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读诗,看到这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觉得有些迷惑,明明是心情郁结,却说是“断肠人”;后来又看到一句“愁肠百结”,还是觉得不甚明了。
01
愁就愁吧,为什么叫“愁肠”?
这个小小的疑惑淤积在我的“愁肠”里很多年,直到近年才恍然大悟。
因为最近才了解到,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原来是肠道里的细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若肠道内的坏细菌增多,人就会产生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某种肠道菌组合让人发“愁”,完全是可能会发生的。
“愁肠”原来就是这么诞生的。
02
很奇妙,几百年前,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验证,但是貌似已经发现了肠道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并且,这个结论在现在的研究中也已经被证实了,肠道对大脑确确实实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脑肠轴来发挥作用的。所谓的“轴”即互相影响。
脑肠轴就是说脑可以影响肠道,反过来肠道也可以影响大脑。
生活中你可能听说过一紧张就想上厕所、懒驴上磨屎尿多,其实这些都是大脑影响肠道功能的例子。
那么肠道影响大脑的又有哪些现象呢?
严格地讲,不是肠道影响的,而是通过肠道内的细菌产生的影响。
肠道疾病也有可能引起精神疾病,例如年加拿大小镇沃克顿(Walkerton)遭受一场大洪水,细菌污染了当地的水厂,结果小镇有人遭受了严重的胃肠道感染。
后来又发现这些本地感染者有许多人同时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与此同时,很多抑郁症、自闭症的患者同时也有便秘等肠道问题。
03
肠道几乎影响了人体每一个器官,目前已知的都是通过前面提到的“轴”在发挥作用,不光是脑肠轴,还有肝肠轴、肺肠轴、皮肠轴都有交互的影响。
中国人最崇尚“天人合一”,其实也可以这样来解读:
肠道菌群代表着天,人自然就是人体自己的组织器官。“天人合一”并不意味着人要进入大自然,其实就已经在合一了。
这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不拒绝大自然一份子的细菌进入人体,这样就会让人的体内细菌更加多样化,其结果是激发人的免疫系统更加有效地对付外界过敏源。
美国科学家在80年代提出的“卫生假说”就是因为人如果过度讲究卫生,处处都要杀菌,反而让人容易患有一些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际的数据也发现,当时美国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和炎性肠病等发病率竟然大大高于中国,这背后的原因应该就是肠道菌群的问题。
这样看来,中国的民谚所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目前我们的医疗界还没有意识到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典型的例子是某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教材对大肠功能的描述简直可以让人忽略大肠了。
竟将其简略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实在是太小看大肠和它所包含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影响之巨已经可以用“载舟覆舟”来描述了。
好的和谐的菌群会让人体这个“舟”乘风破浪,但是坏的菌群则会让人体的健康之“舟”翻船。
一切还是因为这句中国老话:病从口入。
来自口中的好的食物会让人身体和谐健康;但是那些美味的食品也不见得就是健康,你吃了很开心,味道好,但是可能就是因为你体内的肠道细菌在劫持你的口味来维持它们的生存。
比如烧烤、高糖高脂饮食,也许味道很好,但是却很容易让人得病。
04
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中国古文化中有许多东西已经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下一个需要验证的就是中国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我相信有许多内容会被肠道菌群的研究所证实。这种研究,绝不是一个两个单线就可以研究出来的。
毕竟,人体的肠道菌群太复杂了,万亿的菌量,多达0种的细菌种类,这些细菌的总重量堪比肝脏。
将来会诞生一种新交叉学科,叫“中医菌群学”吗?
————————————————————————————
本文版权归杜玮南博士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多多转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杜博?推荐阅读
一年一度,“肠肠”久久的陪伴!
肠道调理经验分享——益生菌、菊粉、消化酶使用说明
肠神经系统概述
肠道菌群对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肠神经系统与免疫
食物不耐受、肠道蠕动慢,肠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互动
有奖征稿
调理故事、知识科普,饮食指导,帮助他人从你的投稿开始~
杜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