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分享每月一样菜健康一整年

中国人爱吃,逢年过节都是走亲戚串门,吃遍家乡美味,热热闹闹才算过年。在中医上,养生主要讲究顺应自然的发展变化,饮食上强调“不时不食”(不符合时令的菜就不吃)。新春伊始,权威专家根据农历时节不同,为您推荐12样平民养生菜。

正月吃葱胜良药

正月尚且寒冷,恰是风寒感冒的高发阶段,此时应注重对阳气的养护,以保养人体正气,抗衡阴寒之邪。正月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葱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散通气、发汗抑菌、解毒和舒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自古就把葱作为治疗外感风寒、阴寒内盛、厥逆、腹泻、疮痈疔毒等病的一味良药。

无论是以山东为代表的大葱,还是南方地区普遍栽种的小葱,农历正月生长出来的葱,营养都是最丰富的,口感也最嫩,而且葱的刺激感较之其他季节偏弱,因此这个时候的葱最香,尤其适合生吃。

二月韭菜平肝脾

民间素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说法,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写道:“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韭菜一年四季都有,但每个季节的口感各有差异。中医认为,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可见二月的春韭菜口感好、香气浓,营养价值最高,对人体的健康也最有益,难怪它自古享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美誉。

韭菜由于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形成和排出,因此可以防治习惯性便秘,预防肠癌。嚼食少量韭菜还有助于促进误吞异物随大便排出,故有“洗肠草”之称。

三月苋菜利通便

三月苋菜正鲜。苋菜,又名红苋、青香苋,其嫩叶可作为蔬菜,根和籽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苋菜“味甘性凉,补气除热,利在小肠,治初痢”。由此可见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止泻、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对于肠炎痢疾、大便干结、小便不利等常见的湿热症有较好的疗效。正是由于苋菜通利肠道的作用,所以受到减肥人群的青睐。此外,苋菜还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民间一向视其为补血佳菜。苋菜虽好,但脾胃虚寒者、易腹泻的人不宜多食。

四月空心菜可清热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又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中医认为,蕹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由于蕹菜性寒,因此体质虚弱、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人不宜多食。

五月匏瓜能解毒

匏(páo),别名匏瓜、葫芦。在传统的端午节期间,民间有门上插桃枝挂葫芦以驱邪避灾的习俗,“五月匏”故此得名。

《本草纲目》记载,葫芦味甘、淡,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葫芦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预防癌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从葫芦中分离出的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降血糖有一定的效果。

葫芦的蔓、须、叶、花、籽和壳均可入药,能够医治多种疾病。

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花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可治麻疮;葫芦瓤及籽可用于治疗牙龈肿痛等牙病,以及面目四肢浮肿、痈疽恶疮等;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尤其有利清热解毒、润肺利便,而且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更好。

六月丝瓜强免疫

丝瓜是夏令佳蔬,常吃可提高免疫力,且丝瓜全身都可入药,治疗多种常见病。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利湿、凉血化瘀、止血之效,常食能顺气健脾、化痰止咳。但是,过量食用可滑肠致泻,脾虚便溏者不宜大量食用,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也应少食。

七月吃笋利肠胃

农历七月是吃竹笋的季节。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膈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消油腻、解酒毒。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还能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且对消化道肿瘤有一定预防作用。

竹笋虽好,但过量摄入会对肠胃造成负担,胃溃疡、胃出血、肾炎、各种结石、肝硬化、慢性肠炎患者应慎食,消化不良、脾虚便溏者、儿童和年老体弱者也不宜多食。

八月芋头巧消肿

广东阳江流传着一句民谚,“中秋八月芋该煨,渔船靠港人归家”。除了广东,我国江南很多地区都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芋头的品种有红芋、白芋、九头芋、槟榔芋(广西称之为荔浦芋)等。其中,槟榔芋淀粉含量高,香味浓,又称香芋。

中医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具有宽肠通便、解毒、补中益肝肾、消肿止痛、益胃健脾、调节中气、化痰、添精益髓、消瘰散结的功效。对于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瘰疬(淋巴结核)、乳腺炎、虫咬蜂蜇、肠虫痞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芋头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术后放疗、化疗及康复过程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芋头生食有小毒,熟吃也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胃肠积滞。

九月芥蓝防感冒

农历九月,天气渐冷,正是芥蓝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芥蓝的营养品质和风味俱佳,对于预防秋燥和感冒都很有益处。

芥蓝味甘、辛,性凉,具有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芥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以及钙、蛋白质等微量元素,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或因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牙龈肿痛出血有帮助。芥蓝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防止便秘,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等功效。

芥蓝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食欲不振、便秘、高胆固醇者。

十月芹菜增食欲

农历十月,天气转寒而且干燥,人们易出现口干唇裂、便秘、心烦等问题。芹菜质地鲜嫩,具有芳香气味,能够清热解毒、开胃健脾、去除口腔异味、增进食欲。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具有清热除烦、凉血止血、平肝、利水消肿的作用,可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便秘、高血脂症、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头痛、失眠、功能性子宫出血、小便不利等。不过芹菜虽好,但脾胃虚弱、大便稀溏和痛风患者不宜多食。

冬月大蒜降血压

我国大蒜品种丰富,其中山东苍山大蒜品质优良,蒜头大,蒜皮色白薄如纸,蒜瓣清白似玉,营养丰富。青蒜为大蒜的叶,性辛温,能醒脾、消谷食,煎水外洗可治冻疮。蒜薹是大蒜的花茎,作用与青蒜相似,取其中心短梗干燥后烧灰外搽,可治坐板疮。

中医认为,大蒜味甘、性辛温,可温中消食理气,解毒杀虫。现代研究证实,大蒜具有抗癌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血脂,并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同时含有丰富的抗病毒成分。

腊月白菜滋脾胃

白菜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春季节的主要蔬菜,被誉为“百菜之王”,还有“冬日白菜美如笋”的说法。除了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它还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白菜性凉味甘,入肺、胃、大肠经,有解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肠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小便不利、冻疮等。现代研究发现,大白菜含有丰富的水、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不仅具有补水滋润、护肤养颜的效果,其富含的微量元素钼,还可以抑制致癌物硝酸铵的吸收与合成,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不过,白菜性质寒凉,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应避免过量食用。

来源:今日新昌数字报

赞赏

长按







































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tz/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