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杀的肠道菌群和肿瘤

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即肠道菌群。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保护肠道上皮,减少炎性反应和肿瘤发生。肿瘤作为一种复杂疾病,除了与免疫和代谢等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往往还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失调。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不仅影响肠道恶性肿瘤的进展,而且与其他类型的肿瘤如肝癌等也有密切关系,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剪不断、理还乱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反应、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

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小肠上皮细胞(IECs)中的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可促进结直肠癌(CRC)的发生。该通路中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其下游转录因子NFAT一旦在肿瘤相关微生物和Toll样受体的相互作用下被特异性激活,会以NFAT依赖性方式维持肿瘤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进而促进小鼠体内结直肠癌的发育过程。

首先,肠炎症反应是肠道肿瘤发生的一个预警信号。该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细胞中CaN蛋白表达增加,该蛋白是转录因子NFATc激活所必须的一种磷酸酶。为了探索CaN在肠道肿瘤发生过程所起的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设计以下实验并得出结论:CaN-NFATc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CRC的发生。

其次,文章中探索了CaN-NFATc信号通路的主要触发因素。已有研究报道,Toll样受体(TLR)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识别可以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而本文却发现在这种相互作用下,Ca2+通过TLR依赖型的钙离子释放活化通道进入胞内,激活树突状细胞里CaN-NFAT信号通路,上调下游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肿瘤细胞增殖。

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进展:

膳食纤维增加,减少结直肠癌风险Gut:肠道微生物标记有望诊断结直肠癌JAMA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BOA:揭秘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联NatMed:德国学者揭示肠道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新...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的关联特征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始作俑者

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的ThomasF.Meyer博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诱导胃粘膜下方干细胞的过度增殖,致使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积累大量的DNA损伤,从而诱导癌症的发生。

在此之前,虽然人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并不清楚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诱导胃癌发生的。已有研究表明,在正常干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随机突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因素,超过遗传以及环境因素等。因此,幽门螺杆菌很有可能是通过促进胃粘膜干细胞的过度增殖,引起大量DNA损伤,最终诱导胃癌的发生。

Meyer博士采用单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小鼠胃粘膜干细胞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小鼠的胃粘膜下,位于胃腺基底的干细胞池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一种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另一种分化程度较高,增殖能力较弱。

同时,Meyer博士还发现,当幽门螺杆菌侵入时,胃粘膜下方的间质成纤维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R-脊髓蛋白(Rspo)的物质,作用于胃粘膜下方干细胞池,激活干细胞的WNT通路调节干细胞的增殖以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

Sigal博士总结说,由于幽门螺杆菌引起感染机体无法自我治愈,因此若不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长期持续刺激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Rspo来刺激干细胞分裂,这也许足以解释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

胃癌相关研究进展:

Nature:人菌错配增加胃癌风险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待幽门螺杆菌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和您谈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道肿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对胃肠微生态的影响

益生菌与肝癌:拔刀相助

益生菌往往在胃肠炎症和直肠癌方面扮演了有益的角色,而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益生菌对肠道外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针对肝细胞性肝癌(HCC)。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HCC模型和宏基因组测序研究益生菌喂养小鼠控制HCC疗效及抑制肿瘤进展的作用机制。其结果发现在肿瘤接种前一周用一种新型益生菌制剂(命名为Prohep)喂食的小鼠,相比于对照组,其肿瘤重量和体积减少了40%。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称,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身体通过这一过程产生新的血管,这对于肿瘤生长至关重要),而减缓肝脏肿瘤的生长。他们发现,缺氧的GLUT-1+的水平显著升高,从而表明肿瘤的减少是由于缺氧血流降低引起的。此外,与未经处理的小鼠相比,处理过的小鼠的肿瘤中,血管面积减少了百分之52,血管芽减少了百分之54。

其次,HCC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通常与T辅助细胞17(Th17)和促炎性血管生成因子IL-17(由Th17分泌)有关。进而通过相关实验,可发现Prohep可下调Th17和IL-17,阻止炎症和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

肝癌相关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与肝癌肝癌是否生,细菌来决定Gut:呼肠孤病毒可清除肝癌细胞和HCV病毒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基因工程改造的益生菌检测小鼠肝癌PNAS:益生菌可显著抑制肝癌生长

