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蕨菜
蕨菜叶芽、嫩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蕨菜每克鲜品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9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等。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茎叶,常常利用鲜品和干制品炒菜做汤: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
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典型的绿色食品。蕨的根茎还可供药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舒筋活络等功效。
蒲公英
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腌泡的蒲公英花蕾,经常吃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替代咖啡。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蒲公英的叶子可生吃,其苦味与味道强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时会产生一种不错的味道。蒲公英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丝具有补中益气解毒的功效。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钟,然后再烹饪可减少一些苦味。
紫背菜
味辛、甘、性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咳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痢疾、疮疡毒、跌打损伤、溃疡久不收敛。根茎止渴、解暑。叶健胃镇咳。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9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车前草
幼苗可食。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
车前草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枸杞头(枸杞叶)
天然药用植物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E、维生素C、生物碱等营养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尤其在抗氧化、抗疲劳、降血脂和抗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功效主治:补肝益肾,生津止渴,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
荠菜
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
荠菜是野菜中的珍品。以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其味清香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作用和味精相同。荠菜吃法也很多,荤素烹调均可,如清炒、煮汤、凉拌。
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荠菜包子、作春饼及荠菜豆腐羹等,清香可口,柔嫩鲜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野菜。荠菜糊古称“百岁羹”,老人常食既防病又延年。
吃荠菜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市场上选购轧棵的质量差。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不应摘除。
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
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
最后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苜蓿
苜蓿头,苏州人叫它“金花菜”,上海人称“草头”,还有叫它“秧草”的,而在南京,叫着叫着就成了“母鸡头”。
:脾;胃;肾经
: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1.将苜蓿拣去老梗黄叶洗净后,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极鲜嫩。
2.上海菜馆有生煸草头供应,是摘除茎梗,完全用苜蓿叶炒成的,所以特别鲜嫩,售价稍昂。
3.苜蓿冷吃,别有风味,草头的汁液,比其它蔬菜更清凉可口。
苜蓿的嫩叶,是我们理想的蔬菜,因为极富营养,在绿叶蔬菜中,它的维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别是维他命A含量和胡萝卜相差极微,维他命C超过白萝卜二三倍以上,这些营养成分都超过菠菜。
关于苜蓿,也就是紫蓿花。春天,它的价值最高的时节,无论从哪方面,这个时候他的新芽味道极佳,可是这时候产量低,物以稀为贵,这个时候苜蓿的鲜美程度,只有吃过的人能理解的来的,胖胖的身材,嫩而不脆,口触感极强,味儿,凉热,品尝各有千秋。女性最佳补品,保持身材远远胜过其它用品。而且是绿色,无公害,因为这个时候他的成长,是在整个冬天就完成的(当然不是温室)。
