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杏林早报·第期每天一分钟,健康早知道冬季膳食养生,
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埋在地里的“根”!
之前我们有介绍过几种根菜,
今天我们再认识另一种——冬笋。
冬笋是立秋前后
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
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
相对于春笋而言,
其肉质更为细嫩、鲜美,营养更加丰富。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
形容冬笋是”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
从中医角度看,
春笋产于春天,
有生发之气,是入肝的;
而冬笋产于秋冬,
有闭藏之气,能够滋肾阴,
这个时节食用比较合适。
《随息居饮食谱》说竹笋
“甘凉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
冬笋能清热化痰,消食和胃,
帮助人体升清降浊,
即使在冬天,也能保持清新爽利之感。
很多人认为吃冬笋可以刮油,
其实主要表现在冬笋的“升清降浊”。
经常心烦、头目不清、
爱吃肉食的青壮年和一些老年人,
容易出现大便干结,
这时候吃一些冬笋,
可以润肠通便,清热除烦。
竹笋既为“山珍”,
在吃法上也不同于一般蔬菜。
古人有训:
“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是则有损”。
因此,竹笋的吃法也有讲究。
。。。·冬笋烧肉·
冬笋的鲜嫩使其极易吸收食物的滋味,
尤其与肉类搭配,
一是清鲜,二是消食和胃,
两者的味道互相烘托,
也互相融合,散发美味。
吃惯油腻腻的大鱼大肉后,
吃上一口非常爽脆浸润。
解油去腻的冬笋醒神爽口,
怎么吃都不会胖。
。。。·竹笋粥·
食材
鲜竹笋克、大米50克
做法
将冬笋择净,切细备用;
大米淘净,放入锅中,
加适量清水煮粥,
待煮熟时放入冬笋,再煮片刻即可。
或将鲜竹笋榨汁,待粥熟时调入粥中。
功效
清热化痰、消食和胃、和中润肠。
适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等。
注意的是:
笋偏凉,脾胃虚弱,
容易泄泻的体质不适合多吃。
·唠唠嗑·考考大家,
为什么冬季要多吃根菜?
·猜你还想看·年早报大合集:一年的精华文章都在这里了!
冬天祛湿热、油腻,一样少不了这味药,便宜效果好!
痰湿多杂病,这碗三子养亲汤,调理身体效果好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杏林编辑部谢谢你1元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