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嘎达山景区

2月1日

新的一月、新的一天

适合分享一些美好??神奇的嘎达山

摄|嘎达云海代永清

(音乐搭配的文章更美哦▼)

嘎达山风景区,距金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达平方公里。

景区由中国碉王——马尔邦关碉、龙龟瀑布、古东女国王城遗址、自然天成东巴石佛、巨型岩洞、悬空古庙、原始森林、乾隆御碑、清四大皇庙之一的广法寺等组成。

代永清天狗望月

这里汇集了东女文化、嘉绒文化、苯教文化、象雄文化和乾隆文化!

代永清洗身池

这里留存着大自然最真实、最纯粹的魅力和大地最古老、最狂热的记忆!

安宁粮台喇嘛寺|代永清摄

今天我们走进嘎达山,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感悟历史的沧桑变化!

雍忠拉顶广法寺

广法寺位于安宁镇莫莫扎村境内,距县城33公里的大金川河东岸。

《美言宝论》中有关记载说嘉绒地区本教徒吉尔多美在嘉绒墨尔多山西面的巴亚皑的右上方(即阿坝州金川县与甘孜州丹巴县交界处),掘出过汉族本教大师勒党芒波秘藏的本教经典35部,其中有留言和建筑雍仲拉顶寺的图纸,指点后人要在大渡河上游一处弯形(即地、水、山均呈弧形)的地方建一座本波教寺院,既现在的雍忠拉顶寺,“雍忠”意为吉祥神,由教八个派别中的雍忠本得名,为本教寺院。

代永清摄

一弯秋色满碧川

乾隆时期,清廷用兵金川,乾隆下令废本教改兴佛教格鲁派,并且拨银重修雍忠拉顶寺,赐名广法寺,并御书“正教恒宣”匾额。

广法寺成为全国四大皇庙之一(清代全国四大皇庙指北京雍和宫、山西五台山、西藏普化寺、四川广法寺),是乾隆以来四川西北藏族地区的宗教中心。

摄代永清世代和谐广法

广法寺原占地百亩,建筑宏伟壮观,规模巨大,所藏经典甚多,鼎盛时期住寺僧人曾达余人。每逢宗教节日,来自十八土司及青海、甘肃和内地的藏汉信徒数万余人,聚集于此,热闹非凡。

据说嘉绒佛教徒若打算进藏深造,如果没有广法寺所授名号,则“入藏无果”,有则可优厚晋级。寺内曾有能盛两百桶水的大铜锅,是稀有之物,它显示出藏族人极高的铸造技艺。

广法寺在文革中遭受毁灭性毁损,年国家拨出专款修复了广法寺的正殿大经堂,又恢复为雍仲本教开放寺庙,现并列为四川省和阿坝州重点文物保护寺院。

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

摄|代永清乾隆御碑

“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年),是目前川西北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御碑,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

图源网络侵删

清康熙五年(年),金川首领嘉勒巴向清王朝归诚,康熙颁授嘉勒巴演化禅师印。康熙六十一年(年)其庶孙莎罗奔带兵跟随川陕总督岳钟琪征西藏准噶尔部的叛乱,在羊峒番(今九寨沟县一带)作战有功,雍正元年(年)授为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势力逐渐强大,乾隆十一年(年)为扩张领地攻击小金土司泽旺并夺走他的大印。乾隆十二年又进攻革布什扎和明正两土司。清廷派兵前往镇压,莎罗奔进行反抗,于是有乾隆十二至十四年(—年)和乾隆三十六至四十一年(—年)两次金川战役。

乾隆皇帝两次用兵金川,调集全国25个省的10余万兵力,耗银一亿多两,前后费时29年,乾隆“十大武功”占有其二,可见战争之酷烈、抵抗之顽强,被史家称为“历史之谜”。乾隆平定金川后,为颂扬功绩,传旨亲命立下此碑。

