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地名:古蔺县隶属:泸州市区划代码:代码前6位:长途区号:邮政编码:车牌号码:川E行政级别:县人口数量:约80万人人口密度:人/km2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行政驻地:古蔺镇古蔺县相关网站:

·古蔺县旅游

·古蔺县特产

·古蔺县十大特产

·古蔺县十景

·泸州品牌网

·泸州旅游

·泸州特产

·泸州十大特产

·泸州十景

·泸州名人

·四川品牌网

·四川旅游

·四川特产

·四川十大特产

·四川十景

·四川名人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古蔺镇100221km2   古蔺县辖镇,县府驻地。年设中城镇,年更名城关镇,年再更名古蔺镇,年彰德、交坪、四屏、火星、小水5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详细]

西城街社区

胜蔺街社区

东新街社区

城北街社区

奢香社区

崇文社区

兰馨社区

飞龙村

火星村

太平街村

长沙村

头道河村

龙坪村

枣林村

映月村

联合村

建国村

香山村

成龙村

三道水村

漆山村

宝灵村

芭蕉村

长岭村

光辉村

小水村

玉田村

广惠村

王堂村

青阳村

北朝村

金山村

朝阳村

龙山镇10194km2   古蔺县辖镇。年设镇,年改建龙山乡,年将龙山、狮龙2乡合并建龙山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详细]

龙山街社区

龙华村

稻香村

吉龙村

双河村

狮龙村

向田村

天堂村

顺和村

阳坪村

永乐镇102135km2   古蔺县辖镇。年前建永乐乡,年改太平公社,年将永乐、龙井、水落、双溪4乡合并建永乐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3公里,与贵州省习水…[详细]

永乐街社区

麻柳滩村

茶叶村

简阳村

永乐村

永吉村

两河口村

和平村

杨柳村

德付村

西华村

水落村

永兴村

山落村

太平镇103km2   古蔺县辖镇。年设太平乡,年后建太平镇,年高笠、九龙两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面积平方…[详细]

长征街社区

平丰村

走马村

城伍村

太平村

高笠村

煌家村

团结新村

九龙村

岔角村

二郎镇10487km2   古蔺县辖镇。全国百强乡镇之一,中国名酒郎酒酒厂所在地。原名二郎乡,年改复陶公社,年复二郎乡,年将二郎、新华、复陶3乡合并建二郎…[详细]

二郎滩社区

复陶街社区

民胜村

玉林村

卢山村

华年村

雷家沟村

清水村

石榴村

文明村

龙滩村

石笋村

铁桥村

水泉村

渔塘村

复陶村

黄金村

大村镇10587km2   古蔺县辖镇。年后设大村区,年撤区,将大村、中乐两乡合并建立大村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7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欢乐…[详细]

大村街社区

阳华村

丰水村

苏坝村

玉峰村

坳上村

高山村

桑木村

菜田村

新场

中乐村

石宝镇km2   古蔺县辖镇。岩山羊生产基地。年设区,年撤区将石宝、长坪、万胜、高家4乡合并建石宝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面积平方公里…[详细]

石宝街社区

石宝村

小龙村

普乐村

红坝村

玉龙村

白玉村

可贝村

合马村

双丰村

双华村

兴龙村

长坪村

五星村

高家村

石口村

白马村

丹桂镇107116km2   古蔺县辖镇。年建区,年并入石宝区,年从石宝区分出,设丹桂区,年撤区并乡,将原丹桂、桂阳、岩湾、金华乡合并建丹桂镇。位于…[详细]

丹桂街社区

普安村

金龙村

文兴村

洗马村

香元村

现龙村

龙洞村

正丰村

桂阳村

岩湾村

彭云村

仙寺村

白良村

金华村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茅溪镇108200km2   蔺县茅溪镇,位于四川省东南部,赤水河北岸,与茅台镇水陆相依,是黔北入川第一镇,素有“泸州东大门”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柏腊杨梅林海、青云湖、碧云寺…[详细]

水口街社区

水口村

碧云村

柏腊村

马跃村

怀场

浮云村

密腊村

青龙村

来龙村

天府村

九坝村

庙林村

民心村

台沙村

中坪村

观文镇109118km2   古蔺县辖镇。烤烟生产基地。年为六区所在地,年更名观文区,年将观文、回龙两乡合并建观文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1…[详细]

观文街社区

复兴村

星凤村

文化村

共和村

五桂村

三凤村

回龙村

凤鸣村

建设村

民乐村

双桂村

荒田村

永安村

双沙镇110km2   古蔺县辖镇。年设白沙区,年更双沙区,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3万。国家二级公路大纳…[详细]

