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翻出了一个本子记录了从初中到大学所写的将近首古诗词,读来十分有趣有感,摘一些考据释意一下。
1
行路难
骄鸣一唱天下白,晨清慌乱起衣穿。
投箸把车看门出,寒临啸叶天阴然。
的卢的卢勿妨主!无奈风狂步蹒跚。
竭力远望又推回,苦似徒履爬荆山。
行路难,行路难,风刺骨,如刀寒。
返时便谢天知意,狂风已变顺波澜。
写于初二,年。语文课本里正好学李白的《行路难》,我就仿写了一首,而我写他的原因是......上学骑车遇到坏天气了所以我就行路难了......
本诗首先十分质朴地描绘了作者早上起来洗漱吃早饭骑车上学的慌乱情景,接着形象地叙述自己出门后遇到变天,以及大风吹得脸疼(“风刺骨如刀寒”),车蹬得脚疼(“徒履爬荆山”)的感受,甚至都会用典了,把自己的自行车比喻成刘备的的卢马,希求它能在关键时刻给点力。
结尾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你上学骑车的时候是逆风,就应该想到放学骑车的时候就是顺风了,骑起来岂不是爽爆了,苍天还是有眼的,由此赋予了全诗一份哲理的意味,升华了主题,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写,感觉自己叼叼的。
2
蝶恋花
飞雨纤纤谁人泪?雨带凄风,风卷青红褪。更落孤叶萧萧坠,坠入难断迢迢水。
窗前双燕欢歌对,燕儿无情,哪知离恨味。昨夜好梦今犹醉,今欲续梦人不寐。
青玉案
闲花不怨东风躏,荡残粉,归无影。万叶秋声何处静?月边莺啭,柳中蝉韵,又入飘零景。
娇云漠漠迷芳信,暮霭萧疏落红径。雁字南来空记省。催成寒雨,雨寒难定,惊破秋梦醒。
苏幕遮
月沉沉,星熠熠,月展寒霜,星冷凝天际。凭月倚星回眸里,幻影幽幽,梦入梅花地。
捻花情,归雪意,花语雪声,唤了春莺起。漫白舞红惊还忆,雪未花绝,徒有星月迹。
之后古诗词这项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当时尤偏好宋词,因为格律多样,写出来有点像中国风流行歌词,由是每晚抱着那本唐圭璋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啃读,各种词牌都要拿过来尝试一下。(“蝶恋花”“青玉案”这类名字只是词牌名无实际意义,每个词牌都有固定不同的断句和平仄,这个应该不用解释吧。)
首先尝试的就是写景。这三首词大概写于06年夏到07年初,分别描绘了夏秋冬三季的景观。第一首就是写夏天的暴雨天过去了,我家阳台后面就是一片田野地,可以看到青色的落叶随着小沟里的流水流走了,而鸟叫声打扰我睡午觉。第二首就是说鸟叫啊蝉鸣啊都没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啊,想构筑一副飘零萧瑟的图景。第三首当时写出来还是蛮得意的,因为整词逐步从旧的意象(星、月)演进虚构新的意象(雪、梅),就是在寒冷寂静的夜空下,蓦然进入梦境,看到了梅花看到了雪,然后梦醒了,只有星和月的痕迹,于是怅然如失。
3
临江仙其四
旧事恍惚来似梦,徘徊萦断柔肠。倚栏独立伴月光。雨是银河水,星为玉月妆。
寄梦融香初留醉,泪咽心结迷茫。冷露盈风解花香。今夕虽无雨,来朝必成霜。
07年我的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因为我早恋了。其实也没有恋,就是喜欢一个姑娘,曾经是我同桌,但是不敢表白,当发现自己喜欢她的时候,就胆怯了,反而不敢跟她说话了,只是偶尔看着她,有时碰巧四目相对,就感觉嗡地一下被击中了...