凉食苜蓿:北方,如山东各地,于农历二月上旬摘其叶茎的前三四节,清水冲洗干净后,开水焯熟,再入凉水浸泡十余分钟以增其鲜,而后可双手轻搓去除部分汁液。备小葱花、姜丝,热油浇过后加食盐、凉拌醋及蒜泥等调味品,调匀入味后既可食用。味鲜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很好的一道小菜儿,用来下酒亦出其佳效。
苜蓿饺子:新疆地区人民群众有春季采摘苜蓿嫩尖做饺子尝鲜的习俗。做法如下:每年4-5月苜蓿叶嫩牙鲜之时将其采摘回家,洗净后先用开水迅速焯一遍捞出,再用冷水漂洗一遍,将水分挤尽后,与事先准备好的羊肉馅、色拉油、盐、葱、姜末等拌匀调制自己喜好的口味,然后用擀好的面皮包成饺子,下锅煮熟后,沾上蒜醋汁食用,其味鲜美。在新疆,苜蓿饺子已成为南北地区各族群众普遍喜好的春季美食之一。
野艾蒿
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安胎,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
因此,在盛夏季节,不妨家养一盆野艾,每当被蚊虫叮咬、奇痒难耐之时,可随手摘一两片野艾叶,搓揉后敷于被叮咬处,即刻痒痛顿消。如果手脚等因不慎而导致外伤出血,也可摘一两片艾叶,揉软后敷于伤口处,即可达到止血之功效。
艾叶饺子:将艾叶洗干净,用开水烫后切碎;猪肉挑半肥瘦的,洗干净,剁碎后拌上生粉、酱油、鸡蛋、汤、盐、糖;然后加入艾叶拌均匀;用做好的饺子皮包上,成形即可;在蒸盘抹上油之后,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猪肝艾蒿汤:将猪肝去除血水后除筋膜再以流动的清水洗净,切片,加入酒、太白粉腌抓一下,放入滚水中汆烫一下即捞起备用;取一汤锅,加入水煮至滚沸,放入姜丝再以中火煮约3分钟,再放入艾草、盐、糖调味后。最后再加入作法1的猪肝稍煮一下即可。
艾蒿糍粑:将鲜艾叶剁碎,与糯米粉、粘米粉、砂糖一起揉搓成粉团;芝麻花生炒香后与红砂糖一起打碎成粉状;将粉团分成等量的剂子,擀成圆形,包上馅料后揉成圆球状,再用模子压型;将做好的糍耙底部垫上香蕉叶后,上蒸笼大火蒸15分钟。
苦菜
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
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许,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苦麻菜对糖尿病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因为糖尿病是典型的内分泌失调症——富贵病。
按食物的五味讲:苦、辣、酸、甜、涩,平时我们吃的香甜的食物过多,而苦涩的甚少。所以久而久之的食物营养失衡就导致了内分泌失调。苦麻乃枯涩之物,可以弥补现代饮食的五味,对糖尿病患者极佳。
实际任何人都应该常食此物。很多以此物为茶的人说,自从喝了苦麻菜茶后就没有得过感冒。苦嘛菜本身就是消炎去火之物,预防流感肯定是有效的。对增强现代亚健康人群自身免疫力是种很好的野菜保健品。
地皮菜
地皮菜炒鸡蛋是信阳名膳,口感润滑Q弹,营养价值高。地皮菜是一种普通念珠藻,别名地木耳、地软、地踏菜、雨菌子等。可帮助儿童补钙。
性凉,味甘;入肝经。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脾胃虚寒,腹泻患者和产妇就尽量不要食用地皮菜,以防身体发生不适。
地皮菜炒鸡蛋
取地皮菜三十克,鸡蛋三个,油盐以及小葱各适量,把地皮菜用清水泡发以后,再把鸡蛋磕开到碗中,小葱切好,在锅中放油加热以后先把鸡蛋炒好,取出以后重新起锅,放油以后加葱花炒香,再放地皮菜炒匀,加食用盐调味,放入鸡蛋炒匀出锅。
栌兰
栌兰的根部跟人参很像,所以栌兰也被我们称为是“土人参”。栌兰的叶子可以当成蔬菜吃、晒干泡茶喝。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根为滋补强壮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叶消肿解毒,搓泥儿敷在患处可治疔疮疖肿。
土人参鸡蛋汤
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土人参的作用,最好的做法还是做汤喝。
准备适量土人参叶和鸡蛋。土人参叶子放入水中浸泡,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匀称,加入少量盐分。油热放入少量姜丝爆一下。将土人参叶放入锅中,翻炒一两下,倒入适度水,水烧开放入鸡蛋液。等到锅中有了蛋花,放入适量的盐,土人参鸡蛋汤就做好了。
土人参菜根炖排骨
将土人参肉质根部切片,与洗净的枸杞、排骨一道放入炖锅之中,待排骨熟透之后,加入喜欢的调味品,一道味道鲜美的土人参菜根炖排骨就做好了。
刺儿菜
小蓟草的别称。是一种优质野菜。
木槿花
福建汀州人用木槿花和稀面和葱花,下锅油煎、松脆可口,俗称“面花”、“花煎”。徽州山区的居民用木槿花煮豆腐吃,味道十分鲜美可口。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绽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
将木槿花花叶和花萼去掉洗净,控干水份。
将鸡蛋打入面粉中,加入水和盐,搅拌成浓稠面糊状,将木槿花夹入裹上面糊。
锅内烧油至五成热时,加入木槿花,改用小火油炸,炸至木槿花两面金黄后捞出控油。鸭脚板
鸭脚板最适合清炒。入口有一点点带着野性的嚼劲,没有烂糊糊感觉。细细咀嚼的话,能在清香之中辨别出一丝来自泥土的芬芳,这芳气没下咽就已经通达肺腑了。
野蒜
野蒜又叫做小蒜头,其实并不是蒜,而是一种葱属植物,是常见的一味中药,气味辛辣,不逊色大蒜。小蒜头要比其它时令野菜“耐吃”的多。
