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春节长假结束了,这个春节,你又胖了几斤?
春节,除了亲友团聚,就是各种吃吃喝喝。
被各种大鱼大肉、零食饼干包围的春节对小朋友来说是天堂;但对于家长来说,绝对是一大考验。
过年期间,家长们对孩子的看管都会有所放松。平时控制的卫生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都会被打乱。
所以,春节期间,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的宝宝:
一种大鱼大肉狂塞,饮料零食照吃的宝宝;
一种专攻零食,拒绝正餐的宝宝;
这样说我饮食,对孩子的肠胃来说,其实是极大的负担。
所以,随着春节的结束,大人们得到的是一身的肥肉,很多小宝宝,得到的却是“春节病”...
宝宝吃出来的“春节病”
中国人过节,餐桌上多是大鱼大肉,还喜欢食用一些年糕、糍粑等糯米制品。
这些肉菜蛋白质、油脂含量高,跟糯米制品一样,都是较难消化的食物。
孩子自制力较差,喜欢的食物就一昧的往嘴里塞。加上亲戚还东一口西一口的给孩子喂。
其实在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吃了太多的东西。
而对于“饭渣”宝宝来说,春节期间,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零食中度过。
小宝宝胃肠敏感娇嫩,抵抗力较低。这样的饮食会加重孩子的胃肠道以及肾脏的负担。
所以,在春节期间,下宝宝最容易出现胃胀、积食、呕吐、腹泻等健康问题。
宝宝常见的“春节病”,怎样应对?
1/急性肠胃炎
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差,对外界的刺激感染抵抗力差。
气候变化,进食太多高蛋白、高脂肪、油炸、煎烤、腌制的食物或饮用过多饮料,暴饮暴食、饮食不卫生都会导致宝宝急性肠胃炎的出现。
表现:
呕吐
腹泻。轻度患儿一天大便5—8次,重者8次;大便水样、泥样、有粘液。
伴有发热发烧症状
烦躁不安、食欲不振
护理:
1、补充液体、避免脱水
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流失大量的水分、糖分以及电解质,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发生腹泻时,应该及时补充液体,避免脱水。
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
2、注意休息、饮食清淡
腹泻、呕吐等症状消失≠消化道功能恢复正常,这时候宝宝的肠胃还非常脆弱。
应该尽量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医院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小儿肠胃炎会自愈。
但若出现呕吐、腹泻次数多时间长,大便有脓带血或柏油样黑便的情况,医院接受治疗。
2/积食
宝宝过年容易多吃,而且吃得杂。尤其吃了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
表现:
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等。
护理:
1、选择促消化、易消化的食物
重油重盐食物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尽量避免食用油腻食物、肉类、油炸食品。
可以选择稀饭、面条等软食,多吃蔬菜水果,推进苹果、梨子火龙果、山楂等。
2、多运动
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
可以很好的消积化食、改善便秘。
饭后可以带宝宝散散步,每天坚持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
3、按摩,并不推荐
按摩虽然也是帮助宝宝消积食的好方法,但大多数妈妈毕竟都不是专业的。
按错位置或力道控制不好,还可能引起宝宝的反感、哭闹。
3/腹泻
过年期间宝宝容易吃多、吃杂,摄入过多难消化的高蛋白食物。
家长对孩子的看管放松,孩子玩了玩具摸了地板就直接用脏手去抓食物吃。
饮食不当不洁都是导致宝宝腹泻的罪魁祸首。
护理:
1、注意饮食洁净、避免易过敏食物
可以给孩子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油腻、生冷以及易过敏食物,例如:牛奶、鸡蛋、海鲜、菠萝、芒果等。
2、这种情况尽快送医
如果宝宝大便几乎呈水样、嘴唇发干,脱水且4小时内无尿,甚至大便带血,医院了。
但若是只是次数增多,排尿正常,可在家做好防脱水措施。
3、不要胡乱止泻!
止泻药只是减少大便次数,并不能彻底治疗腹泻。
盲目的给宝宝止泻,还可能会使细菌等有害物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危害宝宝健康。
对于宝宝腹泻的药物治疗,应咨询医生后使用。
相关阅读:
给娃喂药,这样做真的很!简!单!
宝宝吃饱了没?这些信号,大部分妈妈都会忽视
这个伪「万能药」,不要再随便给宝宝服用
*图片来源网络
丁小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