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乐
HAPPYNEWYEAR
朗读,让文字温暖你的灵魂;
朗读,传承文明,传播正能量。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阅读经典传承文明
编撰·朗读/吴燕敏
配乐/瘦马
◆◆◆
在中国,“七”带有神秘色彩,人们常说:七是一个轮回,想想的确如此:如一周七天,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言、七绝、七律诗;人体有“七窍”;民间传说有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古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算完毕……“七”果真是个很神秘的数字,神秘得让人不由得想去探寻一番。
在传统的节俗中,“七”所扮演的,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俗称“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将新年首月的第七天设为“人日”,在魏晋时代已很盛行。在新年的第七天,古人要吃用七种时鲜蔬菜做的“七宝羹”。到了潮汕地区,就成了我们每年正月初七要吃的“七样菜”,或“七样粥”。
七样菜是潮汕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在潮汕平原,每逢农历正月初七,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煮后,于中午食用,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七样菜有的是取萝卜、厚合菜、葱、大蒜、韭菜、芹菜、春菜等,不同地区也各有不同,不过都是取其谐音,讨个好彩头。
说到底,“七样菜”是一道吉祥菜,而吃七样菜除了可以在节日图个吉利,还能起到调理肠胃作用。
另外,在客家地区还有个俗谚说:“吃了七样菜,各人做零星”,意味着吃了七样菜,就要开始干活了。所以年初七吃“七样菜”,实际也是年后的一种开工仪式。
是的,人生需要仪式感。人生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地告知自己需要正式与一段过去挥手道别。
《小王子》这本书里面有段关于仪式感的对白: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是可怕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毫无期待,生活重复,将多么黯淡无光。于丹曾经特意就仪式感写了文章,她认为与古人相比,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这时候,请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让我们庄重地与过去道别,开始新的一天,就如同是在咖啡里再加一点点糖,然后回味无穷,美妙非常!
新贺春朗读者吴燕敏(一叶知秋),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朗读爱好者。
选稿主编:郑馥芬(香草老师)审核:谢佳瑜
图片源于网络
“莲语荷声”是由揭阳读书人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