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八景”之福字回澜。黄津摄
星子八景之冠峰斜阳。黄世康摄
丰阳八景之仙临古迹。黄世康摄
水口八景之穿岩吞涨。资料图片
水口八景之龙津会海。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黄世康(星子)策划/统筹:黄津
昆湖八景和福山八景
张栻创“湟川八景”后,文人雅士不但择景歌咏,有些景点还衍生了“子八景”,最有代表性的是“昆湖叠巘”的“昆湖八景”和“静福寒林”的“福山八景”。
清代“昆湖叠巘”的“昆湖八景”
明天顺三年至成化一年(—年),时任连山县令孔镛所作的《峨山晴雪》、《茂古牧歌》、《涟溪闲钓》等三首诗,被清代的刘允元和民国的何一鸾、凌钖华收入《连山县志》与《广东连山县志》作为“昆湖八景”题诗。
康熙三十二年(年),连山知县刘允元在任上题“昆湖八景”诗八首并收入重修的《连山县志》,分别为:石阁云梯、白沙樵唱、茂古牧歌、峨山晴雪、惠泉飞瀑、连溪垂钓、茅铺寒烟、横水乐耕。
石阁云梯——天梯山,古连山县城太保往大富、和睦(今永和镇)的必经之路。年修通连贺公路后该路已废,曾经的“崚嶒石阁上天梯”惊险景色不复存在。
崚嶒石阁接天梯。碧嶂青峦孰与齐。
罗列群峰红日近,登临万象白云低。
闲依洞壑寻丹穴,好倚琴樽入画题。
自是殊方烟瘴合,乾坤形胜望中迷。
白沙樵唱——今太保保城村委会的白沙坪、大塘底、老寨三村地域樵夫挑柴唱歌景观。
簇簇青柯荫浅沙,疏篱荒径野人家。
危墙方石敲金色,古寺团榕结翠华。
鸟道烟迷樵唱远,鸡关日出旅途赊。
孤城盘折行踪少,往返连阳带落霞。
茂古牧歌——保城村委会茂古洞里“牧子倒骑牛背上”的田园牧歌风光。
茂古春芜绿草肥,牧童放犊认朝晖。
人歌碧水溪争烟,鸟语青林花乱飞。
洞口平虚常寂寂,军寮起自白巍巍。
几橼茅舍关形胜,莫遣蛮瑶任意归。
峨山晴雪——大雾山的寒冬美景。
万山深处郁嵯峨,直接青冥景倍多。
风冷带霄光惨淡,雪残压岭影婆娑。
断霞不暖流深涧,积素增寒上远阿。
迢递峰头银世界,春明依旧踏晴莎。
惠泉飞瀑——在城东象山(小水坪之东),上有飞瀑,景颇称奇。可惜今已干涸。
上流江海下流泉,泻玉飞琼灌百川。
疑是半天云锁结,故教一径雨连绵。
凭虚争坠知何日,织练翻腾不计年。
水尽山穷多异迹,几回乘兴眺峰巅。
连溪垂钓——在城西,一名涟溪。今属连南。
盘旋东注是连溪,谁把珊瑚拂钓堤。
含影深沈垂饵细,潜身幽邃下钩低。
近临水面鱼龙隐,遥睇山腰草木萋。
渐觉流波层折去,关情春涨鹧鸪啼。
茅铺寒烟——茅铺村,指古连山县城太保镇人烟稀少、寒天炊烟的风景。
百堞孤城万仞巅,青葱四面翠浮烟。
滔滔涧水声难歇,霭霭山岚影易旋。
太保圩开廛市集,观音钟竖往来便。
临流远眺峰峦迥,茅铺人家近郭前。
横水乐耕——指农夫悠然耕作的希望之春。
岫敞川平野岸长,村敲田鼓老农忙。
当先布种锄苍碧,向后栽秧茁嫩黄;
灌拥山冈随地势,凿开石磴破开荒。
春深处处桃花满,横水风吹扑面香。
清代“静福寒林”的“福山八景”
静福山也有八景,《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同治)连州志》记:张惟勤,原名大业,原稿静福山八景诗八首今载四首。
张惟勤,号梅琴,连州高良(今属连州镇湟本村)人。道光三年(年)进士。官至山西大同府知府,洁己爱民,历任有惠政。惟勤好读书,公余之暇,手不释卷。著有《惜阴斋见闻录》四卷。“福山八景”名为:天衢毓秀、福字回澜、涧井交流、文峰并峙、平池印月、泉源伏虎、仙人金掌、珠树夜光。
福字回澜——位于今福字亭稍微向前低点的位置。福字井是福山的镇山之宝和标志性景观。
有亭覆如盖,有石平如砥。
福字摹希夷,当年谁勒此?
