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菜肠结 >> 肠结用药 >> 嘉善菜,好恰

嘉善菜,好恰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经常有人问

嘉善有什么特色菜?

其实嘉善菜讲究的是原汁原味

唤醒食物本身的鲜香

哪些菜是嘉善地道的菜肴?

“佳膳十碗”告诉你答案

(请在Wifi中观看)

“佳膳十碗”是“善文化”与“膳文化”的完美交融。近年来,嘉善充分依托“善文化”基因,深入培育打造“善文化”人文品牌。“膳”,又是人民对生活的基础要求。在中国·嘉善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暨“佳膳十碗”进万家活动中,嘉善公布了蝉衣包圆、嘉善白饼、响油鳝糊等10道最具本地特色的“佳膳十碗”。

迫不及待

赶紧来看看吧

<送子龙蹄>

[菜品来由]

相传明代西塘一富贾婚后未有子嗣,后经一道人指点,乐行善举,修建路、桥以便众人。在建桥时天宫仙鸟凤凰停歇桥边,而该富商也于当年喜得贵子,将此桥取名“送子来凤桥”,现经修缮后在千年古镇西塘朝南埭。富商在得子喜庆之时大摆宴席,其间一道主菜,即“蹄子”。自此,凡当地百姓在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家人团聚时均以此菜作为主菜,意为早得贵子,团圆吉祥。

食材准备

[主料]

蹄髈(前肘)-g

[辅调料]

青菜心5棵、麦芽糖15g、白糖25g、酱油(老抽)5g、生抽15g、味精1g、黄酒30g

[菜品做法]

蹄髈去除细毛清冼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烧开焯水(去沫),锅上火加清水烧至成熟待用。青菜取心洗净对开放入沸水锅中略煮即可待用。锅上火加入菜油烧至七-八层热,蹄髈趁热涂上酱油(老抽、生抽、麦芽糖调汁)下油锅炸至表面起泡。走油蹄髈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老抽、生抽、料酒、生姜、葱结、白糖,上火烧开后转小火至酥软入味,捞出装盆,围上菜心,锅上火加入原汤调味加味精勾玻璃芡浇上,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色泽红润、酥而不烂、味道鲜美。

<砂锅馄饨鸭>

[菜品来由]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地处窑区的天凝集镇,有家名唤“美味斋”的菜馆,经常有窑户(砖瓦业主)和窑工光顾。窑户常与客商在此,边吃边谈生意,酒后还喜欢吃些馄饨之类的点心,而窑工劳作之余来店里,希望有一种既能下酒,又能充饥的菜肴。美味斋的老板耳听眼见,就想满足他们的需求,经仔细琢磨试制,终于做成了这道别具风味的佳肴。(年版《嘉善县志》有较为详细的记录:“选肥鸭,除内脏,置入砂锅,旺火煮沸,后改文火。加薄片火肉、蛋皮、香菇、葱段,调味点色,炯透。再将煮熟馄饨入锅上桌,色香味美)。砂锅馄饨鸭慢慢成了天凝饮食业的一道名菜。由于砂锅馄饨鸭汤汁鲜美醇厚,营养丰富,嘉善不少酒家,也开始争相仿制这道菜肴,一时成为风尚。即使到了现今,这道菜也是嘉善不少酒店的风味特色菜肴。

食材准备

[主料]

净老鸭g、馄饨10只

[辅调料]

蛋皮10g、竹笋10g、火腿10g、香菇10g、青菜5棵、葱10g、食盐10g、味精3g、胡椒粉3g

[菜品做法]

鸡蛋打散塌成蛋皮切丝,火腿肉蒸熟切成丝,香菇煮熟切成丝,青菜心洗净焯水冲凉,待用。老鸭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沸焯水(去沬、去腥),冲净待用。大号砂锅将老鸭腹部朝上放入加清水、姜片、料酒上火,先用旺火煮沸30分钟后,放入笋尖转小火炖酥。鲜肉馄饨下沸水锅中煮熟捞起倒入老鸭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味精,将蛋皮丝、香菇丝、火肉丝放在老鸭上,青菜心放入鸭汤中,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色彩鲜艳、香味扑鼻、美味可口。

<蝉衣包圆>

[菜品来由]

乾隆皇帝最喜欢游玩。每次下江南,沿途的省府州县,那都是极尽所能的巴结,都想趁此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以升官发财。因此,沿途接驾的官员尽以大鱼大肉招待。时间一长,乾隆见了这些食物就是吐,再也不想进食了。这可急坏了跟班的!他找到西塘老品芳的厨子。那厨子又不知道什么皇帝不皇帝的,只知道你们这些有钱人太糟蹋钱了。就随手抓了把荠菜,做了一道如意卷送过去。这厨子本来手艺就好,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佳。乾隆爷吃了这如意卷,龙心大悦,就问厨子这菜叫什么名?厨子说就叫荠菜卷吧。乾隆说这腐皮透明,薄如蝉衣,把许多蔬菜包起来,就叫蝉衣包圆吧。

