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难种,虫难防,实用技术管理

一般露天种植豆角很少有农户对豆角进行整枝,从而导致豆角枝条杂乱,相互遮阴,造成侧枝的花芽分化减少,开花坐荚率低,致豆角中后期产量较低,在高温季节“伏歇”严重,效益降低。因此整理了豆角在生长期枝条的整理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菜农们参考。

步骤一

从豆角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因为豆角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豆角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豆角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

当豆角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

步骤二

在豆角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豆角主枝上产生的侧枝进行摘心。当主蔓中上部的叶腋中同时萌发花芽与叶芽时,应及时将叶芽抽生的侧枝进行疏除。

当豆角叶腋只萌发叶芽而没有萌发花芽时,可等侧枝长到2片叶时进行摘心,这样也可促进侧枝上形成一穗花序,从而增加花芽数量,提高坐荚率。

步骤三

对豆角主枝进行摘心。当主枝长到钢丝之上时就要及时摘心,这样有利于控制植株的生长,增加侧枝的数量,促进侧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荚数量。

豆角生长盛期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候,虫害发生严重,如果管理跟不上,极易造成品质降低,产量减少。在防治措施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和药剂防治并重。

1

豆荚螟

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

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

防治措施

清除田间落花落角,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减少虫源。

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

药剂选用5%锐劲特倍液、40%氰戊菊酯倍液、2.5%溴氰菊酯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施1次。

2

潜叶蝇

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

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防治措施

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施药液要着重喷洒叶背面。

幼虫为害开始时,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如48%乐斯本乳油~倍液等,连续喷施2~3次。

3

红蜘蛛

豆角上的红蜘蛛又称豆叶螨。8~9月为盛发期,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

发生初期,叶面失绿变白后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

发生后立即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

防治措施

1.注意虫情监测,发现有少量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有天气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

2.使用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在结荚期以前和豆荚收获以后进行,重点在叶背面均匀喷雾。

3.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15%哒螨灵乳油倍液、20%螨克乳油倍液等,注意轮换用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白癫风医院在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y/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