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二、科学探究实例: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以问号结尾)

2、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结尾。)

3、设计实验:(1.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2.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材料:菜豆20粒,培养皿两个。

实验步骤:

1、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放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的棉花,都放入10粒菜豆种子。2、保持1号培养皿内干燥;经常向2号洒水,使棉花保持潮湿,但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相同。4、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5、完成实验:

6、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7、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细胞

一、常用的玻片标本:

(1)用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2)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3)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片。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结构

功能

植物细胞特有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保护和支持细胞

内含细胞液

光合作用,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动植物细胞功能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位体

控制物质进出

加快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含有并传递遗传信息

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切西瓜流出的液体是细胞液,来自于细胞的液泡。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金秋十月,观香山红叶,原因是气温降低,叶绿素分解形成较多的花青素。

海带细胞里的碘是周围海水的许多倍,而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原因是细胞膜的作用。

第二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一、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

1、细胞分裂定义: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分裂顺序: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分裂后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液泡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所以经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

二、细胞分化与组织: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胞细胞群叫做组织。

三、植物的主要组织有: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

四、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

一、多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二、多细胞生物体由许多细胞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和动物体。

三、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四、.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繁殖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

一、动物如草履虫;植物如小球藻;细菌如大肠杆菌;真菌如酵母菌。

*二、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收集管、伸缩泡、纤毛、口沟、细胞膜、食物泡、胞肛、细胞核、细胞质

三、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四、生物按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螺旋藻)和真核生物(草履虫、酵母菌、绿眼虫)。

六、单细胞生物体与人类的关系:是鱼类饵料、草履虫净化污水、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有害:有些单细胞生物引发赤潮。

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节、第二节

一、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二、观察植物: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1)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白菜、蒲公英)

(2)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狗尾草、小麦)

变态根:甘薯的贮藏根,玉米的气生根,菟丝子的寄生根。

茎: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

变态茎:马铃薯、荸荠的块茎,藕的根状茎,月季的刺茎。

叶: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

变态叶:猪笼草的捕虫叶,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

第三节藻类植物

一、白居易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呈绿色,是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

二、海带由固着器(根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三、*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

四、其他的藻类植物还有马尾藻、鹿角菜、紫菜、石花菜、裙带菜等。

五、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释放氧、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刘禹锡《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葫芦藓:基部生有假根,起固着作用。长有孢蒴,用

孢子繁殖。

三、*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其他的苔藓植物还有地钱、墙藓。

四、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肾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有地下茎、地下根,叶大呈羽状。

五、其他的蕨类植物还有卷柏、问荆、贯众、凤尾蕨等。

六、*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六、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可食用如蕨菜、毛蕨、紫萁等;2、可药用;3、可做饲料如满江红、槐叶萍;4、可用于工业如石松;5、可做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芒萁、肾蕨。6、供观赏如肾蕨、铁线蕨等。

七、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八、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五节裸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的代表植物为松:叶细长如针,成束成长。花是风媒花。

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发达;能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其他的裸子植物还有雪松、水杉、侧柏、银杏、红豆杉等。

第六节被子植物

一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不同点

叶脉

花基数

果实

种子的胚

小麦(单子叶植物)

须根系

平行脉

3

颖果

一片子叶

菜豆(双子叶植物)

直根系

网状脉

5(或4)

荚果

两片子叶

相同点:1、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2、新个体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

3、植物体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二、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

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由子房壁包被着,种子外面由果皮包被着。

三、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

四、银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桫椤是一种木本蕨类植物。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珙桐是被子植物,也叫做鸽子树。

五、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六、保护珍稀植物的措施:自然保护区;

*小结:植物类群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单子叶植物

植物裸子植物

孢子植物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

1、双子叶植物(菜豆、蔬菜)

根系是直根系

叶脉具网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

2、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

根系是须根系,

叶脉是平行脉,

花的基数是3,

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

3、裸子植物

(松)

松的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

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

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4、被子植物

(桃、蔬菜、粮食作物)

桃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

胚珠不裸露,有子房壁包被,

形成的种子不裸露出来,有果皮包被。

5、蕨类植物

(肾蕨、铁线蕨)

有根、茎、叶的三大营养器官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靠孢子繁殖后代;

