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九砂古村嬉秋,嬉出一江斑斓秋色

秋味秋分时节,秋的“味道”随之而来,大地织彩、瓜果飘香、稻谷满仓,一派丰收喜庆的景象。9月19日,皖南古徽州新安江畔歙县深渡镇九砂村,房前屋后、院内墙外、阳台平地等处到处晾晒着金灿灿玉米、火红辣椒、黄橙橙南瓜、颗粒饱满赤小豆等各类农作物,当地村民以粮作画,精心打造晒秋场,竹簟里满目红黄绿橙的艳丽,勾勒出丰收九砂的大美画卷。徽州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为了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歙县第二届秋禧节开席,当天,九砂古村里,非遗民俗雄村跳钟馗、汪满田嬉鱼灯踩街、民间舞蹈《希望的田野》、徽剧《贵妃醉酒》、《乡村振兴三句半》精彩表演轮番上演,将丰收节的氛围渲染得热烈浓厚。九砂村隶属歙县深渡镇,坐落在被誉为“东方多瑙河”新安江的江畔。“九砂”建村历史悠久,根据民间传说,源于村后群山有九条溪流汇流至村,取“九九归一”之意得村名;其次,坊间还相传很久以前,村前深潭潜伏着一条老龙,老龙心善,怕自己洗澡时会搅起惊天骇浪掀翻过往船只,在江边自备了九缸砂和九缸水,洗澡时就在九缸砂里打滚搓身,在九缸水里净身。为纪念老龙,当年老龙洗澡的地方叫“九砂”、“九里潭”,而老龙潜伏处就叫“老龙矶”,这些地名沿用至今。九砂村共分上、中、下三村,朱姓住上村,凌姓居中村,丁姓守下村。在明代宣德年间(-),对面河岸的防寨村(今叫防里村)的姚礼祖越过新安江来到九砂定居,由于种种原因,朱、凌、丁三姓随后相继败落。在明弘治四年(),繁衍生息后的姚氏家族,人丁兴旺,为光宗耀祖,姚氏家族便在村里兴建了座姚氏祠堂,供奉祖先、纪念先人和教育后人。在徽州,晒秋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变迁,晒秋习俗随着工业文明发展,逐渐在现代生产生活气息中慢慢淡化,但是在九砂古村,晒秋依然还是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立秋节气过后,各家各户端出五谷杂粮,晒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农耕文化,晒出了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美好期愿,以及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据了解,今年九砂晒秋节已是第五届了。歙县作为安徽省农民丰收节的六个子活动之一,通过打造创意晒秋,激活秋季旅游市场,充分展现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的优美生态及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提升“一城一江”影响力,助推歙县全域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徽州文化旅行

手机/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徽州晒秋陆续上线,每一席丰收秋宴,都是一道诱人的风景

北纬30度里的徽州这座“五黑”博物馆处处浸透着满满的人间烟火味

休宁泮路驻村医生夏克春:悬壶济世岐黄情一寸离肠千万结

人间四月天,最美是徽州

休宁严池高山古村梯田油菜花

层层叠叠像无数条金龙,在山间飞舞,美如画卷

徽州清明粿

一锅人间烟火,一味艾蒿乡愁

吴楚分源脚下油菜花开成海,染黄了心中田园梦,让人仿佛误入仙境

徽州庆源古村

空山稳卧好烟,桃源深处人家

徽饶古驿道旁这座太极呈村将端油菜花金色盛宴,美景美食民俗纷至沓来,绝对不容错过!

探访徽州花海古道,欣赏足尖上的最美风景

徽州,清代就有油菜种植历史,你能知多少?

古徽州这项“抬阁戏”民俗,从明清抬到至今,已经穿越了余年

辛周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s/11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