食材准备

[主料]

夹心肉g、豆腐衣2张

[辅调料]

荠菜(或芹菜)g、红椒1只、食盐5g、味精3g、鸡蛋1只、麻油5g、胡椒粉2g、葱10g

[菜品做法]

荠菜洗净,用开水烫好切成末,夹心肉剁成肉糜待用,荠菜末及肉糜加入盐、味精、少许的色拉油、小葱末等均匀;选择豆腐衣,一张大的豆腐衣切成四片,然后把肉馅放上去包好,在封口处沾点清水黏住。在盘子里抹上一层油(可以用熬制的猪油,也可以使色拉油、橄榄油、茶树油等等),然后再把荠菜包圆摆放好,可以避免在蒸煮时,豆腐衣粘在餐具上,隔水蒸10-15分钟后,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色泽鲜艳,清香四溢,馅鲜且味美。

<白饼>

[菜品来由]

大明王朝时期,嘉善曹家有位在朝为官的子弟,奉旨出使高丽,与当地人民共同抗击倭寇,屡立战功,受人敬慕。归国时,高丽人民设宴送行,席中几道异国风味的鱼类菜肴,鲜美无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荣归故里后,曹家宴请父老乡亲,这位曹家子弟为了炫耀来自异帮的风采,向厨师介绍在异国它乡尝过的各种菜点,特别提到一种无骨的剥皮鱼做成的菜,味道鲜美,吃过便终身难忘,希望能仿制出来,这下可难到了众位厨师。

正一筹莫展时,曹家子弟看到水盆里一条欢蹦乱跳的青鱼,忽然计上心来。他让厨师杀鱼去骨,与油肉一起跺成碎肉,捏成一个个小圆饼,入水煮熟,盛碗上桌,众乡亲一尝,便交口称赞。纷纷询问,此谓何菜?曹家子弟看着洁白如玉的圆饼脱口而出,这叫“青鱼白饼”,没想到曹家子弟的随口一说,成就了鱼米之乡的一道名菜。

食材准备

[主料]

青鱼肉g

[辅调料]

猪油膘g、黄酒3g、白糖15g、食盐5g、蛋清20g、香菇1只、火腿5g、开洋12只约10g、葱5g

[菜品做法]

鱼、奶脯肉斩细,放水拌凝,加酒、糖、盐等,拌匀做成一个个小白饼,中间嵌上干贝或开洋,放入蒸笼蒸六七分钟,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白中点红,色彩鲜艳,吃起来松、嫩、鲜、肥。

<荷叶粉蒸肉>

[菜品来由]

相传以前有一对夫妻以开饭店营生,但生意清淡,只能勉强度日,可是丈夫却还有个坏习气,就是喜欢赌博,而且经常输得精光,两口子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有一天,妻子给丈夫几个铜板,让他去买些吃饭用的碗和盐,没想到丈夫拿了钱之后又手痒,居然把钱全输光了,最后只能空手回家。回家之后两口子当然免不了一番争吵,妻子埋怨没饭可吃了。

此时丈夫突然急中生智,想到家中还有猪肉,便把肉切成块。用酱油拌一拌,再到门前池塘里采了几张荷叶包一包,放在锅里蒸。想不到蒸完之后,剥开荷叶一闻,烧出来的肉香味四溢,口味又嫩又鲜。

后来,夫妻俩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加些作料,再将肉用糯米粉裹一下,这样蒸出来的肉香糯可口,更加入味。从此以后,两口子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响,而丈夫也从此整日在店里帮妻子一起张罗,不再出去赌博,两口子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以后当地其他的饭店也争相模仿这种做法,逐渐成了当地的一道热门菜,而这道菜便叫做"荷叶粉蒸肉"。

食材准备

[主料]

猪五花肉g

[辅调料]

荷叶3张、老抽3g、生抽5g、白糖5g、甜面酱2g、葱8g、老姜3g、大米g

[菜品做法]