宛转约回澜,涓涓绕清泚。
欲泛羽觞流,佳期约上已。
(注释:福字亭犹如一个盖覆住福字井,一个描摹的“福”字是谁雕刻的呢?你看清澈明净的泉水细流漫长,令人惊奇的是绕着福字的笔划婉转流动的泉水,于笔划的田字中间流逝。邀约三五知己到此一同游玩,举杯痛饮,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涧井交流——乃金狗跳井泉水汩汩分支湍流而下,一路蜿蜒奔流,一路汇聚泉源伏虎井水,两路山泉接着再度汇合奔往福字井,福字井泉再流往平池,由于地势倾斜,井泉潺潺淌流遂成叠泉流瀑之丽景。
造化运神机,奇石辟为笕。
山泉汨汨来,方井涵清浅。
境僻俗尘稀,斓班晕苔藓。
爱此独迟留,风过冷然善。
(注释: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达到了神奇的程度,在这脱离尘俗的偏僻一隅,泉与泉的交汇流淌,苔藓密布,而我总喜欢独自一人流连于此,久久不忍离去,以至于晚风凉意袭来仍浑然不知。)
平池印月——此景早湮没在历史的岁月尘埃中,原址位于今梅花池(又叫莲花池)东侧中心地带,早已被泥土填塞,成为了一片芳草地。
芳池蓄清波,皦皦纤尘净。
皓月丽中天,碧波沉宝镜。
荇藻自交横,清光互辉映。
良夜挹寒晖,悠然见吾性。
(注释:芬芳的水池里清波明亮,干净得没有一点灰尘。一轮明月挂在如洗的夜空,碧绿的水池犹如珍藏了一块圆形的宝镜。纵横遍布的浮萍在月光的照耀下,于美好的夜晚汲取着月之精华,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彷如它的名字一样,浮萍浮沉,随波逐流。)
泉源伏虎——位于今西福路中后段的桂花林丛中神奇之井的下方,传闻泉源旁边有一活灵活现的石虎,造型生动,态势威猛。受气候水文的影响,致使金狗跳井出水量急剧骤减,泉源伏虎井也已不复存在。
泉逐虎蹄开,丹鼎黄芽簇。
终古流潺湲,山君此驯伏。
不随鸡犬升,长踞泉源宿。
会当跃层崖,一笑风生谷。
(注释:这里的泉水欢蹦乱跳流淌。一次,廖冲炼丹提鼎来此装水,偶遇一只伏藏的山虎。如今廖冲羽化成仙,那只被驯化的山虎却没有随廖仙君一同仙化升天,而是长久地盘踞在泉源旁成为了一只石虎,啸笑山谷。)
文峰并峙——今紫微殿(古址真君殿)大门向前遥望“一线天”上方,能清晰地看到保安镇东南方向,有两座千百年不变的大小神岭,遥遥并峙,尽显庄严神威。
天衢毓秀——位于黄损的天衢书院(今紫微殿右边后侧)的莽莽丛林。林涛阵阵,郁郁苍苍,掩映着为仕途,为学问追逐的天衢学子,而一代代的天衢学子们的浅吟深唱又辉映着福地福山,令福山日月生辉,光芒四射。
仙人金掌——指福山里面那块空阔的状似手掌之地。福山三面环山,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处处踪迹,金光熠熠,是一块“仙人金掌”的风水宝地。
