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反复发作、慢性持续、急性暴发等发病特点,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精神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之一,患者的自我调摄在本病预防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密切相关。情志波动能使病情加重,而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则气机舒畅,气血和平,有利于恢复健康。《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良好的精神状态,能促进失调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肠道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以乐观、愉悦的心态去面对,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情志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有很大影响。心理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使结肠运动失调;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易致乙状结肠收缩减弱和粘液分泌增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积极向上的心理,是防治本病的最好措施。正如李东垣所说“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诉我们要注意精神情志的调养,调养之道,一是恬淡虚无,避免情志过激,保持精神上的安闲清净,气血运行和顺,二是精神内守,神守于内,气不耗于外,气血充沛,则百病不生。朱丹溪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通过情志调摄等养生保健方法,能有效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