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在同写意论坛第64期活动的报告编辑整理。
整理
黄强生、夏庆元
同写意志愿者
近几年,我国临床试验发展迅速,数量上增速明显,但大部分是研究者发起的质量比较低,或小规模探索性的研究,不足以改变临床现状。
目前进入临床I期以及更后期的靶向治疗的抗体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胞膜表面上的靶点,如EGFR、HER2、VEGFR、FGFR、MET、IGF1R、Claudin18.2、PD1和PDL1等,也有针对细胞内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胃肠道肿瘤治疗领域,针对胃癌的单抗有Trastuzumab及Ramucirumab,以及在日本已经批准的用于胃癌末线治疗的Nivolumab;针对肝癌,最近FDA也批准了Regorafenib用于治疗曾接受sorafenib治疗但仍出现进展的肝细胞癌患者;另外,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尚无靶向药,甚至已经40多年任何新药,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基本都集中在免疫checkpoint;针对结直肠癌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EGFR靶点的panitumumab、Cetuximab和nimotuzumab,另一类是VEGF靶点的bevacizumab。
胃癌
全球将近50%的胃癌病人在中国,其中约60%患者适合手术治疗,然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0%以上有复发风险,说明大约75%的病人需要药物治疗。目前,除阿帕替尼,其它药物的临床试验都不是以中国为主做的,针对胃癌的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率居高不下。(见下图)
异质性是临床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任何肿瘤都具有时空异质性,是不断进化的,治疗后会进化更快。从结构上看,胃癌包括胃体、胃底、胃窦、幽门等所有部位的癌变,每个部位功能是不一样的。从临床角度来看,胃癌与癌旁不一样,因为取癌旁的时候,已经不是在生长胃癌的组织了,例如,贲门的黏膜与幽门管的黏膜,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生理功能都是不同的,如果胃窦已经长肿瘤了,癌旁至少要取到胃底,这必然是有差别的。
跟其他实体瘤比,胃癌和食管癌都是异质性最高的瘤种,这也是胃癌和食管癌药物不易开发的原因。而且胃癌在欧美国家是低发肿瘤,不属于研发重点,所以国内药企有必要更多地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