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宵夜后,宁波23岁女孩小敏肚子胀痛,只吐不拉,最后发现竟是肠癌导致的!
19岁的小黄考上温州大学,噩耗却不期而至。前不久,他被查出大肠癌。小黄一家无法接受,怎么年纪轻轻就患上这个毛病?
医生说,类似这种年轻肠癌患者,每年都要接诊好几例,这些年轻患者都一个共同的特点——嗜食“麻辣烫”、“烧烤”之类的刺激性食物。
23岁女孩查出大肠癌!
就因常吃这个东西!你家孩子也爱吃!
近日,家住鄞州区的23岁女孩小敏(化名)和几位朋友到饭店吃宵夜,席间朋友点了好多海鲜。小敏看到自己爱吃的海鲜,一上桌就忍不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直至肚子吃撑为止。
第二天一大早,小敏感到肚子胀痛,但想拉大便又拉不出来,过了两个小时后她便开始出现呕吐不止。小敏感觉不对劲,医院就诊,结果通过肠镜检查后医生发现,小敏的降结肠內竟长了肿瘤!肠道已被完全梗阻,而且粘膜转移至卵巢。
听到医生的这一诊断,小敏当时就吓蒙了:“好端端的怎么就得了结肠肿瘤?”
孙主任说,像小敏这样的年轻肠道肿瘤患者,他每年都要接诊好几例。经询问病史,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嗜食“麻辣烫”、“烧烤”之类的刺激性食物!
19岁少年查出大肠癌,
都爱吃“麻辣烫”、“烧烤”、“油炸”。
医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结直肠癌高峰诊治论坛在杭召开。论坛现场,医院腹部大外科主任兼结直肠外科主任李德川,说起这个令人惋惜的病例。
大肠癌一般爱找中老年人,像小黄这样小的年纪就中招,非常少见。李德川主任分析,发病原因可能和他过去几年频繁吃烧烤、油炸食物有关系。
今年年初,小黄偶尔觉得自己右腹部隐隐作痛,吃饭提不起胃口,脸色苍白,体力也不怎么好。备考时看会书,就想着要睡觉。
爸妈俩虽然担心,但觉得可能是孩子为了准备高考,学习太累、精神太紧张的缘故。因为腹部疼痛不算厉害,小黄想着可能只是吃的东西不干净,小毛病而已,也没怎么重视。
小黄爸爸平时烧的一手好菜,想着让儿子胃口好一点,特意请了假回到老家陪儿子,每天换着花样给他烧各种好吃的。小黄越发觉得,身体的疼痛似乎只小问题,当下必须全身心投入备考,才对得起父母殷切的照顾。
高考结束,小黄对成绩还算满意,但右下腹的疼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稍微吃点东西,他就感觉肚子胀胀的,体力一天不如一天。
这下子,一家人着急了。父母带医院检查,医生在小黄的右下腹摸到了一个包块,立马医院就诊。
于是,小黄慕名来医院就诊。李德川主任为他做了个全面的检查,发现小黄的结肠竟然被一枚大约8cm大的肿块堵塞,而且腹部的CT提示,腹腔内已有大量的腹水,很有可能腹腔内肿瘤已经广泛转移。通过进一步的腹水穿刺化验,明确找到了癌细胞。
最终,小黄被确诊为大肠癌。
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
可能是肠道给你的警示!
孙主任说,大部分年轻患者刚开始肠胃出现报警时,都未引起重视。
像小敏,其实她的肠道早就响起了“警号”,只是并未引起重视。小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便秘或大便细的症状,那时她的降结肠已经出现部分梗阻症状,但她自己并未在意。这次大量进食夜宵,使她的降结肠完全梗阻,还好发现时是早期肿瘤,经内镜下治疗后目前已处于恢复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幸运的!对于身体给出的这些警示信号,一定要予以重视!
孙主任介绍说,约八成的胃、肠肿瘤患者虽然早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但都有蛛丝马迹可寻。
比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跟胃炎、胃溃疡的症状很相似。特别是,经常感觉胃痛,上腹部不舒服,有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还会隐隐作痛,或者你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甚至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的现象,那么可能与胃部疾患有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医院检查。
而肠癌会有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如果发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细、稀薄有脓血,突然一天几次或有血,鲜红的血或是浓黑色的血,医院检查!
