投降前,说无人为他东向放一箭,她说十四万蜀军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闻听这首诗以后,就爱上了花蕊夫人,把她收编入宫,花蕊夫人就这样成为了赵匡胤的女人。
05
花蕊作画
花蕊夫人虽然被赵匡胤收编了,但她不忘故主,在宫中挂了孟昶的画像,私自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结果有一天被赵匡胤给撞见了。
赵匡胤就问这人是谁,你为何供奉他。
花蕊夫人当然不能告诉新情人,自己这是在追念着旧情人。
她急中生智,编了一个美丽谎言,说此人是张仙,是蜀中送子之神,自己拜他求子呢。
赵匡胤一听这解释,转怒为喜,敢情花蕊夫人是想给自己生儿子,就不再追究了。
张仙送子图
此后,孟昶的这个送子像,就被宫中那些想着母凭子贵的嫔妃们挂在了每人的宫中。
而宫中素来是民间的潮流导向,于是孟昶画像就借张仙之名散播民间,就连花蕊夫人也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后人为此事还写了首诗:
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但这个故事最搞的在于,花蕊夫人要真把孟昶画像挂在宫中,那她和赵匡胤的鱼水之欢岂不是被孟昶在天之灵给瞧了个遍?
如果孟昶真的在天有灵,天天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赵匡胤颠龙倒凤,啪个没完,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花蕊夫人就是这么纪念孟昶的?
更搞的是,正史记载,赵匡胤曾在大明殿宴请孟昶,赵匡胤是见过孟昶的,他会认不出花蕊夫人的张仙像画的就是死鬼孟昶?
06
芙蓉花神
花蕊夫人国破家亡,丈夫孟昶被赵匡胤毒杀,她自己却不得不委身杀夫仇人,每日里强颜欢笑,虚与委蛇。但她依旧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
她不是在宫中给孟昶画了一副画像,纪念夫君吗?
结果后来这事被赵匡胤给知道了,其实很正常,大宋皇宫全是他的人,他还能不知道这事?
于是,他马上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画像。
但花蕊夫人至死不从,就是不把画交出来。
没说的,赵匡胤一怒之下杀死了她。
当时,花蕊夫人的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唉,不是,花蕊夫人你既然这么有种不怕死,之前为何从了赵匡胤?既然从了又不交画,你犯得着吗?
难道你从了赵匡胤,再画一幅孟昶的画就对得起孟昶了?
07
三角恋
还是蔡东藩,《宋史演义》记载:
是时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俗话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
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夺去此席,倒也罢了,谁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长门漏静,谁解寂寥?痛故国之云亡,怅新朝之失宠,因悲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谢,玉殒香消。
蔡东藩这个记载就更香艳了,赵匡胤想必是爱极了花蕊夫人,差点让花蕊夫人当上了皇后。
可是赵匡胤是个大猪蹄子,和花蕊夫人缠绵了几年,花蕊夫人也美色减退了,赵匡胤就喜新厌旧、移情别恋,爱上了宋皇后,而后花蕊夫人“痛故国之云亡,怅新朝之失宠”,抑郁成疾,香消玉殒。
这简直就是一个三角恋,蔡东藩先生不去当导演真是可惜了。
08
赵光义催花
据北宋末年宰相蔡京之子蔡絛著写的的《铁围山丛谈》记载,
花蕊夫人跟随孟昶来到开封后,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但是被赵匡胤抢先一步,收入了后宫。
赵光义本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的原则,一次和赵匡胤在后苑打猎,赵光义趁赵匡胤不注意,“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花蕊夫人就这样被赵光义给射死了,既然不能用枪射你,那就用箭射你。
花蕊夫人还挺能的,不仅和赵匡胤有绯闻,和赵光义也有绯闻。
宋太宗画像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不同版本。
据宋朝邵博的《闻见近录》记载,一日赵匡胤率一众兄弟和后宫宴射于后苑。
结果也不知道赵光义吃错了什么药,皇帝给他敬酒他都不喝。
赵匡胤急了,我的好弟弟,你这是闹哪样?
赵光义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为我折枝花来,我就饮酒。
赵匡胤一听这话,马上命花蕊夫人去折花。
就在这时,赵光义引弓将她射死,随后流泪抱着赵匡胤的腿说: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远离酒色!
赵匡胤虽心中不快,却没有责怪他,而是“饮射如故”。
这个版本,赵光义是不近女色的,对花蕊夫人没兴趣,而且他还想让赵匡胤没兴趣,妥妥的忠臣形象。
可怜的花蕊夫人,就这样白白死在了赵光义箭下。
要说赵匡胤也真是够怂的,弟弟杀了自己的女人,他一点反应都没有,跟没事发生一样,真神人啊。
这两个不同版本,不管赵光义爱不爱花蕊夫人,他都射死了花蕊夫人。
赵光义真是有种,当着哥哥的面杀嫂子,这事别说皇室没有先例,普通老百姓家也没发生过啊,就算你不怕哥哥杀了你,你还想不想接哥哥的班了?你就不担心因为杀了嫂嫂,得罪哥哥?
实际上,以上这些都是野史逸闻,可信度非常低。当笑话看看就得了,千万别认真。
09
霸王硬上弓
还是赵光义,不过这个故事就更劲爆了,传说赵匡胤驾崩的当天晚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一直在照顾自己的哥哥,正好看见了花蕊夫人。
赵光义对花蕊夫人垂涎久矣,于是趁大哥病重,趁机调戏花蕊夫人,甚至来了个霸王硬上弓。
好巧不巧,赵匡胤正好醒了,见状大怒,就和赵光义起了争执。
兄弟俩一吵,当时赵匡胤的夫人宋皇后闻声赶来。
赵光义只好落荒而逃,刚回家,得知赵匡胤死了,马上又往皇宫跑,当上了皇帝。
在这个故事,赵光义也看上了花蕊夫人,甚至赵匡胤的死也和花蕊夫人有关系。
故事情节和杨广调戏杨坚的宠妃差不多,就差说赵光义因为花蕊夫人,直接杀掉了哥哥,这显然是不可信的。
赵光义断然不会因为一个花蕊夫人断送自己的前程,皇位和女人孰轻孰重,赵光义还是分得清的。
10
文人狂欢
至于花蕊夫人最终结局,正史记载不详,野史众说纷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猜测。
就像西施,有的说她和范蠡泛五湖而去,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有的说她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有的则说她回归故里,隐姓埋名,不知所终;
也有的说她最后被人沉江而死,而杀她的人有范蠡、勾践、越国王后、吴国人四种说法。
这么多说法,究竟哪个才是对的呢?可能并没有结果。
说到底,西施也好,花蕊夫人也罢,只是一点饭后谈资,从来都不是赵匡胤们以及史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