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intestinal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管所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或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
病因和病理
临床以继发性肠结核多见。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原发病变,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常咽下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而引起继发性肠结核。在粟粒性结核的病人,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而引起包括肠结核的全身性结核感染。肠结核病变85%发生在回盲部,在病理形态上可表现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类。也可以两种病变并存。
溃疡型肠结核的特点是沿着肠管的横轴发展病变开始于肠壁淋巴集结,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肠黏膜脱落而形成溃疡.在修复过程中容易造成肠管的环形瘢痕狭窄。增生型肠结核的特点是在黏膜下层大量结核性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黏膜隆起呈假性息肉样变.也可有浅小的溃疡。由于肠壁增厚和变硬.以及与周围组织粘连.容易导致肠腔狭窄和梗阻。
临床表现
肠结核可能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因此,病人多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腹部症状则因病变类型有所不同。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为慢性腹部隐痛,偶有阵发性绞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围为著,常有进食后加剧,排便后减轻。腹泻.也有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除非病变侵犯结肠,一般粪便不带黏液和脓血。检查右下腹有轻度压痛。当病变发展到肠管环形瘢痕狭窄或为增生型肠结核时,则主要表现为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见有肠型,肠鸣音高亢,右下腹常可触及固定、较硬且有压痛的肿块。发生慢性肠穿孔时常形成腹腔局限脓肿.脓肿穿破腹壁便形成肠外瘘。
诊断
除了应作血象、红细胞沉降率、胸部x线平片等一般检查外,需做x线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乃至回肠末端的病变,并可做活组织检查。
治疗
肠结核应以内科治疗为主。当伴有外科并发症时才考虑手术治疗。除急诊情况外,手术前原则上应先进行一段抗结核治疗和支持疗法,特别是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的病人,需经治疗并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外科治疗肠结核的手术适应证为:
①病变穿孔形成局限性脓肿或肠瘘;
②溃疡型病变伴有瘢痕形成或增生型病变导致肠梗阻;
③不能控制的肠道出血;
④病变游离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后两种情况较为少见。
手术方式应根据病情而定:
①急性肠穿孔应行病变肠段切除术,因修补是在有急性炎症、活动性结核病灶上进行,失败率甚高。
②伴有瘢痕形成的小肠梗阻作肠段切除吻合,如为多发性病变,可作分段切除吻合.应避免作广泛切除,以保留足够长度的小肠。
③回盲部增生型病变可作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如病变炎症浸润而固定,可在病变的近侧切断回肠,将远断端缝闭。近断端与横结肠作端侧吻合.以解除梗阻,待以后二期手术切除病变肠袢。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妇产科学急诊常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