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王茵芬菜地里的一

第31期(年12月)在场微散文二等奖

授奖辞:王茵芬《菜地里的一棵树》,通过父亲、树与鸟的生命关联,呈现了生命与爱的美好及深深的原乡情怀;轻柔的叙述与亲切的文字,让文章富有了质感。

菜地里的一棵树

文/王茵芬

家门前的菜地里多了一棵木兰树。如果没有躲在桠杈间的鸟窝引起我的注意,或许不会在意一棵掉光叶子的树。

未曾见过这棵树开花的样子。它笔挺地站在那里,主干修长,枝条疏朗。

三年前的早春,某天,父亲去小镇路上,发现一棵木兰树歪倒在拆迁后的废墟里。原本瘦弱的它遭遇硬物撞击,并挤压,根部几乎裸露。父亲缓缓地弯下僵硬的腰,扶起它,抱在怀里。他像收养一个受伤的弃儿,将树种在菜地,用木棍和绳子固定主干,好让它挺直了往上生长。

泥土的气息唤醒了木兰树。它身上的伤痛被沃土治愈,恐惧的心安顿下来,在父亲期望的目光里一个劲地长高,长大。

鸟窝非常精致。这该是哪种鸟安的家?听父亲说,有灵性的鸟喜与人亲近、共处,把窝搭在家门前向阳的树上,这也说明家园的风水好。

菜地不大,一棵树的生命却是这般辽阔,可以让鸟儿栖息,搭窝,繁衍生息。

父亲拎着一把铁锹走上来,说,掘几个萝卜给你。他步子迟缓,腰明显弯了。内心不禁一阵酸楚,这些年,我忽略的仅仅是一棵开花的树吗?一时无语,连“哦”这个字也梗在喉咙里了。

菜地一片绿意。冬日的阳光照在父亲歪斜的身体上。几十年来,他种了一茬又一茬的蔬菜,菜地依然年轻,而他老了,像冬天的一棵老树。

忽见一只小鸟飞到窝边,“喳喳”叫声尤其清亮。是喜鹊么?

我含泪笑了,环顾家园,如此温情。父亲救活的只是一棵树吗?

(责任编辑:偏说终校:袁志英制作:四季芳字)

获奖感言:

这次非常荣幸获得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31期二等奖,感谢在场!感谢评委老师们,给我莫大的鼓励!每一期的在场微散文写作永远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在寻找突破中获得写作的快感。今晚周闻道老师在颁奖典礼上的致辞,细细品味,获益匪浅。他说:“突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是一次只有开始,没有终结的长征。"而赞助人龚益成先生的致辞中最后一句话“做人与作文,坚持的是激情,坚守的是担当",说出了大多数写作者的心声。在场精神,永远在文学路上。

王茵芬获奖作品

王茵芬《生命的另一种演绎》

王茵芬《一只母猫的哀号》万一朗诵

《秋阳下,万物都柔情地老去》唐克朗诵

王茵芬《古井打水》唐克朗诵

王茵芬《草木味》唐克朗诵

王茵芬《五月暂居》海之魂朗诵

王茵芬《风逝》吴海燕朗诵

王茵芬《街边枯秋》海之魂朗诵

《有风吹来》海之魂朗诵(年度奖)

作者简介:王茵芬,笔名:薄暮。江苏省作协会员。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两百余篇,散见于《雨花》《当代人》《岁月》《翠苑》《太湖》《鹿鸣》《四川散文》《在场》等。著有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青花瓷碎片》。

主播简介:龙丹,本名郑志刚,在场主播。东坡故里四川眉山人,现供职于眉山市东坡区。“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感悟生活”。

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一期主题

在场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我们在从蒙昧中走来,走到现在,走向未来,走向文明的进程中,无时不闪耀着发现的光芒。可以说,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在谈到发现时,想到了什么?苏轼是看见:“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宋应星则是创新:“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天工开物·镜》)欧阳修想到的是表现:“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有奖征文竞赛第31期命题:发现

面对纷繁的世界,你会想些什么、想到什么?你介入了吗?不是用形而上的逻辑演绎,而是用你的生花妙笔,呈现你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二期主题

上世纪80年代,内地女歌手朱逢博引入一首台湾校园歌曲《踏浪》,一炮而红,风靡神州。这首歌的"火",不仅在于它制作团队的"牛":原唱沈雁,台湾第一代玉女偶像歌手;作词庄奴,台湾词圣;作曲古月,华语乐坛顶级音乐制作人,邓丽君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它呈现出来的音乐精神,触动了人们的心灵,让人发现了一种生命的向度:“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踏浪,踏于波浪之上。其象征意义当然不只是泳技高超,如《续小五义》的“五位分波踏浪,踩水直奔正西”,而是有更深刻的生命意义。它是苏东坡的“不忧踏船翻,踏浪不踏土”;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一种傲立潮头的勇敢、无畏、奋斗和不怕牺牲的气慨,也有与自然或事物相谐共存、相亲共荣的意思。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32期主题:踏浪

新年伊始,岁月与流水都是新的。请以你独特的视角,发现并呈现你眼中的踏浪人生。让精神在场,坐看云卷云舒,诉说潮涨潮落。

在场微散文第32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年3月20日。在场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tz/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