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
冬至来临
/12/21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它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民间有吃水饺的风俗,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日舍药留下的。
冬至的习俗
北方饺子馄饨
南方汤圆
喝羊肉汤
下面了解一波关于冬至的气象知识!
(各地方谚语)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台)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干净冬至邋遢年。(苏)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在冬至夜这一天,一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而且还要给餐桌上的团圆菜换上新名,蛋饺变成了“元宝”,肉圆称作“团圆”,吃鱼叫“吃有鱼”,每一个菜名里,都透露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所以,你的冬至,准备怎么好好度过呢?
编辑
学习会——学习部
图片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