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桥西村建设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只有做好了,才对得起组织!”说这话的是渭南市民政局派驻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勇。
随叫随到,做好基层“勤务员”
说起王勇,桥西村人都知道王勇是个热心肠,脱贫户个个都知道他的电话,村里的群众姓什么叫什么,相互之间的乳名绰号,王勇都知道。对全村脱贫户家里的情况,王勇了如指掌。大家都夸他记性好,而实际上,这背后是他一家家上门走访的结果。
在村里,王勇不仅是“当家人”,更是村民的“知心人”,群众有困难都愿找王勇。
9月27日下午,家住桥西村顾家组七十多岁的老顾给王勇打“持续降雨,隔壁的土木结构老房屋塌陷了。”王勇立刻带人去老顾家查看,原来他的房屋是新盖的,但是隔壁的房屋是土木结构的、且多年无人居住,因为持续降雨,已经塌陷了一部分,塌陷的一面刚好挨着老顾家的卧室墙,见此情形,王勇征得了老人同意,立马把卧室靠北的那间房子打扫干净,让老人住在那里,老人这才安心睡觉了。
受到灾情影响,国庆期间,驻村工作队一天也没有休息,10月2日,脱贫户家属白宁宁给王勇打“家里的羊棚被雨水冲漏了,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不知道该找谁帮忙。”说起白宁宁,她家是桥西村37户脱贫户之一,父亲白社羊是家里的顶梁柱,今年因病突然离世。接到电话,王勇带领工作队员来到家中,看到羊棚上面的石棉瓦被雨水浇透了,考虑到羊棚的结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新石棉瓦再铺一层,可是这个羊棚上面肯定不能站人,只能用梯子爬到五六米高且巴掌宽的墙头……王勇二话不说,让同伴帮他递上石棉瓦,自己爬上墙头,找到漏水的位置,用新的石棉瓦,修补了五六处漏水的窟窿,而当王勇从墙上挪下来时候,白宁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王勇心里,群众无小事,多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让村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是他作为桥西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头等大事。
亲自上阵,抢收抢种“打硬仗”
年九月上旬,受持续降雨影响,村集体经济种植的沪太八号葡萄滞销,王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工作队员四处奔波找销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十多天时间销售葡萄近十万元,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然而,还没有顾得上喘口气,再次持续降雨又让他茶饭不思,因为这场雨会让村里的基本农作物玉米的收成受到严重影响。
“来!大家加油,趁晴好天气,我们尽快帮王百义、赵海潮把这5亩多玉米抢收完,为他们顺利秋播争取时间!”
“一开始还感觉有点冷,但在田间来回几趟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叔,您家的3亩玉米,我们已经帮忙收完了。”
“要不是你们来帮忙,真不知道咋办。”
……
为充分发挥市派第一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书记王勇号召党员干部“多干一点、干快一点,群众损失就小一点”。前后近半个月,他马不停蹄、连续和村干部一起争分夺秒,动员带领群众全面进行抢收,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秋收秋种,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不忘初心,当好富民强村“领头雁”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激,抢收抢种、防汛救灾、走访入户……这是近期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勇带领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的真实写照,也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实践。
不忘初心,当好领头雁。在王勇的带动下,桥西村村干部、村民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服务村民,引领致富,为乡村振兴添活力。王勇自任职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村中大小事他都亲力亲为,大到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小到亲自上门帮助脱贫户办理便民服务和打扫卫生……桥西村,每每提起王勇,群众便纷纷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乡亲们脸上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满足感,这就是乡亲们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王勇表示,入户走访倾听民声,落实件件桩桩民生事务,未来,他要更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现代农业产业智库
郭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