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常常能产生美妙的联结,当你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吃到了一顿别有家乡风味的饭菜时,立马你会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变得温柔起来,家乡与陌生城市的距离好像也缩短了些。
在距新加坡多公里的苏州,一个安徽大叔开的苍蝇馆子,让许多在苏的新马人找到了家乡的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
这家店叫好彩头食阁,藏在珠泾路6-8号,要不是粉丝爆料,老板娘恐怕要错过它千次万次。
店的位置不但不好找,而且装修与其他新加坡餐厅比可以说是非常简陋了。
如此不起眼的苍蝇小馆,却吸引了许多新马人,老板娘和朋友去的当天,意外成了店里唯一一桌华人。
这个神似王力宏的小帅弟来自马来西亚,他们一家人一周至少三次都会上这儿吃饭,他说,“这里有最接近家乡的味道。”
如果你觉得一周三次不算多,还有几个不愿出镜的马来人告诉老板娘,他们一周会来七八次,不光自己来,还会带自己的同胞来。
熟悉的味道总能一下子勾起对家乡的思念,想必对于一些马来人来说,这里已然成了第二个家。
偶不然,老板娘瞥见了正在与马来人聊天的店长,一经打听,店长姓李,老家安微,之前学习西餐,机缘巧合被一个开餐厅的新加坡人赏识,自此便与新加坡菜结下了渊源。
李师傅说,学烧菜光学皮毛是不行的,不但要了解菜是怎么做的,而且要进一步地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精髓来,新马人才会认可你。
李师傅做新加坡菜已有15年之久,但自己出来开店,只是去年的事,虽然好彩头才开1年,但店里的客人95%都是新马老主顾,一些“骨灰级”客人甚至吃了10年李师傅做的菜。
新马是指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地理位置相近,所以在饮食文化方面多有重叠,这也是为什么好彩头明明主打的是新加坡美食,却有如此多马来西亚人来吃的原因。
如果你正计划去新马旅游,如果你正想要了解新马文化,不如跟随老板娘从这餐地道的新加坡家常菜开始。
01
海南鸡饭¥36
HiananeseChickenRice
海南鸡饭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一碟鸡肉,一叠酱料,一碗加了鸡油熬煮的米饭,再配上一碗浓香的鸡汤,简单又不失丰盛。
海南鸡饭的鸡采用的是童子鸡,外观、做法以及口感与白斩鸡有些相似。要说最明显的区别,白斩鸡不经调味,而海南鸡饭的鸡是经过调味的。
夹起一块,鸡肉和鸡皮间有一层冻水,咬一口,鸡肉细嫩,外皮吃起来如果冻般爽滑Q弹。
蘸上一点店里特制的辣椒酱,吃起来一点也不一辛辣,配着香喷喷的鸡油饭,感觉能再吃两碗。
蘸料里有一格是新加坡黑酱油,不同于普通酱油,新加坡的这款酱油入口几乎不咸,极为香浓,带着一点焦糖的香气,吃口略甜,拿来拌饭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02
叻沙¥42
Laksa
叻(lè)沙是一道起源于马来西亚的面食料理,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料理。
一碗叻沙的配料超足,虾肉很新鲜,吃起来弹牙;鱼饼外形圆滑白洁,食之香口滑软、味鲜,韧脆适度;油豆腐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汁水在嘴里爆开。
叻沙的重中之重在于粉条与汤底,粉条超滑溜,夹起来止不住地往下跑,口感爽滑,韧性也刚刚好,很合老板娘口味。
汤汁极为浓郁,外形酷似泰国的冬阴功汤,但喝起来没有冬阴功汤味酸,偏咸甜,有椰浆、鲜虾的甜鲜味,很有南洋风。
03
椰浆饭¥40
NasiLemak
椰浆饭是马来西来、新加坡一道非常普遍的菜肴,饭的名称来自它的烹饪过程,米饭要浸泡在浓椰浆里后再把饭与椰浆的混合物拿去蒸。
与鸡油饭不同,椰浆饭蒸出来透白发亮,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椰奶香,米饭粒粒分明,香甜可口。不知道要是自己买瓶椰浆回去,能否做出如此香甜的口感。
椰浆饭虽重点在饭,但配料也绝对不输,鱼饼、炸鸡翅、鸡肉肠、煎鸡蛋、烤花生、江鱼仔、黄瓜......内心再怎么空虚,吃下这一碗椰浆饭也都被填满了。
04
沙爹¥36
SatayChickenPorkBeef
沙爹是传统的马来西亚美食,把腌好的鸡肉串成串以适度的火候进行炭烤,烤出来的鸡肉串喷香无比。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层厚厚的沙爹一起入口。沙爹酱由花生酱、椰酱、幼虾等调制而成,香醇无比。
享用一串串沙爹的同时,再配以小黄瓜和洋葱,入口的沙爹味道更加分明。一串下肚后就完全停不下来了,6串根本就不够撸。
05
炒粿条¥36
ChaKuayTeow
炒粿条是一道流行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美食,一盘量超足,配料有虾仁、鸡蛋、腊肠、绿豆芽、鱼饼和韭菜......
加以猪油、酱油、黑酱油、耗油大火爆炒,味道浓郁喷香,完全迷醉。
粿条与河粉很相似,但没有河粉来的宽,吃起来更加Q弹,炒裸条里还放了一些炒面,炒面加炒裸条完全是夜宵的最佳拍档。
炒这么好吃,分分钟给你扫荡干净。"老板,这里再来一盘。"
06
娘惹五香肉卷¥28
NgoHiang
娘惹菜系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合并而成的马六甲菜肴,新加坡地道美食。五香肉卷其实就是肉末卷,炸至外皮酥脆后,再配以新加坡黑酱油。
夹起一卷,蘸少许黑酱油,咬上一大口,肉卷外皮酥嫩,肉质紧实,搭配的酱油极为香浓,带有些许焦糖味,既解了肉卷的肥腻,又丰富了肉卷的味道,真的蛮喜欢的。
07
香滑豆蒜¥15
DaoSuan
饭后,老板娘准备再来道特色甜点,店里的“摩摩喳喳”卖完了,老板娘只好退而求其次点了一碗香滑豆蒜,原以为会有很真实的蒜瓣,待它上桌的时候老板娘狐疑了一下。
原来豆蒜就是去了壳的绿豆仁,碗里装满了去了皮的绿豆仁和香脆的油条,绿豆煮的有点偏硬,老板娘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软糯一些的绿豆仁。
大概是加了椰浆的缘故,香滑豆蒜的汤底很甜,甜的有些齁了,对于刚吃饱的老板娘来说,有些甜的吃不消。
这顿丰盛的新加坡家常菜,虽称不上有多惊艳,但却做的地道实在。饱食餍足后,老板娘成了今晚最后离店的客人。
面对如此简单地道的小馆,一阵纠结涌上心头,想来这里也算是个新马人怀念家乡的秘密基地,不便让太多人知道,但如果你和老板娘一样抱着一颗真诚的心,那就去吧,但老板娘目测这几天人会有些多,大家不用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