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分到,秋意浓
白露才去,秋分将至。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秋天的节气就是秋分。秋分和农事有很大的渊源。秋分农事,一事秋收,二事秋耕,三事秋种。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阳气盛才有雷声
秋分后阴气逐渐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
秋日的凉意,让蛰居的小虫躲进穴中
用细土封住洞口,抵御即将来临的寒气
三候水始涸
秋天气候干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人们踏秋出游,与夏日作别
1
秋分到,诗朗诵
每一个节气都有丰富、有意义的传统习俗,其实只要我们去留意,就会发现不朽的文明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起学习诵读古诗《秋词》,来感受二十四节气之秋分的氛围吧!
1
秋分习俗
每到秋分,民间都有“竖蛋”的传统习俗,用以庆祝秋天的来临,寄予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欲知成不成功,赶快试一试吧!看看小小的鸡蛋能不能竖起来呢?
早在年前
中国就有了秋分立蛋的传统
此时正位于秋季的中间
不冷不热,人心舒畅
思维敏捷,动作麻利
易于“竖蛋”成功
秋
分
节
气
在岭南地区
秋分有“吃秋菜”的习俗
秋菜是生长于岭南的野苋菜
当地人会在秋分将野苋菜与鱼片一起
滚为“秋汤”全家分食
祈求家宅安宁、平安健康
秋
分
节
气
旧时农村还有“说秋”的习俗
说唱俱佳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
挨家挨户唱诵祈求丰收的吉祥话
并送上以二开红纸或黄纸印制
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
图样的“秋牛图”
祈求秋耕吉祥
秋
分
节
气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秋分节气生活小贴士
秋分
节
气
秋季养生,重在益肺润燥,在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枇杷、银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这时候不宜多吃,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甚至导致腹泻、腹痛、呕吐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在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其实一年四季每一天里都应该保持好的心情和心态,不仅仅是在秋分。
穿衣:保证“三暖”
进入秋天以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特别是昼夜的温差开始加大。因此,儿童在穿衣方面应当尤为在意。一般来讲,早上和晚上应当比日间多增加一件衣服,白天热了可以脱,早晚冷时可以穿上,灵活增减衣物。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为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让宝宝秋冻,并不是说让孩子一直冻着,儿科医生建议,秋分过后孩子穿衣要保证“三暖”。第一暖是“肚子暖”。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夜晚盖好被褥,防止受凉。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或因背湿着凉感冒。饮食:滋阴润燥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应该要注意孩子们的饮食,不要给孩子吃不新鲜的食物,防止孩子的营养成分流失,尽量煮完的食物就及时给宝宝吃,还要注意饮食干净,保持卫生。除了注意饮食卫生之外,秋季还应当为儿童多补充水分。入秋以后,空气湿度降低,人们明显感觉到鼻腔和皮肤的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秋季的空气湿度虽然并没有冬季低,但因为气温相对偏高,人体的代谢相对旺盛,出汗多一些,更容易出现肌体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秋分过后,空气湿度降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鼻腔和皮肤的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这时候,爸爸妈妈应多给孩子吃一些温润的食物。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下面5类食物哦!第一种:粥
刚刚进入秋季,宝宝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粥正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后早晨喝粥,不仅能防秋燥,也有助于调节脾胃。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健脾润燥益肺的食物或药材如百合、银耳,对身体更有益。
第二种:梨
梨的功效想必不用说,妈妈们也很了解了!吃生梨能明显解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咽喉干、痒、痛等症状。梨子是可以润燥的一种水果佳品,其中的水分含量非常高,在秋分时节食用,不仅能够清热解火,而且还可以润肺养肺。
第三种:白萝卜
白萝卜能够调理脾胃,对孩子在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很有帮助。
第四种:秋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浓郁,容易消化,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第五种:木耳
木耳能够滋阴、润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铁、钙、磷含量丰富,富含维生素C,所特有的脂肪质和植物胶质滋养效果极佳,木耳还有排毒的作用。
居住:经常开窗通风
尽管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
出行:多做一些户外运动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好时节,爸爸妈妈们还应带孩子多出去运动一下,比如跑步、骑自行车、踢球、踢毽、捉迷藏等。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哦!
秋季注意预防的疾病
1、感冒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2、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3、皮肤过敏夏秋转换季节时,这些不少小孩都有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过敏引起的。许多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花草、树木的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秋季过敏症”。4、肺炎秋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肺炎无传染性,但如果是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肺炎,或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建议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家长最好不要带去人流密集的场所,不接触肺炎患者。5、季节性过敏症状秋分过后,体质较弱的孩子还容易产生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过敏性哮喘等各种过敏症状。不同的过敏症状,发病原因也不同,家长们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这里用一张图把不同过敏症状的具体表现、发病原因以及防范措施都讲清了,爸爸妈妈们赶快点开来看看吧!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秋日丹桂飘香,层林尽染
收获中饱含着喜悦
宁静中孕育着希望
在收获的季节里
瓜果飘香,稻谷满仓
碧空澄澈,神清气爽
一年的辛劳得到回报
来年的希望也在悄悄播撒
天气渐凉,亲爱的小朋友和大朋友要及时添加衣物哦!
愿小宝贝们健康快乐的度过一个如童话般美丽的秋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