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
上海首家AI菜市场
已经开始在长宁营业了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AI入住菜市场之后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用处吧!
“30年前我们就在芙蓉江路菜市场买菜的!
没想到新开的菜市场都可以AI购物了?”
AI菜市场坐标在上海长宁
位于天山路、芙蓉江路、天山支路的交汇处
是芙蓉江电脑城“改头换面”改建的菜市场
其实老底子长宁人都知道
这一块区域早在几十年前就是菜市场
后来改建成芙蓉江电脑城
铸就了上海第一批“软件产业园”
现在,芙蓉江菜市场升级回归
成为了
上海首家自主人工智能科技菜市场
有着这样响当当的名头
这传闻中AI菜市场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来来来~和发现菌一起开开眼
除了基础的销售硬件之外,上海首家AI菜市场还搭载了以生物智能及身份认证为基础的手脉门禁应用系统、以行为追踪为基础的安防预警系统,以机器视觉、商品动态识别等为基础的自助智能结算台,以生物活体识别为基础的无感手脉支付系统和以大数据云计算分析为基础的后台SKU分析管理系统。
1.刷手支付安全便捷··
在AI菜市场买菜
只需要建立账户、录入“手脉”
就可以任意选购商品放到结算台
系统自动识别结账
不需人工扫码结算
我们刷手支付就成!
整个过程分秒即可完成
小声哔哔:“手脉是个啥哟?~”
咳咳咳~
“手脉”是根据每个人手掌毛细血管的结构
生成的一串加密字符
是每个人独有的生物”DNA“
具有终身不变性,无法被复制和盗用
简单理解:
就是和指纹类似
比指纹更高级安全的意思
而且!
门店会有专人指导绑定
手脉识别系统只需绑定一次
即可永久刷手出入和购买
“一次注册,终生使用”
2.智能采销性价比高··
目前,芙蓉江AI菜市场
主要为周边消费者
提供原产地直供的高净价值蔬菜、
标准化商品、进口食品和精准扶贫农副产品
菜品安全健康又便宜
而且系统能智能采销
可以智能预测、智能补货、
智能下单、智能入仓、智能上架
24小时全天在线营业
无论何时路过都可以“拿了就走”!
啧啧啧!
不得不感慨科技改变生活啊
再一次感受到了
生活在大上海的幸福便捷之处!
回顾近些年来
AI智能菜场、小区智慧菜场、手机外卖菜场...
科技的的确确为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正如美食大师蔡澜所说:
“每到一地,必要逛一下当地的菜市场,
那是城市里最市井、最真实的地方。”
而在上海
除了这些新兴智能的科技菜场
最惹得老上海喜欢的
还不得不提那些充满烟火气的传统菜市场
这些老底子们耳熟能详的菜市场
有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一些
至今仍以其热闹的场景活跃在大家的视线中
成为了沪上老百姓最离不开的地方
01
虹口菜市场
提及上海最早的现代化小菜场,老上海肯定会想起虹口的三角地菜场。
19世纪租界先后在虹口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这三条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足有10亩的三角形土地。
年,工部局在这“三角地”搭建了真正的上海第一家菜场。
蔬菜市场,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柜,
还有各种小吃点心店,品种很是齐全!
当年有文人曾这样描述:
“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
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这始终是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全,
服务设施到位的室内菜市场。
“三角地”也成为了上海著名地名和菜市场的代名词。
现今,
三角地菜场已被拆除,
原址上建起了宝矿国际大厦;
不远处的屠宰场“老场坊”也成了上海最著名的网红打卡景区之一,那些记忆里的小菜场,不止是否还能回得去。
同样退出历史舞台的菜市场,还有不少,比如:
02
西摩路小菜场
曾经是上海规模比较大、品牌比较响的小菜场,如今旧址上建立的是金鹰国际广场。
03
紫霞路菜市场
这里是上海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马路菜场。
04
巨鹿路菜场
05
曹家街菜场
06
八仙桥菜市场
07
永康路菜场
这些老菜市场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留给大家的念想却是很深刻。
当然,过去成追忆,现在依然陪伴在阿拉身边的菜市场才有着更鲜活的生命力,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08
曹杨铁路农贸市场
全上海最长长长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