3-5月份的时候可以吃嫩苗,那叶子有点像盆栽的葱,但更细瘦更碧绿,却有股天然的野香,那是种春风吹、春雨润、夜露渍,让阳光酿制又经月光浸泡出来的无可比拟的芳香。吃的时候整株腌渍,亦可切碎了炒鸡蛋或腊肉。
到了9-11月份的时候则采根部食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其根煮食,苇酒、糟藏、醋浸皆宜。”野蒜既可以蘸酱生食、盐渍咸菜、炝拌、做汤、调味,又可做面食菜馅。人们所食用的多以采挖野生的野蒜为主。
野韭菜
野韭菜性味咸涩寒,具有宜肾,去烦热等功效。
野韭菜味道比普通韭菜更重一些。野韭菜的花、茎、叶全年可食,可用于拌、腌、炒、做汤、制粥、调馅等。秋季还可掘其须根食用。
泥胡菜
泥胡菜全株可以入药,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泥胡菜凉拌菜:洗净,放到沸水中焯1~2分钟,过冷水降温,沥干水分,加入适量蒜泥生抽、香醋、麻油,调匀后直接放在盘子中就能吃。
泥胡菜蒸着吃:蒜、香醋、生抽等调味料调制料汁儿,放入适量麻油调味,把泥胡菜用清水洗净,表面粘适量面粉直接入蒸锅隔水蒸,开锅后再蒸10分钟,蘸料汁食用即可。
泥胡菜炒鸡蛋:洗净切碎再把鸡蛋磕开与它调在一起,放适量食用盐和少量清水调匀,炒锅油热下蛋液,入锅炒出块状,香喷喷的泥胡菜炒蛋也就做好了。
泥胡菜炒腊肉:提前把腊肉入锅蒸熟,取出再把它切成薄片,泥胡菜洗净了以后烘干水再准备两个红辣椒,在炒锅中放油,加适量葱花,炒香以后把辣椒入锅炒出香气,把腊肉入锅快速翻炒,炒成透明状以后再把泥胡菜入锅一起炒,炒到泥胡菜变软以后加少量生抽和食用盐调味,调好以后就能出锅。
丝瓜尖
丝瓜尖中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缩短粪便在肠腔停留的时间,从而治疗多种便秘,预防肠道肿瘤;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凉拌丝瓜尖、响油丝瓜尖、香炒丝瓜尖、白灼丝瓜尖......是现代菜肴佳品。
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村人在房前屋后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在里面。
功效: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等病症。
榆钱粥
摘掉榆钱蒂,筛选干净,用清水洗净,沥干;汤锅内加入水,加入大米煮粥,米即将熟时加入榆钱,接着熬几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
芦蒿
《尔雅》称“由胡”、“蘩”,《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中称“白蒿”,其中水生者可能就是本种。全草入药,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也发现可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良好;民间还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
芦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气虚弱、浮肿及河豚中毒等病症以及预防芽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体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织成份。同时也可起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芦蒿可凉拌或炒食。嫩茎及叶作菜蔬或腌制酱菜。芦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冬春中国江南一些市场供应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槐花
这个太常见了,槐花炒鸡蛋、蒸槐花、槐菊茶、大黄槐花蜜饮、马齿苋槐花粥、地榆槐花蜜饮、两地槐花粥、槐花清蒸鱼、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
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
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还可以驱虫、治咽炎。槐花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复弹性的功能,从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在食用槐花方面,由于槐花性凉,所以平常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
豌豆尖
油菜苔
又称芸苔、芸苔菜、台菜、苔芥、寒菜。我国各地匀有栽培。春季采嫩茎叶,洗净用。
[性能]味甘、辛,性平。能活血散瘀,利肠道,止血。
[参考]含维生素K、多糖、蛋白质、少量槲皮甙。
[用途]用于妇女产后,瘀血腹痛;吐血,痢疾便血;大便秘结。
[用法]煎汤,绞汁,或炒熟食。
[注意]患狐臭和目疾的人不宜食。[附方]
油菜苔汤:油菜苔g,切段,加水适量煮汤食。亦可加猪脂、食盐、酱油调味。源于《本草拾遗》。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可作为产后血瘀腹痛的辅助治疗。
芸苔蜂蜜液:油菜苔g,切碎略捣,绞取汁液,兑入适量的蜂密,每次服2~3匙。源于《圣惠方》。本方邓油菜苔活血散血和止血的作用。用于痢疾腹痛、便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