白沙街社区

普庆村

陈坪村

德安村

红光村

红沙村

河屯村

寨坪村

白马村

龙升村

小堡村

白沙村

星光村

东山村

万寿村

庆丰村

德跃镇111km2   古蔺县辖镇。年为第十区,年定名德跃区,年将该区原德跃、柏坪、龙美3乡合建德跃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平方公…[详细]

德耀街社区

福来村

红光村

燕岩村

永华村

集美村

凤凰村

双凤村

柏坪村

护家镇11290km2   古蔺县辖镇。年前始建付家乡,年改公社,年与兴阳乡合并建护家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2万。辖锅…[详细]

护家街社区

中坝村

兴阳村

新店子村

天堂村

锅厂村

凤田村

农场

桂香村

红响村

石屏镇11383km2   古蔺县辖镇。年设石屏乡,年改公社,年复置乡,年象顶、印合2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7公里处。面积83平方公里,人…[详细]

磺厂街社区

刘家村

青凤村

三桂村

石屏村

向顶村

扎山村

长龙村

茅坝村

印合村

五龙村

土城镇11569km2   古蔺县辖镇。年建土城乡,年改公社,年复置乡,年大山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东与贵州省山水相连,距县城80公里。面积69平…[详细]

土城街社区

土城村

风光村

大山村

赞台村

堰塘村

玉华村

天井村

皇华镇115km2   古蔺县辖镇。年设皇华乡,年改金星公社,年置金星乡,年石鹅、铁厂两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平方…[详细]

皇华街社区

皇华村

利河村

龙田村

金星村

红林村

黑竹村

铁厂村

樱桃村

岩寨村

楠木村

共裕村

石鹅村

石祥村

大坝村

文风村

鱼化镇11674km2   古蔺县辖乡。年建乡,年改公社,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叙石公路贯境。辖鱼丰、华丰…[详细]

鱼丰村

三合村

凤池村

苗沟村

双河村

正元村

旺龙村

老马村

人和村

东新镇11762km2   古蔺县辖乡。年设东新乡,年改公社,年复乡,年自强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详细]

李家寨村

兴文村

建东村

姚家村

东新村

德华村

渔洞村

民主村

呐喊村

椒园镇11892km2   古蔺县辖乡。年设椒园乡,年改公社,年新马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与贵州省连界,距县城69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详细]

椒园村

水田村

苏门村

玉河村

钟山村

育林村

龙凤村

犀牛村

马蹄镇119   " 马蹄乡位于古蔺西南边陲,赤水河上游,毗邻贵州省和叙永县。全乡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87万人,田土面积为…[详细]

马蹄社区

马岭村

果园村

土关村

康田村

石田村

纳盘村

墙院村

环路村

兰花村

桂花镇128km2   桂花镇位于古蔺西北面,距古蔺县城38公里,与叙永水尾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依带水,与省级黄荆老林风景区山水相连。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详细]

香楠村

罗江村

高峰村

新市村

田坝村

汉溪村

黄荆镇298km2   黄荆镇位于古蔺县西北部,系高山林地。黄荆镇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98%,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发现动物有熊、豹、獐、飞狐等。珍贵林木有红樟、香楠、红豆等。…[详细]

龙爪村

八节洞村

黄荆村

原林村

白泥乡20766km2   古蔺县辖乡。年建白泥乡,年改公社,年白泥乡和菜板乡合并设白泥乡。位于县境南部,隔赤水河与贵州相望,距县城37公里。面积66平方…[详细]

白泥村

沙坝村

顺河村

菜板村

马嘶苗族乡20941km2   古蔺县辖乡。年建马嘶公社,年设马嘶苗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上丰、凤坪、三岔、花秋、白虎…[详细]

红星村

同心村

鑫和村

柳沟村

茶园村

箭竹苗族乡21293km2   古蔺县辖乡。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始建于年,年改箭竹苗族乡,年蔓岭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万…[详细]

团结村

富强村

富华村

聚贤村

大雄村

蔓岭村

乐园村

前丰村

大寨苗族乡21443km2   古蔺县辖乡。烤烟生产基地。年建大寨公社,年置大寨苗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富裕、民进、…[详细]

富民村

大寨村

向阳村

   古蔺建县于年,原属四川叙州府,永宁县。年古蔺县解放,隶于川南行政公署,年,随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行政区划多次变更。5年,古蔺划归省辖泸州市领属。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往东向北流入长江,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西面与叙永县毗邻,东南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交界。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总人口72万人,居住有汉、苗、彝、回等12个民族,是四川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万人。   古蔺地处大娄山西段北侧,属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类型区。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拔高低相对悬殊,最高西北面新街坪海拔米,最低东北面太平渡两河口海拔米,相对高差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按其特点分为低山河谷地貌区,低山窄谷地貌区,中山槽谷地貌区和中山峡谷地貌区。