东女国王城遗址地

华西坝雪山冷水鱼摄

东女国王城遗址位于金川县马奈镇(原马尔邦乡)独足沟村东侧,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鸟卵形状的王城。

与藏语文献记载情况一致,王城位于“芒那色雄”,南面是脚尔基神山,北靠甲尔木神山,遗址建在三座山头构成的大鹏鸟形状大山西侧,由多层台地组成。

图|卢明远绘制的东女国王城遗址图---初稿

王城的周围巨石和碎石垒砌的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城墙长约3公里,最典型一处宽4米,另外有残高最高2.3米。

王城内还发现古代碉楼遗迹一座,底座平面7x7米,古寺院一座,在寺院周围散布白塔三座以上。

考察现场

遗址中收集到钧瓷瓷片、青花瓷瓷片、孔雀绿瓷片等,还有陶土烧制的佛龛装饰莲花瓣、龛柱等构件。

考察现场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原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温玉成教授经过—年多次考察,并且根据王城遗址出土文物判断,东女国王城遗址的寺院部分早在北宋年间就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考察

图源网络侵删

东女国王城遗址的发现,为四川省历史考古增加了光辉一笔,更为学术界研究东女国文化开启了大门。为进一步探索“西山-八国”的历史地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龙龟瀑布

龙龟瀑布|代永清摄

在女王大峡谷尽头的龙龟瀑布,悬在米高的绿色岩壁上,自天而降,被飞瀑一分为二的岩壁左边形如一条正在飞舞的金黄色巨龙,右边则似一翘守望的巨龟,飞瀑四周相依着大小十几个瀑布,每个瀑布均一瀑几叠,水雾缭绕。

东巴石佛

摄|东巴石佛代永清

自生石佛-东巴石佛矗立在嘎达山茫茫林海中,高达余米,如挚天之柱,立地穿宇,从不同的方位看,巨石都是一尊巨型佛像,据说它就是苯教祖师东巴·辛绕沃且的化身。他的五官,面部轮廓、袈裟皱纹以及出袖右手的肌肉线条都清晰可见,惟妙惟肖。

云遮雾绕东巴石佛代永清摄

传说远古时候,这一带是妖魔的老巢,百姓不得安宁,苯教祖师东巴·辛绕历经艰辛,收伏了这些妖魔,为了永远镇压这里的妖魔,他把自己的形象幻化成一尊石佛,并在上面作了许多镇压妖魔的咒语。

东女王头像

摄|代永清

在东巴石佛侧面的峭壁上,可以看见另外一个奇观,峭壁下垂的部分有一张酷似美女的脸庞正在仰望着东巴石佛,而据说这就是东女国女王的化身。

东女国文化遗存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宗教,东女国信奉雍仲苯教,而苯教是在佛教进入西藏之前藏族所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东女国的女王虽然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见到雍仲苯教的法师也要下拜。所以“自生成石佛东巴石佛”和“东女王头像”的存在让嘎达山更加神秘莫测!

神仙大掌

图源网络

神仙大掌

沿“东巴石佛”背后一个高大岩壁向上搜寻,一幅天然显示在悬崖绝壁上的硕大掌印便会跃入眼帘。其直径从下方望去约有丈余,是嘎达山中的奇观之一。

民间传说,它是墨尔多山神施法术留下的。当年墨尔多山神应东女国国王之邀,来到此地镇妖除魔。那时,那里并非是一个悬崖峭壁,而是一个巨大的魔窟。在神与魔的交战之中,恶魔大败,企图退回魔窟,休整后伺机再战。墨尔多山神见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起一掌击中魔窟顶岩顿时一声巨响,山崩地裂,魔窟瞬间被岩石封住,斩断了恶魔的退路,神掌就象一道难以打开的符,印在岩壁上永远锁住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阴深魔窟。恶魔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拜倒在墨尔多山神足下,面对硕大的掌印,发誓皈依本教之法,鞍前马后孝劳于墨尔多山神。于是巨掌便作为铁证长此留在了峭壁之上。