发病和频繁吃烧烤、油炸食物有关!
李德川主任说,小黄的肿瘤发生在右半结肠,这是比较隐蔽的。这种患者的症状往往表现为右下腹隐痛,伴有贫血,而大便出血的症状也许并不明显,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甚至有些患者只会当作胃病在治疗。
说起大肠癌,现场的专家都有一个感受:近年来,年轻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现时往往肿瘤已经偏中晚期。
的确,发病率上升、发病群体年轻化,正是浙江大肠癌的现状。
“浙江省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发病率趋向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由原来的60岁以上降到现在45岁左右。”李德川主任说,诊治方面,年轻人一般不引起重视,医院检查,平均间隔了10个月左右,很容易出现疾病进展。
发病原因上,李德川主任提到,除去遗传因素,还有偏向高脂高蛋白的饮食结构、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比如喜欢吃油炸、烧烤、烟熏等各种高脂肪的快餐类食物,工作压力大、熬夜等,使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大大增加。“小黄说到,他初高中读书时,备考压力大。而爸妈不在身边照顾,他一般都在外面吃饭,尤其爱吃烧烤和油炸食物,几乎每天都要吃。发病很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重口味”成直肠癌高发病因
常食麻辣烫、烧烤之类刺激性食物致癌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年曝出过不少因经常吃麻辣烫、烧烤而患肠道癌的事件。
肠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
再加上都市人的运动量减少,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肿瘤的发生都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运动量少还会导致肠的蠕动比较慢,存储的宿便比较多,增加患癌几率。
预防大肠癌,一方面要做好筛查,
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那么,哪些情况下要进行筛查?李德川主任指出,大便习惯改变,比如变稀、变细,次数增多,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腹痛、腹泻、腹部发现包块等,特别是有家族史的市民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做肠镜检查进行确诊。
不再“谈癌色变”,
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肠癌!
1、生活规律
不要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2、饮食结构要合理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这里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和纤维多的食物。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肠癌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若每天摄入35克以上的纤维素,可使肠癌的发生率降低40%。芹菜、燕麦等富含较多纤维素,如菠菜、胡萝卜、草莓、橙子、苹果、猕猴桃,多吃这些食物可有效预防肠癌。
3、多吃淀粉类食物
英国剑桥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常吃香蕉和煮熟的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可有效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红薯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
4、改变烹调习惯或口味
比如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不吃烧烤食物、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物,改吃新鲜有生命力的植物饮食。
5、不吃油炸、腌制食品
油炸食品在加工处理后,容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质,常吃油炸食品可诱发食道癌、肠癌等癌症。腌制食品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转化为剧毒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进而导致肠癌、胃癌等。
6、少吃高脂肪食物
科学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可以引起肠道中胆酸代谢产物、胆固醇代谢产物浓度增加,可能导致肠癌。所以,从预防肠癌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减少脂肪摄入量,提倡低脂肪饮食,不吃红肉(猪、牛、羊)。
6、别那么“重口味”
口味别吃得那么辣、那么咸,而要以清淡、少盐为好。
7、适当进行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将人患肠癌的风险降低50%。我们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健走、骑行、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可有效预防肠癌。
8、便血、痔疮引起警示
饮食起居不规律、运动少,很多年轻人受痔疮困扰。但千万别觉得没什么,如果伴有反复的便血,尤其血呈暗红色,混杂在粪便里面,更要警惕,医院就诊。
9、腹痛+贫血是“信号”
部分右半结肠肿瘤病人,肉眼上并无大便出血症状,可以表现为反复的腹部隐痛、乏力。这时就要警惕,如果还有不明原因的贫血,更要重视。
10、观察便便的形状
正常人每天大便规律成形,反复的便秘或腹泻要重视。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持续时间较长,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有肠道肿瘤的可能性。粪便性状规则也是人肠道功能正常的一种标志,如果有一段时间出现大便变细,甚至大便有凹槽,医院就诊。
11、注重肠镜检查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45岁以后也需要注重肠镜检查。
投稿及合作邮箱:info
51lsll.专治白癜风专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