干荷叶(鲜荷叶为佳)用温水浸泡至软,改刀成大小合适状,待用。葱、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加水捏成葱姜汁,待用。大米淘洗干净晾干,放入炒锅中翻炒至微黄色,香气出来即可,用粉碎机打成粗末,待用。猪五花肉洗净,切成7cm*3cm长方块,中间切一刀,表皮相连,放入容器加入老抽、生抽、甜面酱、白糖、味精、胡椒粉、葱姜汁、料酒拌匀腌制半小时即可。荷叶平推墩板上,肉块滚上炒米粉(滚匀),放在荷叶上包好放入盘中,然后上笼蒸2小时至酥烂,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米香扑鼻、肉质酥烂、入口即化。

<清蒸白水鱼>

[菜品来由]

白水鱼又名“银刀”,传说当年渔民张某带领一帮人与南下的清兵在汾湖一带激战,曾多次攻入敌营。一次,张某在湖上与清兵作战时,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剧痛,弯腰从湖中拾起一把银刀,向清兵杀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给镇住了,纷纷落荒而逃。张某再一瞧手中,原来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鱼,这样“银刀”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食材准备

[主料]

白水鱼g

[辅调料]

红椒1只、食盐5g、味精3g、生姜3g、葱3g、黄酒5g、胡椒粉1g

[菜品做法]

白水鱼宰杀、去鳞、去内脏、去鳃洗净,然后从腹部下刀,鱼头至尾部沿脊骨开一刀,表皮剞上花刀,放入鱼盆中,待用。生姜洗净切成薄片,葱洗净切成段,碗内放入清水捏成葱姜汁,待用。然后生姜、葱、洗净红椒、再切成细丝,待用。白水鱼上加盐、菜油、胡椒粉、葱姜汁、味精、料酒上笼蒸8分钟后取出,放上葱丝、姜丝、红椒丝,浇上热油,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肉质白嫩、色彩鲜艳、味道鲜美。

<椒盐鳑鲏鱼>

[菜品来由]

嘉善是水乡风貌,水产品以鱼为主,种类繁多,鲫鱼、青鱼等都不足为奇。而吃到鳑鲏鱼这一类对水质极期敏感的小鱼,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几年通过水域治理,河道恢复它的本色,鳑鲏鱼才逐渐回归。

鳑鲏鱼是鲤科小型淡水鱼。鳑鲏鱼是杂食性鱼类,活动范围小,寿命短而且永远长不大。

最值得一提的是,鳑鲏鱼把繁殖后代的任务寄托给了河蚌。鳑鲏鱼的子女在蚌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发育,直到孵化成幼鱼。河蚌在收养鳑鲏鱼后代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了鳑鲏鱼抚养。

鳑鲏鱼是一味药材,益脾胃、添精补髓、补三焦之火。

食材准备

[主料]

鳑鲏鱼g

[辅调料]

食盐3g、椒盐3g、葱2g、干辣椒2g、蒜末2g、姜末2g、味精1g、胡椒粉1g

[菜品做法]

鳑鲏鱼清理干净(清理小鱼时,只要在鱼的颈部掐一掐,挤一挤鱼的内脏就出来了),放入盐、料酒、葱、姜、胡椒粉拌匀,腌制20分钟待用,油锅7-8成热下鳑鲏鱼,炸至金黄色捞出。锅里留底油,下调料爆香放入炸好的鱼翻炒后撒上椒盐粉炒匀,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口感酥、香、脆、鲜,色泽金黄。

<腌笃鲜>

[菜品来由]

传说这“腌笃鲜”原本是红顶徽商胡雪岩家的私房菜。

左宗棠在浙江巡抚的任上就为其积极筹措钱粮。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代表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进行游说,为船政局争取到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左宗棠西征时,胡雪岩又出任上海采办转运局委员,负责提供军饷、订购军火。左宗棠成了胡家常客。腌笃鲜辗转传入沪宁一带,遂成江淮菜式的经典之作。

腌笃鲜是嘉善方言。“腌”就是指腌制过的咸肉,“鲜”就是新鲜的肉类(鸡、蹄髈、小排骨等),还有就是既可当主料,又可当配料的竹笋。“笃”就是用小火慢慢炖的意思。老古话说得好,有咸才有鲜,春笋吸饱了一锅咸肉的浮油,再加少许米酒,咸香交融。舀起一勺,笃酥了的咸肉,肥而不腻,嫩黄嫩黄的春笋,清香微甜,每份原料都物尽其用。

食材准备

[主料]

猪脚2只、鸡块g、排骨g、咸肉g

[辅调料]

竹笋75g、百叶结g、味精3g、黄酒5g、姜片3g、葱3g

[菜品做法]