珠树夜光——为福山一大夜景,树木环绕,香火闪烁,加上云烟缭绕,一株株的桂花、观光木、菩提、南酸枣、乌桕、苦椎、红椎等在火光的影耀下变得奇异而神秘。
乡村八景
明清时期,连州的丰阳、水口、星子等乡绅文人也附庸风雅,为所居乡村山水吟咏歌赋,作“八景”高雅之乐。
丰阳八景
千年古村丰阳,始祖吴敬元,村中丰溪古庙石柱嵌“卢水”、“凤山”入联:卢水绕前溪,万古神恩同浩荡;凤山枕后尘,千年庙貌竞崔巍。
丰阳八景诗,源自该村清代族谱,为吴姓村族八人合作完成。它们是:彩凤朝阳、金鸡晒翅、卢水观澜、吴山耸翠、双榕挺秀、仙临古迹、白兔幽林、鸡冠挺秀。
三楚(秦汉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后人诗文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人刘观泰仿先贤风格,为丰阳古村八景之名并入一首七言绝句里:
翩翩彩凤正朝阳,晒翅金鸡伏隔冈。
泸水观澜波浩浩,吴山耸翠色苍苍。
仙临古跡今犹在,白兔幽林景异常。
最喜鸡冠长挺秀,双榕荫茂护通乡。
彩凤朝阳——位于村西南的凤山。清增生里人锦城秀滨氏拟作:
忽听梧冈彩凤鸣,朝阳舞罢暮烟横。
若非素抱冲霄志,安得飞腾上太清。
金鸡晒翅——位于村西面,传说丰阳村自始祖敬元建居繁衍到十四代,人口发展不快,竟然出现五代单传。一天,一对金鸡飞来,白天飞上山顶,晚上飞回山下生蛋孵仔,后丰阳人口逐年增长,今人称这块风水宝地为“鸡窝聚”。清增生乡人家兰瑞甫氏拟作:
一轮明月照高冈,晒翅金鸡转向阳。
莫道山丘非羽族,生成形状果相当。
卢水观澜——在村东,一条卢水绕村而过,鱼虾雀跃,水波潋滟。清庠生村人国祯周卿氏拟作:
欲滌嚣尘本不难,宜从卢水觅波澜。
浪风鼓涌高千丈,疑是蛟龙共激湍。
吴山耸翠——位于村北面,即村的后龙山。清增生族人湘浦春帆氏拟作:
层峦耸翠太清间,雾锁烟横去复还。
漫羡蓬莱多胜景,谁知此地有吴山。
双榕挺秀——村中古戏台前的大榕树和村外的一棵榕树遥相呼应,葱葱毓秀。清增生庄人国干周臣氏拟作:
凤冈村外植双榕,茂荫吾乡淑气钟。
叶密枝繁遮百亩,他年一定化为龙。
仙临古迹——位于村东。仙临古寺,据传一个叫太乙真人的修道于此,兴建两座古寺,一座叫真如古寺,该寺近于梁家水村;另一座叫仙临古寺,今该古寺为信佛爱心人士重修。清邑庠生族人乃周让三氏拟作:
欲观古迹到仙临,云树苍茫曲径深。
石印芳踪今尚在,人如玩赏涧边寻。
白兔幽林——位于村北面。白兔庵,唐代兴建,佛教之地,初始有僧众修道管理,宋时,住持僧众走失。清郡庠生族人春台晏仙氏拟作:
庵名白兔岂无由,夏木千章暑似秋。
疑是吴刚来伐桂,一时鹭走伏芳丘。
鸡冠挺秀——位于村东一座山的尖嘴,形似鸡冠。清增生里人国琳贡珍氏拟作:
来龙山势似鸡冠,不信何妨仔细看。
莫道三更无报晓,争鸣百鸟遍层峦。
星子八景