巨型岩洞

图源网络侵删

东巴石佛基座背后有一天然巨型岩洞,目前还没有任何人知道它究竟有多深。时而岩洞高达近百米,时而低到不足一米,时而向下深达20余米,时而宽可座卧百人,站在洞中抬头仰望,洞顶、洞壁怪石嶙峋。洞里伸手不见五指,连呼吸和心跳的声音都能听到清晰的回声,有一束束阳光透过洞顶石缝射进来,偶尔也会有不知从哪儿吹来的风让人不寒而栗。

悬空古庙

据有关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嘎达山是苯教圣地,在鼎盛时期,东巴石佛周围海拔3米群山中的绝壁上密林间曾建有座寺庙,那时这里钟鼓声声、香火兴旺,这里是苯教僧人坐洞闭关修行高深大法、提升法力的场所。

最为难得的是这些古庙内一幅幅古壁画,技法精湛,形象逼真,历经千百年风雨,色彩依然艳丽,被专家称为“东部藏区的敦煌”。

情人峰

嘎达山中最令人叫绝的莫过于情人峰。嘎达山山颠的岩石好似精工雕塑,一对情人相拥而立,正含情脉脉的注视对方。那坚实的躯体,细致的动作,柔和的目光,充分展现了一个充满艰辛、曲折的爱情故事。

中国碉王--马尔邦关碉

马尔邦关碉王|代永清摄

马尔邦关碉威然矗立,高达51米,基宽6.5×5米,顶宽3米,是目前已知保存较好的最高的古碉,被誉为“中国碉王”,迄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为原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小官寨碉。

马尔邦关碉代永清摄

著名学者马长寿先生在考察井岗山五次反围剿的碉堡时指出:“中国之碉源于四川,四川之碉源于金川”,金川的碉堡是嘉绒藏族对丰富战争艺术的杰出贡献。

著名美国记者索尔兹伯看到马尔邦关碉惊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明珠。

代永清摄

石碉

金川嘉绒藏族的石碉文化十分突出,现残存的古碉诸多,有“千碉之国”的称誉。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冉駹夷“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即石碉。《隋书·附国传》和《新唐书·南蛮传》《太平寰宇记》等古籍,对川西北地区尤其是嘉绒地区的石碉文化都有不少记述。

代永清摄|碉

这些碉楼,仅用片石累砌而成,高度多在20余米至30余米之间,少数碉高达40余米,也有一些较低者仅高10余米,不过低矮的石碉均为四角、五角、六角,而八角碉则皆较高大。

石寨代永清摄

石碉的功能,大约可分为军事防御碉、官寨碉、通讯预警碉、界碉、风水碉等五大类。军事防御碉是现有石碉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修建于村寨内及其附近入村寨的要道旁、交通要隘、渡口、关卡等地,属军事防御性工事。碉内底层一般用于战时储藏粮食、物资,二层以上墙体上布满了望射击孔,加之墙体坚固厚实,居高临下时,易守难攻,形成极好的防御工事。清乾隆年间两次用兵金川,均因石碉的阻挡,久攻不克。此种防御工事后来传入内地汉区,逐步演变为一种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碉堡。石碉在嘉绒藏区较为普遍,但是在金川县境内特别突出,仅卡撒乡就有多座石碉,可惜毁于乾隆平定金川的战火之中。

碉代永清

马奈锅庄

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墨尔多山脉的高山峡谷中,锅庄是嘉绒藏族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在锅庄舞蹈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马奈锅庄。

马奈锅庄

马奈锅庄是传世久远的艺术瑰宝,传说源于民间英雄阿米格冬降妖取得成功时举行的庆祝活动,后来逐渐扩展到庆祝或迎送上层人物的仪式中,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作为清朝的宫廷舞蹈,用以招待王公贵族,解放后在民间流传很广。

