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异变:射干、川射干
射干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而今已知古代本草中的射干按照花冠颜色来辨析的话有三种:黄红色者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紫碧色者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白色者为鸢尾科植物野鸢尾(白射干)IrisdichotomaPall.。古人缺乏植物学的概念,所以时有混淆,《本草纲目》就记载说“陶弘景谓射干、鸢尾是一种。苏恭、陈藏器谓紫碧花者是鸢尾,红花者是射干。韩保升谓黄花者是射干。苏颂谓花红黄者是射干,白花者亦其类。朱震亨谓紫花者是射干,红花者非。”以至于李氏也郁闷的说:“各执一说,何以凭依?”李氏认为“鸢尾、射干本是一类,但花色不同”可能也是逼迫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了吧。不过,这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决定。而今共识鸢尾科植物射干为射干的基源,鸢尾科植物鸢尾列为川射干的基源,尽管两者“大抵入药功不相远”,但总归是两种不同植物,应当予以分别,而白射干如弘景所言“此不入药用”,这个局面也是唐宋元时期古人一再努力的事情,想必苏敬、陈藏器、韩保升、苏颂、朱震亨等人还是很满意的,终归是了却了他们的一桩心事。
射干四气属性演变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