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长林教授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
中国恶性肿瘤防治形势严峻,筛查与早诊早治势在必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万例,其中男性万例,女性万例。预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未来的20~30年内将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另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是我国城市居民高发的前五位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0%以上。
01
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近三十年来,中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城市。IARC发布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数82万,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平均每10万人有30.2人死于肺癌。
02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跃居中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位居第五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且年轻人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近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双高”态势,令人十分担忧。约90%结直肠癌的患者就诊晚,确诊时已是晚期或发现转移而失去了早诊早治的机会。简单算一笔账,中国癌症谱显示,年中国新增结直肠癌患者56万例,假如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每人诊疗平均需要花费10万元,那么将造成亿元的社会负担,将会使社会和家庭双双陷入负重的困境。
0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据最新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的胃癌新发病例数约万。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48万,约占全球的48%,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中国恶性肿瘤第三位。中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仅为10%。与同为东亚胃癌高发国家的日本、韩国相比,差距显著。究其原因是约80%~90%的患者就诊晚,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或转移性胃癌,错过早诊早治的良机。
04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59/10万,各年龄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为16.6/10万。发病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目前女性乳腺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的技术较为成熟。早期乳腺癌早诊早治:原位癌几乎%可以治愈,Ⅰ期乳腺癌90%以上能治愈,而且可以做“保乳”手术,术后各种辅助治疗也可大大减少,不但可节省医疗费用,还可有较高的生活和生存质量。Ⅱ期及Ⅲ期治愈率下降至70%和50%左右。据香港特区卫生署最新发布的癌症统计数据,首次披露乳腺癌1~4期五年生存率数据:1期为99.3%,2期为94.6%,3期为76.2%,4期为29.8%。
05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IARC报告年中国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数41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5.3%,是全球恶性肿瘤第二大死因。85%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甚至终末期,早期原发性肝癌仅为15%。早期原发性肝癌五年生存率为68%,中晚期5年生存率为12.5%。
从以上高发的前五位癌症数据可以看出恶性肿瘤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全社会都需要高度警惕,高度重视,密切监控,提前干预,并从国家层面上强化防控。肿瘤的二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也就是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
恶性肿瘤早诊早治与晚诊晚治结果截然不同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策略以来,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恶性肿瘤防控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恶性肿瘤筛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给予早诊早治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中国在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明显的滞后于欧美、日本和韩国。自年以来,中国以国家癌症中心为代表的医学机构和学术组织先后推出《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版)》、《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年版)》等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和“共识”,标志着中国针对高发的恶性肿瘤,已经高度重视和启动“确立高危、规范筛查、早诊早治、全程管理”的恶性肿瘤早筛与早诊早治的策略。下面结合肺癌、结直肠癌及胃癌病例重点谈一谈“恶性肿瘤早诊早治与晚诊晚治截然不同的结果”,以加深理解和领悟恶性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能做到早诊早治呢?
对于40岁以上,有任一危险因素(吸烟和曾经吸烟、慢性肺部疾病、环境或职业暴露、肺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归为肺癌高危人群,应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可将早期肺癌(lA期)期诊断率从26%提高至61%。近年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对3mm~5mm肺小结节的快速检出准确性达98.8%;经皮穿刺获取小样本组织用于肺癌基因突变检测准确率达95.45%。早诊早治使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24%,女性肺癌死亡率下降33%。早期肺癌早诊早治5年生存率可达92%以上,而晚期肺癌生存率仅为5.8%。先以最为高发的肺癌为例,简介2个肺癌病例。
男性患者,53岁,吸烟约28年,既往健康。无环境或职业暴露及肺癌家族史。年体检时发现右肺直径16毫米的淡薄小结节影,在CT引导下经皮右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结果为腺癌。术前诊断早期肺癌(lA期),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高分化腺癌,同侧支气管淋巴结无转移。术后诊断符合早期肺癌(lA期),术后未做辅助化疗,定期复查无复发,预后很好,至今健在。
女性患者,44岁,既往健康,未曾做过体检,无环境或职业暴露及肺癌家族史。年做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左肺下叶直径28毫米的结节影。患者接受肺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腺癌,同侧支气管淋巴结转移(ⅡB期)。基因状态为EGFR野生型。术后常规化疗。两年后,患者复查发现远处转移,预后极差。中国多数肺癌患者因就医晚,确诊时已属晚期,有许多类似病例2介绍的晚诊晚治晚期或转移性肺癌者病例,令人遗憾和无奈。
根据美国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数据库资料,在~年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14%。值得强调的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