  地层发育丰富.古蔺气候四季分明,规律性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立体气候显著,地域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7.8℃~13.1℃无霜期-天,年平均降雨量.4mm~.7mm,冬春少雨,盛夏亢扬。

  自然地理   古蔺位于四川最南缘,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乌蒙山系大娄山西段北侧,全县呈半岛状伸入黔北。   境内海拔—米,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七山一水两分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   古蔺县县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山峦耸立,沟壑纵横,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相对高差米,平均海拔米,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地层古老,构造复杂,灰岩出露广泛,有大小山体座。   古蔺县水利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赤水河流经古蔺长公里,落差米,可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达76.5万千瓦,沿河可建磨子塘,五马河、中华咀、两河口、九溪口等五个大中型水电站。此外,境内古蔺河、盐井河、白沙河、马蹄河、菜板河等支流水能资源藏量达1.86千瓦。   矿产资源:古蔺矿产资源丰富,有无烟煤、硫铁矿、铁矿、铜、大理石、高岭土等,尤以无烟煤储藏量大。古(蔺)叙(永)煤矿开发的重点在古蔺矿段。该矿区是四川省目前唯一尚未规模开发的低硫、特低磷、中高热量的大型优质无烟煤矿区,已探明的无烟煤储量达34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储量的29;煤层气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8;硫铁矿储量32亿吨,占全省的41%。另外,优质石灰石分布面占幅员面积60%,石膏储藏量估计为4.89万吨,大理石等分布较广。   生物资源:古蔺县植物资源有烤烟、中药材、茶叶和多种经济林木。古蔺是省内重要的烤烟生产基地,境内药用植物达种,且有相当面积的绿茶和中药材基地。同时,古蔺的马头羊、川南黄牛、生猪等拥有较广阔的市场,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历史沿革   (一)蔺境为唐代羁縻蔺州地。蔺州盛产蔺草(灯心草),唐宋之世地无珍重,每岁土人以草织花席,故名。   (二)“古蔺”与“永宁”同义。民国余达父《且兰考》:“按蔺即宁之转。”   古蔺,据石屏乡野猫洞考古发现,早在五至二万年前,已有古人类活动。汉代以前为西南夷城,属夜郎国地。唐元和元年置蔺州,属蔺州地,宋代,东北部为合江县地,南部为罗氏鬼国地(今贵州大方县域),元属永宁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年)置永乐卫,二十三年置白撒(今白沙)千户所,卫所隶贵州都司,天启三年(年)置叙用善后厅后改为叙用军粮厅。雍正九年(年)置古蔺巡检司于古蔺州隶叙永厅,置赤水分县于赤水河,隶永宁县。 光绪三十四年(年)迁永宁县于古蔺场。古蔺巡检司迁至西河口(今丹桂镇所),废古蔺巡检司。宣统元年(年)该永宁县为古蔺县,隶永宁直隶州,此为古蔺建县之始。民国19年隶四川省政府,21年裁赤水分县隶四川第七行政督察区。   年12月10日,古蔺解放,隶川南行政区泸州专员公署。年改隶泸州专区,5年划归泸州市辖至今。   解放前,全县总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解放后,从—3年3次将西北及西南的墩梓,石坝、摩尼等区共.6平方公里地域划属叙永县。至此,全县幅员面积为.5平方公里。   解放初期,为适应土地改革,缩小区划范围,年全县设16个区6个镇个乡,后几经调整,年改乡为人民公社,年复改人民公社为乡,全县辖10个区1个直属镇72个乡一个区辖镇,年经省政府批准大村区所属的复陶、二郎、新华三个乡合并组建二郎镇,将箭竹、乌龙、大寨、马嘶4个乡(马嘶乡从建新划入部分地域)改建为苗族乡。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全县组建为12个镇17个乡(其中4个苗族乡)。

