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有多猖獗

白癜风是先天的吗 http://m.39.net/pf/a_4452192.html

在人们饮食习惯、生活节奏改变及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下,结直肠癌成为了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根据年中国癌症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仍呈增加趋势,不仅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全球状况

发病率

10.2%

排名

第三

死亡率

9.2%

排名

第二

数据更新至

其中发病率指发病病例占癌症发病总病例的比率;死亡率指死亡病例占癌症死亡总病例的比率。

我国状况

新发病例

37万

全球占比

26%

发病率

28%

排名

第三

数据截止;来源于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

近十多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约2.5%的增幅。

专家表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迅速,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白领人群中上升尤其明显,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有科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

此外,根据年全国癌症报告,中国的结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是60.2岁,而美国年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美国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9.8岁,由此可见,国内结直肠癌正处于年轻化趋势。

●结直肠癌发病部位

大肠癌好发部位主要有:直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肝曲、回盲部,以往的研究认为大肠癌以直肠(包括直乙交界)多见,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工作发现结肠癌在大肠癌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高,大肠癌的发病部位已向近侧发生迁移。

●结直肠癌的身心伤害

肠功能

由于治疗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菌群紊乱后导致的油脂摄取受限

肠道需要维持正常蠕动造成机体对纤维素摄取要求提高

疼痛

手术、化疗、药物副作用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

心理

对疾病的恐惧

对康复的焦虑

对疼痛的绝望

转移复发

早期复诊不及时导致复发率高

癌细胞转移概率高

肝、肺最容易发生转移;脑和骨其次

●结直肠癌的成因和分型

大肠由很多类型的正常细胞组成,每一类型的细胞均可变异为癌细胞。

大肠癌变过程

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可达40%;在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中,癌变的发生率则更高,这说明结肠癌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

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可能与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发生癌变。

结肠直肠癌的大体形态可分为息肉型、狭窄型和溃疡型。

息肉型结直肠癌癌体较大,外形似菜花样,向肠腔突出,表面容易溃烂、出血、坏死。

狭窄型结直肠癌癌体不大,但质地硬,常围绕肠壁浸润而导致肠腔呈环型狭窄,容易引起肠梗阻。

溃疡型结直肠癌癌体较小,早期形成凹陷性溃疡,容易引起出血、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和组织。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长期不良习惯

过多的脂肪和一些加工肉类如咸肉的摄入会促进胆汁酸的分泌,刺激肠道黏膜,从而导致肠道正常细胞的癌变。

纤维素摄入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减缓,使肠道内积累毒素,为癌细胞的变异提供环境。

吸烟、喝酒、久坐不运动、生活压力大等因素也会诱发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有大肠息肉、慢性、炎性肠病等疾病

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粘膜细胞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可能会发生癌变。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近亲中有1人患结直肠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险度约为2倍,更多亲属有此癌则危险度更大。根据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直肠癌确实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年龄与性别

由于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且有年轻化趋势,有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等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y/5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