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一种。其病理特点是以结、直肠黏膜形成广泛溃疡,多数从直肠开始向近端发展,可累及全结肠。较深的溃疡会引起出血和穿孔;纤维组织增生可导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引起肠梗阻;UC是一种癌前病变,溃疡之间黏膜组织增生形成假性息肉可引起不典型增生、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多样,可以累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以青年和中年人为主。发病年龄高峰为20~30岁。女性比男性易感。50%~60%的患者表现为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的、定位不明确的腹部不适感。症状轻重不一,从仅有轻度的直肠刺激症状到急性重度结肠炎。
疾病早期的常见症状为腹泻、便血、里急后重、腹部绞痛和肛周疼痛。近10%患者的初始症状为重度结肠炎,表现为腹痛、血便次数多于40次/天、发热、心动过速、体重减轻和低蛋白血症。如UC病变局限于左半结肠,则多表现为便秘而非腹泻,因为结肠痉挛可导致粪便潴留在吸收功能未受影响的右半结肠。
近30%患者起病突然,表现为爆发性突然发作的急性腹泻、频繁血便、持续性腹痛、厌食、体重迅速减轻、慢性缺铁性贫血以及持续发热。近3%的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大量直肠出血。出血来源于大面积黏膜脱落后扩张的固有膜毛细血管。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黏膜病变,以反复发作和自发缓解为特征。病变通常始于直肠而后逐渐向近端蔓延。多数病人在初次发作时仅有远端结肠病变,但有些则存在近端结肠病变甚至全结肠受累。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1)急性暴发型结肠炎,全结肠和直肠受累伴广泛而深在的溃疡;(2)持续性结肠炎,从发作开始症状持续存在,时轻时重(常仅累及左半结肠);(3)复发性结肠炎,发作期较短,间隔以长短不等的缓解期。病变分布常相对恒定,其中约50%的患者处于临床缓解的不同阶段。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手术治疗可急诊也可择期进行。急诊手术的适应证为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重度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穿孔或严重出血。UC择期结肠切除术的适应证主要有3种∶内科治疗无效、儿童UC患者生长迟缓、长期患病已有或怀疑恶变者。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包括慢性UC、复发急性症状加重、其他系统功能良好但肠道症状严重、生活质量欠佳、激素依赖或有UC肠外表现。
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最常采用的术式为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及直肠乙状结肠远端封闭术。择期手术可选择的术式包括传统的全结肠切除术、结肠切除加回肠直肠吻合术,以及可复性结直肠切除加回肠贮袋术。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有效药物和外科治疗使UC病死率大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正常人群相同。急性重度发作常见于发病最初的2年中,是本病主要的致死原因,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病史长、病变范围广的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或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升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