然后每天晚上为她诗情大发啊,为什么这首叫临江仙其四,因为这个词牌下我足足写了7首,都是爱啊情啊苦恋啊单相思啊这一主题,然而大多用词粗糙,没什么意象,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只有这一首能拿出来看一下,因为“雨是银河水,星为玉月妆”这个比喻很惊艳,今天读来都被自己初二的脑洞给折服了。而“今夕虽无雨,来朝必成霜”其实是谐音“今夕虽无语,来朝必成双”,用大白话说就是,鼓励自己:今天虽然没跟她说上话,但明天一定要跟她在一起!——现在重读,真是幼稚地有点令人尴尬。
事实上,等到初中结束,我都没跟她说过一句话。
于是在我的青春期,满身的荷尔蒙全被灌注在了一首又一首幼稚得可怕的诗词歌赋里。觉得写得还行的有:
念奴娇
雪瑶无意,但霜冰月里、玉芳数朵。忘却鹃红歌血尽,更记梅白香堕。风雨瞑瞑,烟空苒苒,霭霭天云阔。窗前欹枕,惯看花谢花落。
旧处题字无痕,流光磨灭、旧事皆为错。此地相逢终无语,夜夜相思无托。空念朦情,重约柔梦,魂乱忽惊破。一叠离曲,肠催心碎尘锁。
尽管“念奴娇”这个词牌一般都被用来写豪放词(最著名的就是苏轼的赤壁怀古),但我还是把一副很丧的内容填在了这个词里面。
上阕想隐喻的意思就是,觉得她可能真得对我没意思,啊我的爱人,你这么冰清玉洁,又是这么冷酷无情。害的我每天只能看花谢花落,千遍一律。下阕说过去对你的期待都是错误的,都是幻想,心乱如麻,现实把他击破。等到离别的时候(就是中考的时候吧),只能自己心碎。——现在看,真尼玛矫情啊。
故事的结局是我中学毕业前把自己写的所有关于她的诗词都誊抄到了一个本子上,其中还包括一首藏头表白诗,托一个朋友送给她了(当时是有多怂)。高中的时候与她不在一个中学,但是开始通信,她曾确认过当时对我的感觉,只是再没机会在一起了,到今天都是很好的朋友。
4
五律·赠友人二首
其一
君带翩翩月,莽莽常戾人。
佳思托锦瑟,才心与碧城。
蹂躏他乡曲,染濡我诗声。
此别何惜悯,继往绣明程。
其二
青天揽明月,行风韵响雷。
三秋歌影逝,一朝语光回。
诗惜再难见,情知也莫悲。
君不见桃李,春别各纷飞。
这是两首毕业赠诗,所谓毕业赠诗,就是写在那时候的同学录里的,别人都写个话啊画个画啊或者写个“勿忘我”之类的手动艺术字,我给人写首诗,逼格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其实当时能对古诗词这么痴迷,很大的原因也是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第一首是写给桂哥,她是个女孩子,但外形和性格接近男孩子,经常暴虐我们男生,她当时写小说写诗词,文字却特别精致细腻。这首诗首联”翩翩月”和”莽莽”就是说这种反差,颔联是形容她的文思,颈联说她给予我的诗词的一些批判和影响,尾联就是祝她毕业后有个好前程。
初中毕业后高中最初和她经常联系,在家里躲在被窝里偷偷打电话,叙话能叙到凌晨两点,聊了许多人生的踌躇理想和微茫的远路规划,为此还专门记述那时的感受:
解连环
烛愔夜惨,霜回影淹灭,衾弱寒至。睡秋梦、独忆星阑,怯笔忘春风、遥寄月姊。言渐中天,未经意,恍成相似。千里密语断,寂时才念、故心已死。
青笺旧约须俟。怕郁愁花雪,深情凝滞。羁塞北、漠漠离人,瑟曲浪江南、茫茫游子。可记当初,弄空弦、闲吟雁字?但归缘、梦结愿了,从头恣肆。
不过后来她早早出国,便渐渐断了联系,再也没机会一起”从头恣肆”了。
上面第二首是给另外一位诗友我称之为凯子,在我眼里他是颇有李白那样仙风道骨气质的人,他的诗常常是花月诗酒,纵横放荡的主题。所以用“青天揽明月,行风韵响雷”形容他。颔联的意思是说虽然三年很快就逝去了,但只要聊一句话就好像能时光倒流一样。
因为他常与我玩一些文字游戏,譬如约定每句诗里必须有花月两个字,看能否一块完成一篇作品。后来遇到某日大雪纷飞,就看到他发短信来约”以诗赋之,明朝为限”。然后第二天我就把写好的诗短信发给他:
七律·雪吟
一夜梨花拾无处,九霄飞漱知为谁?
凭阑悄望独听雪,掩舍寒行枉看梅。
枝玉暗香熏笛怨,鹅湖厚谊寄吟悲。
冰轮几度明旧影,漫漶韶光又分辉。
须要解释的是这里用了个典故,就是辛弃疾和好友陈亮“鹅湖之会”,在鹅湖共商国是,畅聊英雄理想,后来他们俩互相通信,写了很多首词,都提到那一次会面。所以我拿来用以表达与凯子的惺惺相惜之情,但是末联“几度明旧影”,用月亮的光辉比喻道,几年过去了,那段记忆都模糊,时间也翻篇了。
尽管至今都还有联系,但写诗什么的,早就各自废弃了,”诗惜再难见“,果不其然啊。
5
破阵子
起坐不知何地,醒醉安在此方?明月郁孤凄秋土,流水行吟羡鱼郎。相度几悲凉?