肠道菌群与化疗:雪上加霜

一篇刊登在Nature上的综述文章中,研究人员阐明了肠道菌群在患者对化疗产生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能够以两种方式来确定化疗的效力,即通过激活化疗药物,或者是通过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在缺失肠道菌群的小鼠中已经对上述机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了,诸如无菌小鼠,其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繁殖,这些小鼠并没有暴露于外部的细菌中,而且其机体中的任何部分也不含有细菌。

有研究表明,相比正常小鼠而言,对无菌小鼠的化疗作用往往并不明显,而且无菌小鼠机体的肿瘤往往会发展迅速;这或许是因为化疗药物能够开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而这些免疫反应能够通过一种炎症过程来杀灭肿瘤细胞;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小鼠而言,无菌小鼠在接受化疗后,其机体肿瘤中炎性标志物的水平较低。这就表明,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交流对于癌症疗法的成功性非常关键。

很多化疗药物都会以一种无活性的形式应用于患者机体中,随后这些药物就会被患者机体肝脏中的特殊酶类或者肠道菌群直接激活,不同水平的肝脏酶类往往会帮助决定有效的化疗方法如何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作用。相比正常小鼠而言,无菌小鼠的肝脏中含有大量负责对化疗药物进行解毒的肝脏酶类,因此其往往能够很快清除掉化疗药物的药效,这也就使得化疗药物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杀灭小鼠机体中的肿瘤细胞,并且也无法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调节了。

相比正常小鼠而言,肠道中有害细菌水平较高的小鼠往往会对某些化疗药物表现出过度活跃的状态,尽管研究者认为这会增加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但同时却会诱发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产生,因为很多化疗药物无法有效区分机体正常的细胞和癌细胞。

肠道菌群与化疗相关的研究

大肠癌化疗失败或是肠道菌群作祟Cell:上交房静远组等揭示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化疗耐受的重...微生物又火了!科学家终于找到了提升化疗效果的肠道微...肠道菌群与化疗后血液感染有何联系?

肠道菌群多样性与乳腺癌:英雄救美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绝经后女性如果机体中携带有多样化的肠道菌群,那么其机体的雌激素代谢产物或许对其健康更加有益。

雌激素是女性机体最原始的性激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研究发现构成肠道微生物组的肠道细菌会影响女性机体雌激素的功能,肠道细菌的定殖会决定雌激素产生后是存留在机体内还是会随着尿液和粪便而排出体外,此前研究显示,循环在机体中的雌激素和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和女性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直接相关。

研究者表示,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的女性来讲,那些机体肠道菌群多样化的女性,其机体中的雌激素的代谢产物存留的水平往往较高,这就暗示了含有较高水平雌激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降低。研究人员表示,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雌激素片段的比率直接相关,而后者则是乳腺癌的一个指示器。

乳腺癌相关研究进展:

JCEM:肠道菌群多样性高的个体不易患乳腺癌SciRep:新研究证实女性乳腺组织中存在菌群可能与乳腺癌...AEM:有益菌帮助女性免受乳腺癌侵袭

肠道菌群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它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正等待着人们进一步的挖掘。

更多研究进展请登陆测序猫查看:

大肠癌化疗失败或是肠道菌群作祟

大肠癌患者手术化疗后复发,可能是具核梭杆菌惹的祸。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这项原创性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学科、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房静远领衔的科研团队完...

《科学》:我服!烤肉、药丸、致癌物以及三聚氰胺们究...

《科学》:我服!烤肉、药丸、致癌物以及三聚氰胺们究竟如何影响身体?统统由肠道微生物说了算!外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人吃的肉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这句话登上了6月份的《科学》杂志。难道《科学》也开始灌鸡...

抗癌药失效?原来是肠道微生物在“作怪”!

肠道菌使抗癌药失效!最新研究发现,某些特定微生物或酶的存在,竟能使特定癌症疗法对某些人群失效!治疗癌症等疾病的药物也会对人“区别对待”!在追求个性化治疗的道路上,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一个人的基因组如何控制...