摄|代永清

据专家考证,马奈锅庄主要是歌颂型的锅庄带有宫廷舞蹈的遗风,所以称之为古东女国的宫廷舞蹈,是嘉绒锅庄的精髓,是中国圈舞的活化石。

马奈锅庄中当女领舞向男领舞献哈达或交帕子时,男子须双脚下蹲,双手掌朝上,恭恭敬敬地接过哈达或帕子,行三拜之礼。男女对唱时,男子总是边唱边舞,而女子则是随歌声左右摇摆着身子,间或前进一小步,男子的舞蹈动律总是大于和多于女子。

摄|代永清马奈锅庄

在锅庄变化的队形中,男女舞队朝相反的方向行进,男女合跳锅庄时,男女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表示对女子的敬重和虔诚,传递出古东女国文化中“女尊男卑、女权至上”文化风俗。

摄代永清

东女国

东女国,是一个神秘、浪漫的女性王国,据说曾在金川这片热土上辉煌一时。

东女国大约形成于松赞干布即位前后,在八世纪末逐步走向灭亡,历时近年。

按照唐人的记载,东女国在川西高原上,其地“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域,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船以渡。”

摄|代永清千年牛皮船

嘉绒亦即嘉莫绒,意为“女王的谷地”。由此可知,嘉绒与东女国有关。嘉绒土司的祖先出自康的勃兰氏。勃兰氏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部族,所以唐人称其为“女国”,亦称“东女国”。

东女国的王族是属于象雄系统的部族,所以《安多政教史》称其为“象雄勃兰之王”。早期和吐番王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吐番征服白兰、白狗等部之后,东女国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形成“户四万余众,胜兵万余人”的强部。

据旧唐书卷《东女国传》记载,东女国“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东女国的女官“高霸”,其地位相当于宰相。由此可知,东女国是由两部分组成。女王以康延川为中心,控制着大金川地区。以大金川上游为中心的西山八国,则是由诚服于东女国的哥邻所控制。

“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东女国的制度是外官为男性,内官为女性,号令由女内官传达,男外官接受执行。在女王的领导和主持下,女内官们每五日评议国事一次,女官有侍男,男官不得有侍女。

图源电视散文《高原梨香》侵删

在民间,女子是家长,可以有数个丈夫,生子从母姓,男子的职务是打仗和耕作。

女王居九层楼,国人居六楼。女王穿氆氇裙,上披青袍,足穿皮靴。一般男子披发,妇女辫发,男女都彩色涂面。

他们在大渡河上划牛皮船,河上架溜索,岩上凿栈道,打制兵器,修筑高碉,引水灌溉。东女国虽女人掌权,但奖励勇士,崇尚阳刚,亦农亦牧,发奋自强。

在对东女国国都考察中,专家们通过在中路乡克格依村的考察一致认定:公元八世纪末,东女国王室发生内乱,男人篡夺了王权,女王冒着生命危险,携带旧僚巧妙逃离到金川,并在金川人的帮助下恢复了王室,东女国因此在金川复兴。

复兴的东女国曾辉煌一时,但很快被历史的长河淹没。其直接原因估计是女王自己造成的:女王有一个让生下来的女子十分漂亮健康的祖传秘方,因此国内美女如云,周围其他国家为了争夺这些美女,搅得东女国鸡犬不宁。

也有说法是女王将王国分别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掌管,这一决定将东女王国推向了深渊,四个儿子接受领地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壮大起来,逐渐架空和取代了女王的权利,东女国也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据传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战役导致古东女国的最后灭亡。

编辑:陈云涛校对:王平牛培荣审核:吴永洪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一万个去金川的理由

这,就是金川观音桥风景区!

紧急通知:金川这次真的红了!(内附攻略,快来收藏~)

人间值得,金川世外梨园更值得

古东女国

女王的金川,金川的女王(上)

古东女国

女王的金川,金川的女王(下)

嗨!“雪梨之乡”大金川,喊你来吃雪梨全席宴啰!

乾隆金川之役及御碑

金川十大网红打卡点来啦!哪个再说不晓得,就把这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zl/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