鸿雁已成壮阔,蝴蝶又入迷茫。我自忧思独戚戚,他者混沌各遑遑,谁可解心伤?
08年,告别了诗友们,到了高中,起初就感觉很孤独,在新班级没什么有共鸣的朋友。这首词就写在一个晚自习,百无聊赖,不想学习,就质问自己到底在哪里啊,好像没有醒来,然后看到月亮就感到悲凉,而羡慕那些可以在教室外面自由的人(比喻成在河流里钓鱼的人),然后觉得自己迷茫而孤独,无人理解。
不过那时候上语文课的时候却能找找存在感,毕竟我那时候都在研究金元明清词曲了,同班人都还在为背《琵琶行》头痛呢。于是当时恃才傲物,还顶撞过语文老师。当时有一个朋友还给我递了个纸条,写的是:
如梦令·劝
毕竟时过境迁,尔亦古今双天。他日颠沛走下,汝今青云浮翩。应变,应变,多学君子之谦。
我于是回复他:
如梦令·回
谁道我已浮翩,只是大家沉眠。我欲点明乖谬,却怪我在拖延。狂狷,狂狷,哪有迂腐堪怜?
意思是他说我太飘飘然了,而我回复说狂狷总胜过迂腐。一来一回,蛮有意思。
那一段时间的诗歌主题还包括但不限于:单身没对象,学习压力大等等。譬如:
七律·缘韵无题诗五首其一
凡尘惹月收寒魄,似与冰心断前缘。
隐隐生辉银镜满,冥冥失色玉兔偏。
吟咏诗前空吟咏,团圆节里未团圆。
疑将星斗依稀数,问之谁曾照旧年?
是写于那年元宵节,先描绘了下月色,接着”团圆节里未团圆“,当时家里人都在一起吃晚饭,有什么没团圆的,估计就是想着以前暗恋的那个她,结果又过一年了对象咋还可望不可得呢。
以及:
五律·夜感两首其二
默默仰见月,清清及此身。
淡淡凝大地,团团倾废城。
芸芸求学子,寥寥羁旅程。
恹恹谁奋进,渺渺失精魂。
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是晚自习回家一路走着很冷,感觉天天这么上学,行尸走肉,没什么意思。全诗每句皆用叠字,句句对仗,层层递进,最后烘托出一个字,按今天的话讲就是丧!
6
七绝·寄小木
尺素融香寄意征,羁途流月晓星沉。
连心同夜相遥望,青华一碧在情深。
什么时候写诗的内容开始不丧了呢,那当然是高二开始谈对象的时候。确定关系后,就给她写诗,看看这诗最后一句怎么说的:为你情深,就感觉自己整个青春年华都有了色彩!
之后,恨不能把自己毕生所学的诗赋典籍都献给这段感情。譬如那时候很喜欢姜夔,他的《暗香》《疏影》是他自己原创的一对词牌,应该都知道宋词当时是唱出来的,每个词牌都代表固定的旋律,只不过到今天连乐器都失传了,只有一些著名歌词流传了下来。总之按今天的类比,姜夔就是属于原创民谣歌手,而其他李煜啊晏殊啊苏轼啊也就算个有背景有文化的填词作者罢了。
暗香
惊雷碎玉,只愁怀为伊,惴心安未?夜影锁灯,独望潇潇自凝泪。帘外迷离一片,相思处、几重烟水。转骤雨、起坐冥然,衾冷总无寐。
慵倚,更浅睡。尽絮曲悲音,难堪情味。笑颜暗忆,还梦凄凉共憔悴。余意微染轻寒,东风恶、深沉不悔。愿以我心取下,作君环珮。
疏影
韶华暗换,想旧时梦寐,惜无芳迹。遥夜连心,黯月中隔,凄迷长是相忆。音言两合尘容断,只笑语阶前楼里。勿含睛、泪落哀筝,何苦重来故地?
