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困扰日本首相的病溃疡性结肠炎

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理由是“发现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复发,避免个人健康状况影响执政”。

66岁的安倍晋三刚打破纪录,成为日本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却因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二次辞任首相。

安倍17岁患病,至今已被溃疡性结肠炎折磨49年,而这种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的“富贵病”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

为什么会给安倍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在医疗条件发达的日本,为何该病仍然无法治愈?

1

诊断尚无“金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病因不明,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合称为炎症性肠病,患有该病的病人肠黏膜反复发炎,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严重的一天上几十次厕所,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者有的还会休克;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产生息肉,从长远来看,溃疡性结肠炎还极易引起癌变。病程大于20年的病人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了10~15倍。

正是由于它的变化多端、善于伪装,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抽血检查、大便检查、CT、磁共振、胃肠镜、病理检查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判断,排除其他容易混淆的疾病,方能给出诊断。安倍首次诊断前,症状已反复出现了10年,足可见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之难,因此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2

临床表现

1.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2.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3.轻型1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4.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5.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3

哪些人易患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最多的人群在青壮年,在50岁左右的还会有一个小高峰。由于青壮年面临升学、工作、结婚、生育等多项人生大事,这样一种反反复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4

不能被彻底治愈,反复发作癌变风险高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还不能被彻底治愈,其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经肠镜可观察到肠黏膜愈合,并维持症状缓解,防治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其他还有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术、粪菌移植等,具体需要结合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对于多数患者,药物治疗即可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患者从接受治疗起的3~5年内不能停药,严重者甚至要终身用药。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超过15年,就有约7.5%的患者发生癌变;超过25年,就有15%的患者癌变。如果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严重症状、并发症或癌前病变,就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结肠后患者不必再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基本可达到治愈,但手术极为复杂,且术后有吻合口发炎、贮袋炎的风险,因此需要找专科医生进行手术。

5

疾病管理很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好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减轻疾病活动。

1.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避免熬夜,每晚应连续睡足7~8小时。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衣着,保持冷暖适中。3.少量多餐,建议吃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不吃生、冷、油腻、牛奶及奶制品、多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4.戒烟戒酒,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非甾体消炎药的使用。5.保持心情舒畅,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

除了上述这些方法来积极控制结肠炎,为了防止结肠癌的发生,还要定期复查肠镜。起病8~10年的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无论病情如何,都要做一次肠镜复查。特别是发病早、病情重、肠道病变广泛、有结肠癌家族史、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癌变风险高,要更早、更频繁的复查肠镜。

注:本图文根据网络文章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感谢!

关于公司

西安力邦医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慢性病检测、监测、治疗、康复、AI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及云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生态闭环链。项目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与线下智能穿戴、智能设备紧密结合,打造符合慢性病的预防、教育、干预、治疗、护理及康复全过程的“智慧慢病管理云平台”。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s/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