肠道细菌与肠癌治疗效果息息相关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位。据美国癌症研究所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人次的新增...

Cell:肠道菌会改变抗癌药物的活性

4月21的cell上报道了美国UCL大学领导的研究发现癌症药物的活性变化取决于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种类。这一发现凸显了操纵肠道菌和饮食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潜在益处,以及了解个体间药物效用差异的价值。美国UCL大学领导...

膳食纤维增加,减少结直肠癌风险

一项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度会议上的最新研究显示:饮食控制干预的目标是通过三餐和零食中米糠(RB)和菜豆粉(NB)的额外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量,改变肠道菌群,从而可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CRC)。...

Gut:肠道微生物标记有望诊断结直肠癌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株与结直肠癌相关,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准确、节约成本的诊断试验。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Gut上。“虽然之前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但研究...

肠道微生物与肝癌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微生物可在不同层面影响人类健康。微生物组的基因库是人类基因库的上百倍,它们对人类的代谢、能量平衡和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疗法与肠道微生物“迎面相撞”,为抗癌开辟新思路

如今,“免疫疗法”和“肠道微生物”迎头相撞,擦出了一道令科学家们兴奋的火花。两组科学家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至少在老鼠体内)显著影响免疫系统对付癌症的能力:这些微生物影响个体对癌症的自然免疫能力以及个体...

JAMA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

JAMA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联近日,来自Dana-Farber癌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大肠中生存的微生物或许在饮食和特殊类型结直肠癌发病的关联中起到了关键...

肠道微生物绝对是对抗癌症的“一把好手”

哈佛大学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最新的研究报告发表于《柳叶刀》中。结肠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癌症杀手,年,据估计,美国将有个结肠癌和例直肠癌新病例。研究表明,红肉和加工肉类的...

口腔细菌可预测胰腺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口腔卫生差及牙周疾病是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循环系统中存在某些特定的口腔细菌的特异性抗体与胰腺癌发生密切相关。因为口腔卫生的状态与口腔内菌群的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口腔菌群与...

用细菌治疗癌症

导语肝癌是最难检测出的癌症种类之一,但是合成生物学家塔尔·丹尼诺有个惊人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创造一个可食用的益生菌,将它“编译”并用来发现肝癌肿瘤呢?他的研究开拓了我们刚开始了解的细菌知识,这些知识涉...

肠道菌群和癌症—令人震惊的联系

前一段时间的科普文章想比大家都了解到肠道菌群是我们人体的一大阵地,其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栖息在我们的肠道中,他们其实还与人类疾病最大的敌人癌症息息相关。   本次介绍的内容来...

肝癌是否生,细菌来决定

科学家早就知道肥胖和肝癌存在密切关系,日本癌症基金会生物学家EijiHara希望通过研究寻找肥胖导致肝癌的内在原因,他发现肠道细菌是导致两者关联的重要因素。Hara从来没有想到肠道细菌会是导致肝癌的因素,肥胖...

BOA:揭秘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联

最近对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据表明,特殊类型的肠道细菌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失衡会诱发机体患结直肠癌的话,那么基于饮食的治疗性干预措施或许就能够通过改善机体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微生物和癌症有怎样的关联?

肠道微生物值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这类微生物数量超过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对营养物质代谢、人体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等方面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全球科学家都将目光...

BOA:揭秘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联

最近对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据表明,特殊类型的肠道细菌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失衡会诱发机体患结直肠癌的话,那么基于饮...

口腔细菌如何使大肠癌恶化?

最近,有研究证明口腔中的常见细菌可使动物的大肠癌恶化,但我们一直不明确的是,这些微生物最初是如何到达肠道的。8月10日在《CellHostMicrobe》发表的一项研究阐释了这个问题,从而揭示了称为梭杆菌的口腔...

Cell综述:为何“癌症免疫疗法”只对部分人有效?

日前,Cell旗下Immunity杂志发表了题为“ResistanceMechanismstoImmune-CheckpointBlockadeinCancer:Tumor-Intrinsicand-ExtrinsicFactors”的综述,总结了癌细胞自主因素、肿瘤微环境因素以及宿主相关因...

文章原文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yy/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