今在繁星陌路,独行踌躇去,身为由己。雨露萧条,灯荧阑珊,付与荒疏词笔。唯盼朝暮随流水,更忍却郁愁寒寂。渺渺处、青鸟衔笺,携看雪枝自碧。
我填的这一对《暗香》《疏影》,极尽婉约含蓄之能事,深怕人能读出来我到底是想表达什么,以至于今天重新翻,有些句子里意象我都理解不了了。第一首大概就是一个暴雨之夜,担心她会不会害怕(“愁怀为伊”),估计手机也没打通(那几年不是都告诫大家雷雨天手机要关机吗?),以至于睡不着(“衾冷总无寐”)。第二首大概是异地恋的时期,她是艺术生,去外地学琴,而我又要面对高考,于是踌躇满志,想念与她一起的未来,认为需要忍受“郁愁寒寂”,才能看到“雪枝自碧”的美好结局。
读到“愿以我心取下,作君环珮”的时候都被自己感动了,在一首婉约词里写出了这样一个直白的句子,比起今人们那些烂大街的表白,还算高明深刻许多吧。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分开了。在确认我们不会读同一所大学时,我还曾模仿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风格写了以下一首四言古风,以表忠坚之心。然而普天之下谁还会记得热恋时的誓言呢?
古风·异地寄怀
今日月圆,明日月缺。此时想念,彼时离别。
音容渺渺,形影孑孑。隔居以恨,同语而嗟。
还望远路,满目愁绝。我心无改,不忘旧约。
存诗可寄,有梦相携。重逢何处,笑语时节。
7
水调歌头·记二月三十一日宴
浑醉还尽酒,浅笑又余歌。谁把韶华暗换,随雪作花折。长记拍案搔首,因论兴亡古今,妙语斥高格。起坐同形影,意气如帛戈。
信音稀,天涯乱,海角赊。此经别后,携船载酒赴山河。知交可堪零落,重来几番聚散,不应问穷奢。一片丹心在,碧血化完珂。
是为最最得意之作,写在年初冬。那时候在高中有一帮兄弟玩的特别好,毕业后的第一次重聚。词就是写这次聚会。
词上阕由聚会上的情景写起,在酒桌上都醉了却还要喝完,在KTV里一边说笑一边唱歌。然后开始感叹啊美好时光是被谁换走了,就像花儿因下雪而凋落。接着承转到回忆,说是记得以前大家拍案大笑搔首弄姿的样子,因为我们常常谈论天下兴亡古今大事,各种妙语连珠,挥斥方遒。大家虽都坐在一个教室里形影不离,“意气”却各不同,有的如干戈(刚烈),有的如玉帛(温婉)。
下阕展望以后分别,估计联系就少了,散落在全国各地,大家都离得很远。赊,远的意思。但是本词认定大家的交情可以经得起考验,不论将来是混的好还是混的不好(不应问穷奢),都要记得多聚几次啊!因为我们都有一片赤诚之心啊!结尾化用了“血化为碧”的常用典故,珂就是玉的意思。
为什么最喜欢这一首,因为写完读来有一气呵成的感觉,没有强行的遣词造句,也没有刻意的隐晦深化,这一切水银泻地一般的字字珠玑,本身就是当时由衷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在我初入大学的时候,成了我进入节南山诗社的敲门砖。当年诗社的社长颇为赏识,给推荐到了南昌大学校报上,于是这首水调歌头就成了我此生唯一发表过的诗歌作品了。当时,还屁颠屁颠地跑去学工处领了20块钱稿费。
而且由于被老社长赏识,不久就被叫过去单聊,说组织已经决定了,你来当下一任社长。然而也许是个人能力不足,加上上大学后就对诗歌失去了兴趣,所以诗社被我这个社长带得差点要社团注销了那一年。
8
七律·二十岁自述二首
其一
结发弱冠空自问,浮生躁世为何妨?
轻狂冷眼从未诫,小雅疏志究可彰。
容采有神心缱绻,诗书无力意彷徨。
披褐怀玉登楼看,看尽来路与梦长。
其二
闲将孤语说凡事,怅以新情对故人。
去岁同心牵异地,今期吊影滞归程。
前缘恨断犹伤逝,至友笑留愈感深。
如水菁华常代谢,少年一去不重存。
再后来,写作的频率骤降,宋词元曲都不怎么读了,只是偶有灵感,凑成几首工整的律诗。这两首,是我这本“菜篮小伙诗词全辑录”的最后两首了。封笔的缘由很简单,就是这首里写到的,接触的东西多了,就感到“诗书无力”,于是“意彷徨”了。
其实就是人总是有情感、有感悟需要输出,需要表达,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诗词就成了我输出和表达仅有的方式。而今天,照片和朋友圈成了大多数人输出和表达的方式。这两者无关优劣。
但还是感谢自己少年时代的这份遗产,毕竟“如水菁华常代谢,少年一去不重存。"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菜篮小伙说
t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