鲜猪脚、咸猪脚洗净斩成块待用。锅上火加入清水、鲜猪脚、咸猪脚烧开焯水(去沬),后用水冲洗净待用。竹笋剥壳洗净切滚刀块,千张打成结待用。锅上火加入清水先放入咸猪脚炖15分钟然后加鲜猪脚、料酒、姜片,旺火烧开转小火炖45分钟左右至酥软,加入竹笋块、千张结略滚,出锅时调味加入味精,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口味鲜美。

<油盐蟹>

[菜品来由]

大闸蟹有“九月(阴历)圆脐十月尖”一说,九月雌蟹蟹黄丰满,十月雄蟹蟹膏肥硕,吃蟹正值当令。

“油盐蟹”是一道家乡传统菜,肉质甜润、风味独特,品尝起来滋味丰富,让人咂舌攒眉。古今喜爱吃蟹的名人不胜枚举,苏轼的《老饕赋》两处提及吃蟹。油盐蟹咸鲜入味,持螯把酒,羡煞了一代美食家。

食材准备

[主料]

大闸蟹6只(g)

[辅调料]

食盐5g、味精3g、姜丝5g、黄酒10g、菜油10g、葱3g、胡椒粉1g

[菜品做法]

生姜洗净切成姜末、葱洗净切成葱花,待用。将湖蟹洗净,放在墩板上,切成二半,去除草包、蟹脐,切口朝下放入盘中,均匀地撒入盐、姜末、葱花、味精、料酒、胡椒粉、菜油、上笼沸水蒸15分钟,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色泽鲜艳、原汁原味、咸鲜可口。

<响油鳝糊>

[菜品来由]

明末嘉善灾荒频发,尤其水灾严重,使许多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曾在朝庭做官的陈龙正,回归故里后,见此悲惨情景,发起成立了同善会,号召乡绅捐赠钱粮,在灾荒之年,赈贫济困,帮助受灾百姓渡过难关。

某年嘉善发大水,有户人家惨遭水患,颗粒无收,难以维持生活,己经挣扎在死亡线上,幸好得到同善会的接济,才逃过鬼门关。为了好好答谢同善会,户主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动员全家到乡间田野捕捉黄鳝,没几日就抓到了好十几斤。嘉善水乡盛产黄鳝,不属稀罕物,其实户主是在“鳝”字上做文章。那日户主宴请陈龙正及同善会的乡绅,餐桌上只有一盆盆鳝丝,不仅暗淡无光,而且没有一点香味,像是半成品。乡绅们正纳闷时,户主出现了,只见他手拿油锅,将滚烫的菜油浇到鳝丝上,一时间油爆声四起,香飘满屋,惊动四邻。

众人问,为何烧个菜要弄出这么大的响动?

户主答,同善会救了我们全家,“善”“鳝”谐音,我要把同善会与民为善的行为弄出响动,发扬光大。

陈龙正听闻此言,拜谢户主,并为此菜取了个雅俗共赏的名称“响油鳝糊”。因“响油鳝糊”鲜嫩味美,很快流传于坊间。黄鳝上市季节,到处可闻油爆的声响,可谓满城品鳝(善)。

食材准备

[主料]

细黄鳝克

[辅调料]

火腿片10克、姜2克、葱2克、咸蛋黄10克、大蒜5克、胡椒粉1克、老抽1克、生抽2克、味精1克、淀粉5克、色拉油30克、猪油30克

[菜品做法]

锅上火加清水烧开(开水泡)放入细黄鳝,盖紧锅盖烧至黄鳝嘴张开即可。用冷水略冲,水温保持在30℃-40℃开始划鳝丝。准备好一只不锈钢菜盆、划刀(用牙刷柄或竹炭磨成斜口状),将黄鳝放入菜盆中,左手捏头,右手捏划刀,将黄鳝腹部朝外,划刀从头沿骨头至尾一刀,再从背部沿骨划第二刀,不要划断,再从头贴骨划至尾(三刀三段叫单板,三刀二段叫双背)即获鳝丝。划好鳝丝去肠,切段冲洗干净待用,火腿、生姜、葱、咸蛋黄、蒜子切末待用。锅上火加色拉油烧开加入鳝丝姜末煸炒透,加入料酒,清水烧至浓汤,然后加入生抽、白糖略烧,加入味精、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盆,盆中间挖团,放入适量胡椒粉,上面放入葱末、火腿末、蒜末、咸蛋黄末,锅上火加猪油烧开,浇入鳝丝中间,即可食用。

[成品特色]鳝丝色泽红亮、口味软糯微甜。

喜欢

你就一起分享

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互动有奖

为更好地了解几道菜的民间故事,现特面向社会征集“清蒸白水鱼”、“椒盐鳑鲏鱼”、“腌笃鲜”、“油盐蟹”四道菜的由来。

如果您有故事,欢迎您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y/5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