《星子志》(年版)记载星子古八景,绕星埠方圆七公里内,它们为:龙潭飞瀑、龟潭奇观、仙女驾鹤、南天揽胜、米寺晚钟、冠峰斜阳、龙泉映月、龙岗锦绣。
龙潭飞瀑——位于镇东向七公里的潭源洞,诸峰之上,聚大东山百川溪涧汇成的龙潭,碧波荡漾,浓荫掩盖。建国后的六十年代,蓄水建成秀丽的潭岭天湖,却使得悬殊多米的“龙潭飞瀑”壮观风景成为了历史。有诗云:
潭源洞上聚龙潭,浓荫盖掩碧波漾。
潭西崖悬百仞石,水泻直下千寻涧。
远眺银河如倒垂,近仰匹练当空悬。
摇丝纷飞如棉絮,游人置身巫山间。
龟潭奇观——龙潭之水飞越悬崖倾泻而下,崖下潭水深幽绿,名曰“龟潭”。相传古时一老叟在潭畔凸石垂钓,并煲粥充饥,突然感到凸石晃动,他急忙跳下来,凸石瞬间下沉潭里。原来,“凸石”为千年寿龟,因年久背积泥沙生青苔,老人坐在上面,岂料寿龟受不了火烤便沉入水中。上世纪六十年代,龟潭旁建发电厂,“龟潭奇观”不复存在,被称为“潭岭夜明珠”的发电厂冉冉升起。
仙女驾鹤——位于镇东北方向的小里水村左侧,一石柱直冲云霄。石柱之下,双峰凸起,如亭亭玉立的仙女驾鹤飞翔云间。
南天揽胜——即顺头岭古道的南天门,星子镇以北约六公里,古道、古泉、古亭、古街……还有许多亘古美丽的传说等待着游客们的仔细聆听。
米寺晚钟——出米寺位于星子与麻步之间,与马渡坪隔河相望。寺庙建在山高林密的高龙山麓,始建于南宋末年,寺内挂有古钟,旁有岩洞,传说古时洞中石孔有米流出,供寺里和尚裹腹,故名“出米寺”。
冠峰斜阳——冠峰山,俗称红(虹)岩岭,为星子近郊的主山。山顶如冠,山腰有“神面”、“百只羊”和“冠峰亭”,山脚有规模宏大的红岩,岩洞浓树遮荫,清水幽幽。游人登冠峰顶,星子闹市房屋如星,炊烟袅袅,心旷神怡。明代人屈士燝抒情一首《游虹岩》:
巉岩分一壑,削壁瞰平台。
散瀑天疑雨,回湍洞隐雷。
忘机训鸟雀。习静远尘埃。
不信人寰外,浮生有劫灰。
龙泉映月——龙泉位于星子北郊约两公里的红岩附近,龙泉透澈清凉,入夜,明月映照,赏心悦目。
龙岗锦绣——龙岗位于星子镇南郊的峰园村背后,山麓建有宋代的“龙岗观”,岗上大片的青松、紫荆、黄槐、九里香等树木花草,松涛阵阵,香花四溢。
水口八景
水口村,最早称为“淹落村”,后饱学之士取谐音“衍洛”,改村名为“衍洛水口”,寄予万物滋生繁茂之河地的美好愿望。
《连州水口邓氏宗谱》记载,在清乾隆三十五年四月,岁贡生邓叙揆不但拜撰《邓氏族谱序》,还择水口岩洞山岭以及河流秀色开创水口“八景”,一景一诗,并合八景咏《八景合赋》:
岑岭登临日并眉,岩吞溪涨任何之。
炉烟宝篆祥麟起,莲叶低垂大士奇。
象为渴多思卷水,凤因地胜喜来仪。
他年海会龙津客,洋岸高吟遍柳堤。
随后,邓氏眷亲邵石琏和族人生员邓启恬各题《八景合赋》一首:
岑岭遐瞻发绪长,穿岩吞涨献文章。
金炉宝篆青云气,莲盖慈悲紫竹乡。
西顾龙津交会海,南朝凤羽舞高岗。
更夸洋岸柳堤趣,象鼻低垂卷洛阳。
——邵石琏
