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校园飘来劳动者之歌

海峡教育报记者黄硕思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爱上劳动,

去年5月,福州金山中学开辟了

一块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名为“金山阳光农场”

这是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

可以耕地、搭棚、种菜、采摘……

如今,这块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的农场,

已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近日,记者来到学校采访时看到

近50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拿着农具

正在老师指导下

播种、除草、搭架子

指导教师魏霞告诉记者,

种植的过程有喜悦也有沮丧,

对孩子来说,是难得的体验:

“现在很多孩子在快餐文化中长大,

耐久性、持久力不够,

希望给他们一个磨砺、成长的过程。”

萝卜、白菜不是在黑板上种出来的

地瓜叶忘记翻藤,长势旺到令人手忙脚乱;

刚种下的旱稻苗,被当作杂草拔掉了;

大丝瓜卡在学校的围墙缝里摘不下来;

枯枝杂草进行发酵,散发出恶臭

……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要如何解决?

在担任“农场主”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断将生活与书本知识进行联系,

想办法、敢创新,实现学以致用。

白萝卜、水萝卜、花菜、香菜、春菜、包菜……种类繁多!

“土壤肥沃,农作物才能长得好!”

邱昊锐同学提议在农场建一个小型发酵池。

学校老师为他特批了一块“试验地”,

邱昊锐利用枯枝落叶和杂草作为原材料,

但首次尝试失败,土坑传来恶臭。

翻看书籍、请教老师和专家后,

他调整了发酵时间和原材料比例,

又经过多次尝试,小型发酵池成功了!

林晨宇同学则为农场解决了用水问题。

“起初要从附近的食堂打水,耗时不便。”

林晨宇观察周边情况后提出,

利用水管,从农场旁的学生公寓引水。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

如今取水、喷水、洒水还可一站配齐。

农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同学们还主动协助修建菌菇室,

豇豆生长需要木架,自己动手做,

每块菜地要放置说明牌,自己设计……

同学们搭了架子,豇豆长得特别好!

说明牌上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ganqi.com/cjzl/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