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花来源于棕榈,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cm,具多数皱摺,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除棕榈花能做药外,棕榈皮、棕榈根、棕榈子均能作中药使用。
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cm,具多数皱摺,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除棕榈花能做药外,棕榈皮、棕榈根、棕榈子均能作中药使用。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荫。适生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湿润之地;微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均能适应。过湿之地,易于腐根;且为浅根性树种,易于风倒。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采取播种育苗繁殖。用新鲜种子随采随播,亦可沙藏至翌春播种。播前用60—70℃温水浸种1昼夜以催芽,条播行距为20—25厘米,覆土厚2厘米。播后约50天发芽出土,有的需百余天才发芽。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加强肥水管理。棕榈初期生长缓慢,一般要留床或换床分栽,培育2—3年后再定植。
棕树花是一种很好的菜果,营养丰富,兼有消炎清火及降血压的药用功效,生熟都可吃.棕树花有的苦,有的甜。从形体上看,甜的体态宽肥丰满,苦的体态圆浑瘦长。开在棕树的枝叶和树干的连接处,一片叶子下就有一个花苞.常常开金黄色米粒儿般的,棕树花,成熟后的结红红的小果,一串串的,分外显眼。棕树花还在花苞期的时候,外型看来就像一条鱼.外面裹着层层的类似笋衣样的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小花苞,就象鱼籽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公益分享,如有版权异议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