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野菜须谨慎
与栽培蔬菜相比,含有更加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见下图)等。也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毒野菜!避开污染保生态
在采摘熟悉的野菜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环境可能污染区域采摘,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沟、公路等周边区域。即使这些地方的野菜生长茂盛,也可能早已被污染,不要采摘和食用。同时,采摘时要注意保护生态,不要过度采摘同一区域的野菜;有些野菜有根,采摘时不要连根拔起,以后还能继续生长。可靠渠道适量买
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不要在路边摊贩或流动摊位购买。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各种做法熟为要
野菜的食用方式有多种,可凉拌、炒、蒸、煮,还可以做馅、做汤等。食用野菜之前,要摘净去腐,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经过浸泡、水焯等去毒处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野菜不宜当主菜,特殊人群要注意
食用野菜重在尝鲜、品味,不要贪吃。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
如喜欢吃野菜,应根据野菜的不同功效,结合自身体质及地域、时间,有选择的适量食用。十种春“鲜”,功效各异
水芹菜
这种芹菜与大家常吃的长在陆地上的旱芹菜不同,水芹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口感更为清香,富含膳食纤维,有一定的通便、降压、降脂功效。
但是,水芹菜膳食纤维较多,胃溃疡、肠炎患者不宜食用。
荠菜
民间有句俗语“三月三,荠菜做灵丹。”中医认为,荠菜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软坚散结、益胃等功效,对于有胃部疾患和因为上火而出现眼部疾患的人尤其合适。
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需要提醒的是,荠菜性稍凉,体质虚寒的人以及胃寒的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马齿苋
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可谓是“天然抗生素”。
但是马齿苋可能含有致敏物质,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易引起过敏。
此外,因为马齿苋还有滑利的药性,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滑胎,孕妇不宜吃。
因为马齿苋与鳖甲相克,如果正在服用的中药药方里有鳖甲,注意不要食用马齿苋。
香椿
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但是注意,虚寒体质的人不宜多吃。
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萝卜苗
有化痰清热、下气宽中功效。由于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气虚者应少吃萝卜苗。
此外,萝卜苗不宜与高酸性食物同食,否则营养不易吸收。
蕨菜
中医认为,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有报道说吃蕨菜会使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提高,而蕨菜里的“原蕨苷”是导致上述症状的罪魁祸首。其实,一般家庭食用的多为蕨菜干,蕨菜干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热烫及多次过水的工艺,原蕨苷遇热易挥发且具有水溶性,因此蕨菜干中的原蕨苷含量偏低,对人体影响不大。对于新鲜的蕨菜,只要在炒制前将其焯水,再进行后续的烹饪,也可以除去蕨菜中的大部分原蕨苷。此外,原蕨苷在蕨菜的嫩芽部分含量最高,烹饪时先切去嫩芽部分再进行烹制,可去除其中大部分原蕨苷。而少量食用蕨菜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枸杞头
枸杞头是枸杞的嫩芽梢,属于木本芽苗菜,有补肝肾、益精气、清热除渴、明目的功效。虚寒体质的人不宜多吃。苦菜
苦菜又名苣荬菜、曲麻菜、苦苣菜,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
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
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也可以和面粉做成菜饼。或做芝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马兰头
含丰富的维生素,其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含量超过柑橘类水果。
马兰头有清热解毒、止血、散结消肿作用。对于燥热原因出现流鼻血、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状的人是不错的食疗佳品。虚寒体质的人不宜多吃。
豌豆苗
含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肾衰、胃出血、胃溃疡、肠炎患者少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并处理。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