葱茏岑岭最华清,石洞穿岩涨自瀯。
铸就金炉呈宝篆,垂成莲盖著幽情。
龙津海会群澜静,凤舞岗高两翼轻。
更有象形知卷水,柳生洋岸染衣荣。
——邓启恬
邓叙揆首创水口“八景”为:岑岭遐瞻、穿岩吞涨、金炉宝篆、莲盖慈悲、象鼻卷水、凤舞高岗、龙津会海、洋岸柳堤。
岑岭遐瞻——位于村北,即保安福山的岑岭,岑岭兜一个大弯后形成一个半岛结穴,结成了水口村,岑岭为水口周遭最高的山峰。
地北推岑岭,巃嵸接昊穹。
雾飞疑雨作,云过俨霓笼。
六幕妆怀里,群峰入抱中。
登临欣日近,从此戾瑶宫。
穿岩吞涨——位于村东,即龙凤山自东往西的第一座山:穿心岩,也叫“飞凤下山”。
两峰相对峙,石洞号穿岩。
人事宁施巧,天然自不凡。
有川皆在抱,无舸不经函。
眺望多幽致,江风已透衫。
金炉宝篆——位于村东,即犀牛岭旁边形如“香炉”的金香炉山。
造物无心铸,金炉有意悬。
日明如着火,云过似生烟。
永篆千家宝,长薰半璧天。
何时将尔举,愿献玉皇前。
莲盖慈悲——即穿心岩东面的观音山,底座形如莲,观音慈悲形象赫然入目。
莲叶无穷碧,标生峭璧阴。
下垂般若相,不染涅槃心。
旧阁悬崖古,幽堦接洞深。
途中聊竚望,恍听磬钟音。
象鼻卷水——绕村而过的蜿蜒河流,滋润着千亩田园,农民们繁忙劳作,一辆辆的水车卷起河水灌溉农田,宛如大象舒卷着款款清流。
秀气钟灵久,村西拥象身。
出泥宁助武,依土亦念仁。
欲护千家脉,因将一鼻伸。
代耕如有意,卷水润田匀。
凤舞高冈——今煤龙村旁山岭,形似凤凰,旧称“凤凰山”。
地灵招羽族,俨若凤鸣冈。
翅似乘风展,冠如映日光。
九苞虽未具,六像已先藏。
倘得毛丰满,于飞盛世昌。
龙津会海——位于村南,龙津观岭麓有龙津观,观前便是水口河运船商贸易的鼎盛场面。
宗邦刚半里,津步有龙名。
浑把双溪纳,终归大海潆。
财兴由水聚,地胜决豪生。
异日从云起,为霖可预评。
洋岸柳堤——即村北河堤,龙凤山脚乌衣庙前有数百亩良田,良田硕果累累辉映着河岸依依杨柳,成为了水口一道亮丽的风景。
杨柳伊谁植,青青遍满堤。
带风随岸绕,含雨入洋低。
暮列渔舟网,朝听莺语啼。
春光多点染,动我一留题。
卿罡八景
清乾隆戊申岁(年)九月,楚南宜邑解元彭运修往西溪(东陂)访友,路经卿罡,偶遇村士,村民们挽留其叙旧游玩数日,“揽连州山水之秀甲于岭南”,村中央始建于宋代的八角龙泉井迸发了他的诗意灵感,于是,“拔其林壑之尤美者拟以八景作七律一章以记其胜”。彭运修择定“卿罡八景”名胜为:庐太顶、笔架山、岗狮山、龙泉井、宏水岩、挂榜山、新庙、莨庙岩。
彭运修的碑文《卿冈遗记》不但记录了其为古村开创“八景”之始,还特别对“八景”之《龙泉喷珠》流露赞美之词:
凿成方鑑号龙泉,水喷如珠戏沸莲。
不事探骁浮瀚海,何劳剖蚌觅长川。
层渊垒垒宜绳贯,叠浪重重倩蚁穿。
幸遇明主怜井渫,从兹受福乐尧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