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年来受溃疡性大肠炎所扰,更屡次传出他罹患大肠癌。当地纸媒以两张相隔2年半的照片比对,称安倍可能真的患上癌症。
拓普基因,精准医疗行业领导者,她制造每一件产品的精神均基于有一天我们自己可以用得到她。《现代晚报》以头版报道,比较年底及本周三的安倍照片,指出安倍脸上皱纹多了许多,脸色变得黝黑,气色不好,报道指安倍大学时确诊罹患溃疡性大肠炎,推断已有45年病史。
另据日本医学资料,此症经过30年后变成癌症的可能性有20%,故不排除安倍罹患大肠癌的可能性。但该报没有确切的医疗证明。安倍自中学时代起已常腹痛,大学期间确诊是溃疡性大肠炎;他在年首度成为首相,因病情加重而辞去首相职务。
专家表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跟肠癌很暧昧
安倍晋三之所以被认为所患癌症为大肠癌,与其三十年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史有关,专家介绍,溃疡性结肠炎大部分好发于21岁到50岁左右的中壮年,与好发于50岁以上族群的大肠癌不太相同,这种疾病在我国相对比较少,它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血或脓血,重者可有发烧。
一旦患病,多迁延较长时间不能痊愈。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大肠里有广泛的溃疡和炎症。这种病人经过医生的正规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极少数病情较重、多年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有比正常人更多的机会发生大肠癌。
大肠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红肉摄入、酗酒吸烟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因素,高纤维低脂肪饮食确实可以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其实很多名人死于肠癌!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显示,肠癌是目前中国城市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主要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两大类。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确诊病例44万例,每年死亡患者多达23万人。
王均瑶:年11月10日,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因患结肠癌在上海逝世,享年38岁。杨德昌:中国台湾著名导演,因结肠癌于年6月29日在美国病逝,享年60岁。
马力: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于年8月8日14时因患结肠癌,在医院病逝,享年55岁。
朱家鼎:年8月24日,著名影星钟楚红的丈夫朱家鼎,因大肠癌病逝,享年53岁。
李丁:著名表演艺术家,因患直肠癌病医治无效,于年7月29日15时26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2岁
这些早期症状一定注意!
肿瘤专家:肠癌早期也有症状可寻,要留意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
1、排便次数减少或增多,大便变细,大便带血
特别是那种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液与大便相混合,或包裹于大便表面,便中带有黏液,有排便不尽感或有与排便相关的腹痛等。
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当发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明确原因。
6招巧妙烹饪预防肠癌
1、使用铁锅,少用不粘锅或不锈钢锅。用铁锅烹饪能增加食物中铁的含量,有助于预防肠癌。不粘锅表面上涂有的防粘物质可进入食物中,大量摄入这种物质可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而不锈钢锅含有铁、铬、镍等重金属,烹饪酸、碱性食物时,这些重金属会融入食物内,其中六价铬有严重的致癌作用。
2、少用油炸、爆炒等方法直接烹饪肉类,可将原料裹面糊再煎炸。油炸、爆炒等烹饪方法虽然可做出美味的菜肴,但炸肉丸、炸鱼、煎牛排中的致癌物质更多,这是由于肉类中的蛋白质经高温作用会产生致癌物。因此人们可在原料外裹一层面糊再用油煎炸。
3、蔬菜不要长时间浸泡,应先洗后切,切好即炒,炒好即吃,否则会损失蔬菜中的维生素。
4、烹饪时温度应控制在℃以内,不要连续高温烹炸。如果油温过高,则炒菜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这可有效减少食物中的致癌物,预防肠癌。
5、烹饪时可适当用醋,保护维生素不被分解,预防肠癌。
6、每做一道菜均应刷锅。上一道菜残留的锅垢中很可能有致癌物质,因此每炒完一个菜后都要把锅刷干净。
小拓有话说:
拓普基因,全面覆盖结直肠癌21个易感基因,采用最新二代测序技术,评估受检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为阳性结果者提供健康管理咨询和解决方案,明确受检者是否携带遗传性结直肠癌突变基因,为受检者提供隐形遗传综合征风险咨询和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白殿疯用什么药才能好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