  风土人情   苗族磨盘秋千的传说   很久以前,苗寨姑娘乜娘聪明美丽,她画的花草,蝴蝶飞来扑;她绣的花,芬芳扑鼻,连蝴蝶也飞来扑。有天乜娘坐在门口绣花鞋,突然,一只岩鹰把鞋衔走了。就这一天,英勇善射的巴贵达惹正在山上打猎,将岩鹰射落,岩鹰叨着的鞋深深打动了小伙子,而且深深爱上了绣鞋的这位姑娘。为了寻找这位姑娘,巴贵达惹一人坐的秋千改成了八人同坐的磨盘秋千。消息传出,赶秋节哪天,远近苗家里老少都向秋场涌来。这天乜娘也来看这八人同坐的磨盘秋千,经过对歌、盘歌,巴贵达惹终于找到了乜娘,两人情投意合,结成良缘,从这后,每当瓜熟果香,赶秋佳节到来,苗胞们就扎起秋千,欢度节日,择配佳偶。   椎牛葬俗的传说   古时候,苗族领袖蚩尤战败,被轩辕黄帝杀死后,由大将夸佛率领苗人向南转移。苗人且战且走,战斗中夸佛又中箭牺牲,人们忍痛把蚩尤和夸佛埋葬。埋葬时人们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以驱赶虎豹豺狼,让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谁知夸佛的战马听到鼓角震天,以为又要出征,挣断了缰绳跑来,见主人已死,便长嘶数声,流着眼泪卧在地上,不饮不食,几天后便死去。从此后苗族有人死之后,家人便椎牛代马殉葬,既表示托牛将主人的灵魂引到祖先哪里去团聚,又表示送头牛给死者在阴间使用。   1、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2、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有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山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3、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4、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5、其他: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春节、踩山节、四月八、吃新节、跳花等。   1、踩山节:别称:花山节、花杆地;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意义:祈求赐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节日期间,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到村寨边宽阔的草坪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箫筒,人们还在山上竖起一根染成红蓝配12节的“花杆”以示向天祈子,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终身伴侣,祈求上苍赐福。踩山节持续三天,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声缭绕十分热闹。   2、偷亲:在苗族流传着一种“偷亲”的婚俗。当青年男女双方经过多次“坐妹”(谈情说爱)、对歌,相互了解之后,便互送礼品定情,准备成婚。假若女方父母反对这门亲事,他们就采取“偷亲”的办法。“偷亲”的那天晚上,女方先把日常用的东西拿到离家约半里路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在家待男方的到来。夜色降临,男方和较好的朋友如往常一样到女方家“坐妹”。深夜,男方告辞,女方装着依依难舍的样子送哥出门,就到藏东西的地方取出东西一同到男家去了。次日,女方父母才知道女儿被男方“偷走”了。第三天,新郎委派一位年高望重的老大爷带着三样礼物──鸡、鸭、蛋,去女方家向其父母报情,赔礼道歉。如女方父母收下礼物,说明他们已基本同意婚事,那就再商量举行婚礼的事;若拒绝,婚礼也就不再举行,到政府登记就行了。这种“偷亲”的婚俗,在苗族人民中流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苗族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一种方式,一直沿袭至今。   3、吃牛节:“吃牛节”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从追溯它的根源可以明白,这个节日与其说是“祭神”,倒不如说是在向“神”挑战,检阅人们征服“神”的力量。   4、赶苗场:流行于叙永县、古蔺县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5、赠带节: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苗族的民间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苗族古歌古词是苗族神话和口碑历史的主要载体,亦称苗族史诗。它主要包括开天辟地、铸日造月、射日射月、人类起源、洪水滔天、兄妹结婚、战争迁徙等篇章。流传于黔东南的“苗族古歌”长达行。湘西的《鸺巴鸺玛》长达行。这些苗族古歌古词有曲调、可呤唱,有的地方只兴呤诵了。它们一般由巫师或理老或专门的歌师在节日、婚丧嫁娶、祭祀活动及其他聚会场合诵唱。也有一些地方苗族神话是以散体文学的形式传承的,其所述内容与古歌大体相同。西部苗族中还流传着《蚩尤神话》。古词包括议榔词、理词、巫词,一般没有曲调,以韵文和谐声体念诵,语言的组织十分巧妙,多对偶句,诵来朗朗上口。   苗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叙事诗。如黔东南的《仰阿莎》、《贞芙秀尤》、《张秀眉之歌》、《哈迈》等。这些叙事诗也同时以散体文学形式流传,其性质有传说和民间故事两类。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苗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题材涉及到英雄人物、机智人物、普通人物、地方风俗由来等等。比如《张秀眉的传说》、《项崇周的故事》、《反江山的故事》、《仰阿莎的故事》、《雷公山的来历》、《拉鼓节的由来》、《苗家“吃牛”的由来》。民间故事中反映青年人爱情生活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作品很多,如《哈迈》、《樵夫和龙女》、《能祥》等。   苗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曲、芦笙调、唢呐调等。苗族传统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芦笙和鼓是苗族地区普采用的传统乐器,清代以后,东部地区苗族已逐渐不用芦笙。芦笙在苗族文化中具有民族象征意义。鼓分为牛皮鼓、铜鼓和木鼓三种,东部苗族多使用牛皮鼓,中部苗族用铜鼓和木鼓都有,西部苗族中铜鼓较为普遍,西部有些苗族地区已不用鼓。许多苗族地区还在婚丧场合中使用唢呐,丹寨一带流行古瓢琴,系以桐木凿空制成。苗族青年男女喜欢吹奏木叶、口弦,借以传情达意。   苗族舞蹈主要有湘西的花鼓舞及与其类似的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的皮鼓舞,黔东南有台江反排的木鼓舞(集体舞),黔东南还普遍流行集体参与性舞蹈芦笙舞、铜鼓舞、踩鼓舞,西部苗族的芦笙舞带有杂技性的高难动作,以个人或数人表演为主。此外,一些地区还有板凳舞、古瓢舞、摆手舞等。   苗族民间工艺有蜡染、刺绣、挑花、银饰制作等,均是十分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工艺在各地苗族中都有,不过各有优长和特色。比如中部苗族的银饰最为突出,西部苗族的挑花更加精致等。此外,剪纸、编织、根雕在某些地区也十分突出,麻阳和黄平等地苗族还擅长民间工艺绘画。   20世纪以来,苗族作家文学和现代艺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美术家等。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30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约14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多人。沈从文是苗族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文豪。宋祖英是全国著名的苗族歌唱家。   青年男女通过山歌私约婚期后,男女双方回家告诉父母及知己好友,对其他人则守口如瓶。因为,山歌定情,无凭无据,万一情况有变,届时姑娘没有赴约结婚,这个男青年就会被人瞧不起,因此,直到结婚那天,小伙子还像没事人一样,月亮出来时,新郎才与几个好友打扮一新,带上柴刀溜出山寨,前往约定地点迎接新娘。   新娘在伴娘陪伴下前来赴约,新郎的好友用柴刀砍来柴草,点燃篝火,伴郎与伴娘边歌边舞,祝福一对新人幸福结合,篝火将尽,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回到男家村寨。新娘进门,男家燃放鞭炮,只有到这时,全寨人才知道这个男青年结婚的喜讯,全寨人涌到男家,饮酒歌舞,通宵达旦。