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6、藻类植物

海带、小球藻

没有根、茎、叶分化。

靠孢子繁殖后代;

大多生活在水中

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二节肠腔动物和扁体动物

一、腔肠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水螅:

二、其它的腔肠动物还有: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等。

*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组成;有口无肛门。

四、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海蜇是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是工艺品。

五、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涡虫六、其它的扁形动物还有: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六、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七、猪肉绦虫幼虫寄主是猪成虫寄主是人,预防措施搞好粪便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米猪肉。预防血吸虫病措施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第三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蛔虫:雌雄异体,

雄小雌大、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比较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二、其它的线形动物还有:钩虫、饶虫。

*三、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四、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为蚯蚓:靠近环带的为前端,运动器官肌肉和刚毛。呼吸器官体壁,必须保持体壁的湿润。

五、其它的环节动物还有:水蛭、沙蚕。

*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

第四节软体动物

一、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河蚌: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贝壳最里面叫珍珠层。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时,外套膜会分泌出珍珠层,就形成珍珠。河蚌运动器官:斧足。呼吸器官:鰓。贝壳张合用闭壳肌。

二、其它的软体动物还有:蜗牛、乌贼等。蜗牛运动器官:腹足,乌贼呼吸器官:鰓。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贝壳)。

第五节节肢动物

一、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

1、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外面是外骨骼。外骨骼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头部有一对分节的触角,是感觉器官。复眼一对,是视觉器官。三个感光的单眼,一个口器是取食器官。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胸部背侧有革质的前翅和膜质的后,适于飞行。口器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鄂、下颚和舌构成。蝗虫有善于跳跃的足,又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了生活范围。

2、沼虾: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防御和攻击敌害的武器叫额剑,体表有外骨骼,头胸部和腹部分别有五对分节的足。

二、其它的节肢动物还有:蜜蜂、蜻蜓、七星瓢虫、家蚕、蝉、河蟹、黑斑园蛛、蜈蚣等。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布;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四、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六节鱼类

一、鱼类的典型代表为鲫鱼:1、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体形梭形,体表有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小游泳的阻力。侧线是感觉器官,能测定方位,感知水流和水温。

2、运动器官: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胸鳍、腹鳍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3、鲫鱼前进的动力是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4、鱼的呼吸器官是鰓,由鰓丝、鰓耙和鰓弓。鲫鱼是变温动物。

二、其它的鱼类还有:鲤鱼、草鱼、青鱼、带鱼等。

三、*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体表大多长有鳞片;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四、淡水鱼类代表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两栖类的典型代表为青蛙:呼吸器官幼体是鰓,成体是肺皮肤辅助。青蛙是变温动物。

二、其它的两栖类还有:蟾蜍、大鲵和蝾螈。

三、*两栖类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体温不恒定。

四、爬行类的典型代表为蜥蜴:*爬行类的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第八节鸟类

一、鸟类的典型代表为家鸽:

1、外形: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为了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分部: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四肢当中,前肢成了翼)

3、皮肤:松而薄(有利于飞行时肌肉剧烈的收缩和伸拉)

4、羽毛分为正羽、绒羽,正羽飞行,绒羽保温。

5、骨骼:骨中空,内有空气。(使骨骼轻而坚固,有利于飞行)

有发达的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

胸部肌肉发达,拉伸两翼进行飞翔。

6、双重呼吸:吸一次气,在肺中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叫做双重呼吸,

7、体温:恒温动物,扩大生活范围。

二、其它的鸟类还有:鸡、鸭、鹅、鹌鹑、麻雀、猫头鹰、喜鹊、鸵鸟、丹顶鹤、企鹅、大雁等。

*三、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角质喙,没有牙齿;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胸肌发达;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第九节哺乳类

一、哺乳类的典型代表为家兔:

1、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2、四肢发达,前肢短后肢长,适于跳跃和快速奔跑。3、家兔毛分粗毛和绒毛,粗毛保护绒毛保温。4、膈将体腔分胸腔和腹腔,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帮助呼吸,盲肠发达。5、体温恒定。

二、其它的哺乳类还有:猪牛羊等家畜及狼虎象等。

*三、哺乳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

四、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包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s/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