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小儿常见推拿穴位上肢

来源:医学之声作者:金新

小儿常见推拿穴位——上肢

1.脾经

拇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3-10分钟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补脾经▲清脾经

2.肝经

食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0.5-1分钟

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清肝经

3.心经

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1-3分钟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清心经

4.肺经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5-10分钟

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补肺经▲清肺经

5.肾经

小指末节落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5-20分钟

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补肾经

6、大肠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3-10分钟

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清大肠经

7、小肠

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5-15分钟

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泻等。

▲清小肠经

8、板门穴

:在大鱼际手掌与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际处。

:来回推(清法)5~10分钟,用于有些胃火,但胃火不是很大者;离心推(泻法)5~15分钟,用于胃热或胃气上逆者。

:清脾胃热,调理气滞,化积食,止胃热引起的吐泻和发热等。

9、肾顶

小指顶端。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2-10分钟

自汗、盗汗、解颅等。

▲揉肾顶

10、肾纹穴

: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顺时针揉或左右揉5~10分钟。

:清心热﹑肝热,明目,消除眼睛红肿、热痛、干涩,化热瘀,止眼出血、鼻出血,退高热,可用于真热假寒证。

11、四横纹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间关节横纹处。

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每条横纹1-2分钟。

疳积、腹痛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

▲推四横纹

12、小横纹

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

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1次,揉3次),称掐揉小横纹。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横向来回推本穴,称推小横纹。5-10分钟。

脾胃热结、退热,消胀,散结、口疮、唇裂、烦躁等症。

13、内八卦穴

在手掌面,以手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区。

做圆形运法。

①顺运左手内八卦:由乾卦起,顺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兑卦。

②逆运左手内八卦:由兑卦起,逆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乾卦。2~4分钟。

逆运左手内八卦可降气,消导,化痰,止咳,平喘;顺运左手内八卦可提气,用于阳气不足、食欲亢进、气陷而致脏腑下垂等。

14、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为运水入土。1-3分钟。

小便赤涩、腹胀、呕吐、痢疾、便秘、食欲不振等。

▲运土入水

15、小天心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小天心;以中指关节或屈曲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3-10分钟。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斜视、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揉小天心

▲捣小天心

16、阴阳穴

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

分推阴阳,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操作2~5分钟。

①分推阳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大鱼际分推2~5分钟。

②分推阴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小鱼际分推2~5分钟。

发热、赤痢等热证(阴池),体温低于正常、白痢的寒症(阳池)。

17、总筋穴

掌后腕横纹中点处。

顺时针揉或左右揉3~5分钟。

心经有热、潮热、鹅口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症。

18、三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2-10分钟。

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瘩,疹出不透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推三关

19、天河水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0.5-3分钟。

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清天水河

20、六腑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3-10分钟。

一切实热病症。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等。

▲退六腑

21、端正

中指末节中部,拇指缘为左端正,小指缘为右端正。

掐法5-10次

慢性痢疾、腹泻等(左端正有升提之功、止泄泻),呕吐及鼻出血等(右端正有降逆止呕止鼻衄作用)。

22、老龙

中指甲根一分处

手法用拇指甲掐,称为掐老龙5-10次。

急惊暴厥、气脱、气闭、掌中热、心烦等心火实热症。

23、五指节

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1-2分钟。

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24、二扇门

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2-5分钟。

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25、二人上马穴

手背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间的凹陷中。

顺时针揉或上下揉3~15分钟。

利尿,利湿,补肾阴,能把“火”往下引。与热性的穴位搭配,可以补阳利尿;与凉性的穴位搭配,可以清热利尿。

26、天门与虎口

拇指内侧,由虎口至拇指端(虎口出天门)。相反(天门入虎口)

直推法2-5分钟。

止汗,用于盗汗,自汗(虎口出天门)。有健脾、止泻、发汗、通气血等作用(天门入虎口。

27、威灵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桡侧。

用掐法或揉法5-10分钟。

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

28、外劳宫穴

手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手背第3掌骨的1/2处。

顺时针揉3~10分钟。

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收敛阴水。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29、外八卦

位于左手掌背中心周围。

运法。顺运(降气)和逆运(升气)2-4分钟。

胸闷腹胀、便结、肠麻痹等。

30、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并拢,骨缝处的肌肉最高点处即是该穴。

顺时针揉或上下揉2~10分钟。

降肺胃之气,清咽,止喉痛、牙痛,止呕吐,增进食欲,清肠热,通便。

31、精宁穴

在手背,第4、5掌骨歧缝间。

按住穴位,上下揉2~10分钟。

化热痰,活血,破血,散瘀结,用于眼睛出血﹑红肿疼痛﹑胬肉﹑白内障等症。

32、一窝风穴

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左右揉3~10分钟。

发汗退热,祛外邪。

-END-

/相关阅读/

·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vom

.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tz/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