  经济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8:30:32,工农业总产值8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财政收入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万元),财政支出万元。   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万元。全县职工年均工资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4万元,利税总额万元。

  行政区划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往东向北流入长江,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西面与叙永县毗邻,东南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交界。   GulinXian         县人民政府驻古蔺镇府前街   年,古蔺县辖12个镇(古蔺、太平、二郎、德跃、双沙、丹桂、永乐、龙山、大村、石宝、观文、水口)、13个乡(金星、玉田、马蹄、建新、土城、鱼化、护家、椒园、黄荆、白泥、石屏、桂花、东兴)、4个民族乡(马嘶苗族、箭竹苗族、大寨苗族、乌龙苗族),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社区)(其中城市社区3个),个村民小组。   [感谢网友"乱"分享此内容。]

百度推广

以下地名与古蔺县面积相当: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花石峡镇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红砂坝镇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喀尔交镇

广西河池市天蛾县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

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博斯腾湖乡

古蔺县相关名人

奢香夫人(~)古代彝族女政治家

王亚蔺

刘延

陈之光(~)

邓均吾(~)

陈绍清(~)

王星(~)

鱼朝恩(~)

傅钟(~9)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李超琼(~)清朝临民之官

屈伯川(~)

张颐(~)

夏之时(~)

蒋兆和(~6)

刘国志(~)

先汪(~)

到古蔺县必去著名景点

大黑洞景区

古郎景区

黄荆老林景区

太平古镇

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古蔺清代墓葬群

天地宝洞

泸州红龙湖公园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美酒河

齐安宫

古蔺县郎酒老作坊

茶马古道-二郎驿道

天仙硐景区

“花田酒地”景区

泸州老窖旅游区

古蔺县特产与美食

古蔺肝苏

古蔺赶黄草

古蔺面

古蔺牛皮茶

潭酒

郎酒

古蔺花卉

参蒸鳝段

古蔺马羊

古蔺大曲

古蔺腊肉

赶黄草

古蔺牛肉干

古蔺蜂蜜

古蔺麻辣鸡

郎泉牌郎酒

古蔺县民俗文化

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

泸州雨坛彩龙

高腔山歌

广告

距生态红树林30米办公写字楼招租

一楼黄金店铺招租

整栋约平方米可整体招商

分层或共享其他详情请联系

大亚湾红树林旁边国有土地皮出售转让招商,房屋商店铺买卖仓储共享办公写字楼公寓免费出租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tz/7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