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健
康
密
语
春
天
养
肝
有
讲
究
肝系统
春天之树
一年之计从春季的养肝开始,肝系统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心系统与脾系统。今期城市俏佳人携手楚惠老师教你春天如何养好我们的“心肝宝贝”。
中医的五行学说里,肝之子为心,心之子为脾,并一直有“木生火”和“木克土”的传统说法,这种说法并不是迷信,而是根据三个脏腑系统的协同和制约,来类比形象加以说明。
“肝”也要“不卑不亢”?不卑:不忧郁,不委曲,自然舒展
不亢:不亢奋,不骄燥,中正柔和
“肝”对于人的身体到底有多宝贝自然界的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将光能转化为自然界可利用的有机能量。植物的叶绿素可以造血,解毒,提供维生素,抗病等。绿色植物与自然界,和肝系统与人体的重要性类比十分相似。
在西方医学里,肝这个脏器被称为LIVER,这个定名同样可见肝脏在身体中的重要地位,肝是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同时也参与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与胆共同完成消化代谢任务。
在中医里,肝系统的功能除了消化和代谢功能外,肝系统的运行,还负责调畅情志和生理功能,储藏和调节血液量的重要功能,肝系统运作正常与否,与我们的消化吸收,血液的量和质量,情志是否平和等息息相关。
“肝”对于人的心和脾有什么作用肝有好的状态,才更好的充盈心血,为脾运提供动力
肝系统的不正常,心系统损耗,都要靠脾系统来补益
心系统心血充盈
心情舒畅
↓↑
肝系统自然舒展
中正柔和
↓↑
脾系统气运充固
运转顺畅
肝与心的关系肝与心
互相协调
病变互传
互为因果
精神情志
肝调神
肝调节情志活动
肝失疏泄
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神志失调
心藏神
心主管情志精神活动
心神不安
血液运行
肝藏血
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
心血不足
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心肝血虚证)
心主血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
肝血不足
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脾
互相协调
病变互传
互为因果
消化
肝疏泄
调畅脾胃气机升降,疏利胆汁,促进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转
肝气疏泄太过或不及
影响胃纳,消化,吸收和运化,引起滞胀,嗳逆,湿邪,黄疸等肝脾不和症
脾运化
气足健运,将食物精微化生气血,滋养肝脏,有利于肝功能正常运作
脾运失常
血液
脾化血生血
使血液充盈
生血无源
疲倦,头昏,眩晕,血虚失养的目痒,身体多处瘙痒,脱发,痔疮,便血,妇女经量少,色淡或崩漏等血虚出血现象
统血
血不妄行
血液妄行
肝藏血
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
肝血不足
如何调补肝脾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补脾首要大法,做个“无心”之人
修炼处事方式,面对事情,解决后速速放下!不要有太多思虑,是补脾的首要大法!
食疗是对胃脾最好呵护后天的气血需要通过胃脾摄入生化,合适的饮食搭配,是对胃脾系统最好的呵护!
中医食物五味五味
辛
苦
甘(淡)
酸
咸
特点
通散
泻通降
补缓调
收涩固
平软潜
主应脏器
肝
心
脾
肺
肾
作用
活血行气
发散风寒风热
清热泻火
降火解毒
除烦
补虚止痛
缓和药性
调和脾胃
利水渗湿
生津开胃
收敛止汗
帮助消化
泻下通便
软坚散结
消肿化结
代表食物
姜、葱、辣椒,薄荷/木香、川芎、大小茴香、紫苏、白芷、花椒、肉桂
苦瓜、芥兰/黄连、白果、杏仁、大黄、枇杷叶、黄苓、厚朴、白芍
多数的五谷杂粮薯类,乳品,蛋类,家禽鱼肉,水果,瓜菜/部分药食材:阿胶,人参、甘草、红枣、黄芪、薏仁、熟地,肉桂、黄酒,糖类
番石榴,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山楂、莲子,芡实
海带、紫菜,墨鱼,瑶柱,牡蛎/小米,大麦,海马
鹿茸/紫河车,盐杜仲,盐莬丝子,盐巴戟天,龟甲胶
单味过食
过食会导致辛散燥烈,耗气伤津液,便秘、火气大、痔疮
过苦泻会致口干舌燥、目红耳鸣、便秘、干咳、胃寒者忌
过食容易滞胀,伤肾,糖尿病患者少食用
过食损伤筋骨,风寒风风热感冒者忌
心脏血管疾病、中风患者忌食过量
脾的本味是甘味
甘不等于甜!
甘=主味“淡”+副味“甜”
淡补中益气调和脾胃
甜调和解毒缓急止痛
↓↓
甘
甘味代表食药材有哪些
甘温类糯米,糯玉米,栗子,甘薯,/麦芽糖,红糖,/经年红茶,黑茶,深烘焙茶,玫瑰,桂花,茉莉,苏叶,/炒白扁豆,核桃仁,胡桃仁,/龙眼肉,大枣,南瓜,韭菜,韭菜籽,艾菜,茴香菜,樱桃,榴莲,/牛肉,鸡肉,鸽子肉,雀肉,羊肉,鳝鱼,/人参,北芪,炒白术,杜仲,海马,当归,熟地,莬丝子,淫羊藿,制何首乌,紫河车
甘平类大米,红米,黑米,燕麦,干土玉米,土豆,芋头,火麻仁,芡实,莲子,芝麻,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籽,茼蒿/阿胶,银耳,蜂蜜,/合欢花,枇杷,番石榴,/香菇,蚝,/鹅肉,驴肉,鲤鱼,鲫鱼,黄花鱼,带鱼,/冬虫夏草,党参,太子参,山药,枸杞子,麦芽,谷芽/,玉米须,神曲,鸡内金,灵芝,天麻,炙甘草,黄精,莱
甘凉(寒)类小麦,浮小麦,大麦,荞麦,小米,甜玉米,绿豆,红豆,/绿茶,白茶,轻焙茶,/菊花,枸杞叶,萝卜,黄瓜,冬瓜,白菜,菠菜,芹菜,大小豆芽,桑椹,大多数水果,蔬菜/鱼腥草,罗汉果,枸杞根,/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胖大海,龟甲,甘草/猪肉,紫菜
可以看出,以上甘味食物大多是中国居民膳食金字塔的指引食物。
适甘补脾,过甘伤脾
过淡壅滞不畅
过甜厚腻生湿
甘类食物怎么配伍按照体质需求
甘味为主,合理搭配其他性味的食物
活血养血健脾茶心肝脾肺皆补
配伍
性味
归经
据《中国药典》版功效主治
党参
10克
甘,平
归脾、肺经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三七
2克
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当归
2克
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北芪
10克
甘,微温
归肺、脾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楚惠老师
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中医药行业"中医保健调理师"职业培训师资
深圳市老中医协会副秘书长
佛山市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想和楚惠交流
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
可以长按下方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