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年会丁克峰教授结直肠癌可切除

  编者按: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多学科诊治模式(MDT)的发展,可切除肝转移病人是其中具有治愈希望的重要部分,其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在年10月28日至30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中美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研讨会上,来自浙江大医院的丁克峰重点汇报了结直肠癌可切除肝转移的治疗策略,让我们一赌为快!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0%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肝转移。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多学科诊治模式(MDT)的发展,可切除肝转移病人是其中具有治愈希望的重要部分,其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治疗策略、技术标准和预后因素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的共识与争议等,近年日新月异。

 1.可切除肝转移治疗策略演变

  年ESMO指南指出:局限性肝转移的治疗应以达到治愈性无瘤状态(NED)为目的进行局部治疗。与传统的是否可切除的理念相比,指南推荐“局部毁损性治疗(LAT)”,包括:各种消融术(射频、微波等)、高剂量近距离放疗、放射性栓塞治疗(SIRT)等均可用于局部治疗。值得   对于可切除肝转移,以可切除的技术难易标准和预后因素标准,双维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来制定治疗策略。技术上可切除性并不等同于mCRC的可治愈性,预后因素往往才是决定其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技术上明显可切除且预后良好者,直接手术切除是合理的;技术上可切除但预后不良者,应给予围手术期的联合化疗或最佳联合方案,含靶向药物。

  技术指标主要是肿瘤是否能获得R0切除及足够的残肝体积,而预后因素则由肿瘤的生物学状态直接决定。通常采用FONG等方法评估患者预后:原发灶淋巴结阳性、原发灶切除后1年内出现转移、转移灶>1个、单个肝内病灶最大径>5cm以及CEA>ng/ml为预后危险因素。ESMO指南建议具有任何一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进行新辅助治疗。

3.可切除肝转移围手术期治疗共识与争议

  与单纯手术相比,6个月的围手术期化疗可改善PFS/DFS。新辅助化疗有利于甄别快速进展者,同时可消灭微转移灶,了解患者化疗敏感性,指导术后方案的制定。临床上建议高危患者接受2-3个月的新辅助化疗为避免过度或不必要的手术。但新辅助化疗也会增加肝脏毒性,错过手术治疗的窗口期。因此新辅助治疗VS手术治疗,孰先孰后仍无定论。对于新辅助化疗中进展的患者,指南推荐及时换用二线方案继续化疗。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新辅助化疗中进展并非肝切除的绝对禁忌,部分病人仍应该进行肝转移灶切除(除外转移灶3个,单个最大径5cm及CEAng/ml)。此外,关于新辅助治疗中是否需要增加靶向药物这一争议问题,今年的共识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正面导向,特别是同时性肝转移。

  目前,对于可切除肝转移患者并无绝对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医师们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征以及治疗反应,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实现规范化治疗,最终达延长生存,追求治愈的目的。

专家简介

  丁克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医院院长助理

  肿瘤外科副主任、大肠癌综合治疗病区主任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肛肠医生会委员副会长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赞赏

长按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钙泊三醇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zl/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